第一章 真相1 参透所有,永不可能

本章的标题是“参透所有,永不可能”。你永远不会把事情搞清楚,这一章的篇幅不长,容易激发大家的阅读欲望。

从写这本书的初稿到完稿,就是现在呈现在你面前的文字,整个过程十分痛苦。(尽管没几个作者愿意承认,但编写工作确实不是个好活儿)写这本书无疑是我的职业生涯中最令我产生自我怀疑和脆弱的任务。你如果想问我的个人生活里有没有这样的时刻?一定有的。那就是生完孩子回家的时刻。

其实你看,我在动笔时就想错了。我将自己置身于一种压力之下,总觉得永远也没办法达到令我满意的地步。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既然已经创作过两本畅销书,如今要再写一本关于如何过好一生的指南,那么就得什么都搞清楚。“我应该像个专家!我该把这人生的事讲得透亮!”这是我对自己说的话,语气严厉,不带丝毫让步。多年来我都是如此。

我对这本书的写作要求是,它是一部为读者提供指南的著作,既可靠又有力,读者只要按照书中所说的去做,就可以永久改变他们的生活状态。书中的字字句句都有着脱口秀女王奥普拉[1]般的自信,会从书页里跳出来,生龙活虎地说:“我必须像奥普拉一样,我怎么就不能像奥普拉呢!”

不用说,第一天我在写了一个小时之后,我自言自语地说:“哦,我做不到。”我给编辑发短信,也是这么说的。我知道编辑很冷静,她不会介意。我希望私下里她会告诉我,别再干了。我祈求着,快发我一张“免罪卡”[2]吧?因为我就是个骗子!我交稿的那一刻就会露馅的。很扯淡,是吧!

我刚意识到自己能力不足,黔驴技穷时,我的老熟人“焦虑”和“冒名顶替综合征”就冲了进来。他们抓起一杯饮料,在我身旁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说:“嘿,好久不见啊。”他们嚷嚷着,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

他们一出现,我立刻就像被剥光了衣服,赤裸裸地面对原本就深藏不露的脆弱。当然,把焦虑和冒名顶替综合征这样拟人化给人的感觉总是不太好。

焦虑是我熟知的。只要我的生活里一有重大的事情,别管是私人生活里的,还是职场上的,焦虑就会出现。对焦虑我已习以为常,不再害怕。事实上,要是我正着手做一些对于我意义重大的事情之前,不感到焦虑反而会令我担心。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召唤我行动的总是“天哪,我能做成吗”或“要是不承担这件事,日子不是更惬意吗”这样的感觉。没错,身处这样的焦虑会让我感觉浑身难受,但它带来的也不全是坏处。它令我做好准备以面对眼前的任务,它让我的感官更敏锐,让我更有勇气尝试,去看看是不是能柳暗花明。

这种时候,我一般化焦虑为助力。我需要焦虑。

但是冒名顶替综合征没有办法忽略。我真的是个冒名顶替者吗?还是这就是我的脆弱心态编出来的说法,而我选择了笃信?

我对冒名顶替综合征的理解是,这是一个至少70%的人在某个时刻都曾有过的心态。它有几个形态,多数定义认为,冒名顶替综合征患者对自己所取得的成功感到心虚。这一点在女性身上尤其常见,她们比男性更倾向于将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运气或巧合,而不是归功于自身的勤奋和坚毅。根据这个定义,冒名顶替综合征是指这样一种偏见,即总认为自己是个骗子,是个失败者,哪怕所有证据都表明她们不是。

当我有机会写我的第一本书时,我就产生了这种冒名顶替综合征。我有资格写这本书吗?我不这么认为。

然而,当我们要动笔写第三本书的时候,冒名顶替综合征却以一种略微不同的形式呈现了。在这一点上,它成为一个听起来很阴险的名字,用来形容当我们相信我们向世界展示的自己与我们看待自己的方式不一致时,我们所经历的一种非常常见的不和谐感。这是我最常经历的。这并不是说在你取得了一些成就,比如获得了升职,觉得自己不值得,而是说在你即将开始一件事或者你正处于某件事的最紧要时刻时,你会觉得自己像个骗子,比如,在面试中,当你试图表现得比自己想象的更有能力时,感觉自己像个冒名顶替者。

在这种情况下,在我写作生涯的这个阶段,我希望向世界展示的是,我现在是一个真正的专家。但是,事实上,我的名字后面没有那么多头衔,我的资历也没有那么深,我是不是专家这并不是一个主观看法。我不是专家,那又怎么样呢?

更多的恐慌随之而来。我是不是该接受自己不是专家的事实,马上放弃写作呢?或者是硬着头皮坚持下去,期待没有人戳穿呢?

我认真考虑了这两个选项。

我决定公开说明我是个专家,继续写这本书,假装一切都已经弄好了。因为只要我决定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专家的样子,装成有能力解决一切问题继续写作,冒名顶替综合征就不由自主地冒出来,无时无刻地在我周围缠绕,我就不得不去应对它。但我也不能完全弃船,我可是签了合同的。我的确还有第三个选项,那就是我必须将我示人的那面和真实的那面合二为一,当没有了撕裂感,即可摆脱苦恼,稳步向前。20世纪90年代不是有句话叫作“佛要金装人要衣装”吗?不管是不是以前的经典名句,我想表达的撕裂感就是这个意思。可以看出,能不能摆脱撕裂感就看一个人敢不敢暴露脆弱。而当我坐下来写第一章的第一页时,我对如何面对脆弱完全没有做好准备。

看完我的样章,编辑回复我的短信里“嘲笑”我说:“你写的是一本探讨脆弱的书呀,这才是重点。你该有这种感觉吧,你现在最该面临的挑战是克服自我怀疑,走出困境。”

这个回复我虽满意,但是,真要命,她说得对。这样的感觉很痛苦,却很有必要。它不仅仅对写作有必要,对生活也是必要的。

我花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接受了这个事实,而且还时不时地回想。但这就是我必须面对的第一个真相,我必须吞下的第一颗解药,那就是,我永远不可能参透所有问题。而你也一样。

人们永远不可能对所有问题都了然于胸。未知本就是人类的境况,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未知是一件好事。因为有未知,生活才有趣。如果一切皆知,那该多么无聊。没有未知,我们就不会为了成长或学习而感到烦恼了。

所以,为了把那两个我重合起来,从而杜绝冒名顶替综合征冒头,我要一点也不夸张地坦率承认,我和你没有什么两样,我一样不懂如何生活。

即便是医生,他们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尽管你希望在他们拿着手术刀靠近你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比你多。)我所能做的,是跟你分享我的经历;通过文字分享我的收获,分享现在的抑或是未来的心得和想法。这里有自信,也有焦虑;有工作中的压力,也有家庭生活的幸福点滴。我不会从第一页开始就给出所有的答案,尽管那是个不错的提议。但相反,我会一边写一边解决问题给出答案。

虽然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家,但我有好奇心。一直以来,我着迷于人类大脑的工作机制。比如,思想是如何影响情绪的,情绪又是怎样影响行为的,它们又是如何影响日常生活的,等等。

我最喜欢阅读的是有关神经科学方面的书籍,因为它们揭示了人脑的运作方式及其道理。当其他人沉迷于探讨我们生活的这个小小星球之外的问题时,我更关心的是我们脑袋里那堆脂肪有着怎样的工作机制。支配人们行动的那团糨糊般的物质,尽管平均仅重3磅[3],只占成年人体重的2%,却需要我们身体总能量的20%甚至更多来完成它的工作。它是我们身上能量需求最大的器官,尽管看起来只不过是一堆肉末(我不是说过平时我经常长时间观察大脑),但它有着1000多亿个神经元。正是这些神经元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得我们能够操纵双腿向前迈步,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

我曾有过严重的焦虑,经常过度思虑和分析。这是我痴迷人类生理机制研究的原因。为什么呢?因为我认为,这些知识是强大的武器,能最好地帮助我应对问题。

大家都承认,有时候不管你觉得生活有多顺,生活总会出其不意地给你来上一脚,把你踢到一边。但我很想知道的是,我怎么能从中更加理解生活,怎么能变得更加有韧性、更有能力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以便我能快速回弹到原本相对满足的状态。我相信,你也会产生这样的愿望。

我给自己施加的另一个的压力是,我30岁出头,尽管眼角已有了细纹,抬头纹深得都能夹得住铅笔了,但还经常被人说成是乳臭未干,你能有多少见识?我还真没有,可难道我只能等到50岁或风烛残年时,待我洞悉了一切,了然世俗智慧和经验时,才能回视一生,创作此书吗?

哦,不,怎么可能!

即使是奥普拉(上帝饶恕我,我又提到了她)或托尼·罗宾斯(Tony Robins)[4](抱歉,我是他忠实的读者)或是那些能在拼趣(Pinterest)[5]平台把陈词滥调搞得妙趣横生的人也不是什么都明白。你花了一小笔钱参加了一场有关动机的研讨会后,感觉浑身上下都是灵感和精神食粮,但真相是,无论一个人说得多么天花乱坠,这个星球上没有任何人能告诉我们大家如何生活。我不能,你不能,把照片墙(Instagram)[6]主页做得完美到叫你酸溜溜直呼“我去”的那个人也不能。

世上没有什么权威指南。痛苦、失败、错误、混乱、跟头才是人类生存的核心和常态。大家都会继续遭遇这些,直到人生终点。

这些都无法避免,也不该刻意避免。

不过,我们能做的是分享经验、教训、见闻以互相支持。总之,我们可以一起得出一些论断,让生活更容易驾驭。我们可以说“哦,这很有道理”或者“哦,是的,我想我不是唯一一个有这种感觉的人”。这些论断会给我们力量。

人们很擅长的一件事就是与其他人建立关系。我真的把它看作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和幸福的最基本要素。有关这些后面的章节会讨论,但是要获得这种关系和幸福,需要的是脆弱,这是全书的精髓。

每个人都会有崩溃散架的时候,有跌倒摔跤的时候。但此时一点帮助、一点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就能让我们试着重新站起来。但是,我又要说了,要站起来,我们需要允许自己脆弱。无论我们是10岁、20岁、55岁还是100岁,我们始终学习、成长、承受,然后崩溃、变强,再审视和思考。

这个道理就像在健身房锻炼肌肉一样,我们总是撕裂再重组,然后重建一个更强大的自我。

人们的一生都在不断调整,对不期而遇的各色经历和一系列的选择做出回应。虽然在这本书首次出版的时候,我只有32岁,但是智慧不受年龄的限制,好奇心当然也是这样。

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7]在《破茧法则》中写道:“你会变老,但不一定会变聪明。”这既令人欣慰,也令人担忧,完全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

我问我母亲,在现年65岁这个年纪,她是不是已经能“从胳膊肘看出屁股的样子”。这是爱尔兰人的说法,意思是你了悟自己此生之所为,或者说已经参透所有。我问她是不是达到了这个境界。

她的回答是:“我只知道屁股比胳膊肘大。”

我只想说,她永远是我灵感的源泉。

就这样,我在内心与站在房顶上不断咆哮着诉说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冒名顶替综合征作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完成了你们手中的这本书。我是怎么赢得这场斗争的呢?答案是投降。我接受了自己不可能参透所有问题这个事实。我用谷歌搜索了那些成就非凡的人,我发现其实他们我们大家一样无知。我放弃了假扮别人;我剥去了用以躲藏的层层伪装;还有就是,我不仅接受而且掌控了自己的脆弱并与你们分享。我变得真实,真实到一丝不挂,正如书名所示。

事实就是,无论作者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写出一本书,号称解决世界上的所有问题,都不可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打包好的幸福药方,号称可以治愈他们所有的压力和焦虑、保证让他们永远远离那些问题或者像火种(Tinder)[8]交友应用吹嘘的那样帮助他们找到永恒的真爱。

作者们也只是些正在为自己的生活找出路的人。没错,即便是给人们花式启迪的《当下的力量》一书的作者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也是如此。他们所能做的只不过是用文字发声,真实地反映人们所历经的苦恼,引发大家的共鸣。

他们通过这些文字告诉你,有很多人和你一样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通过文字让你获取所需的信息和鼓励,激励你做出改变或向前迈进;通过文字让你换个视角看问题,或者把你往正确的方向推一把;通过文字提醒你想起那些你明明知道、但已经忘记或不敢承认的真相。我希望我的这本《穿透:改变生活的十个真相》能取得同样的效果。我希望这十个观察、提醒和新视角能帮助你理解事物的走向和人们行为方式背后的原因,然后你就能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出必要的改变或调整了。假以时日,你的生活必将有重大而积极的变化。

我们现在是不是该来点硬核内容了?

不错,但还有下面的思考时刻……

思考时刻

尽力搞清自己的冒名顶替综合征从何而来。

如果觉得自己的成就名不符实,那就多想想基本事实。你会看到,你的成就不仅仅是靠运气。如果你像我一样,觉得自己还没有参透所有问题,你则需要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永远都不可能参透所有问题。但你不要因此止步不前,接受了这一点,你将感受到那是多么轻松。

多思考,多求助,有疑问就提出来,别犹豫。要知道,其他人要么也有同感,要么也做过同样的事情。

尽力消除造成心虚感觉的名与实之间的差距。观察自己在哪些地方存在多面性,是示人的那面和真实的那面不一致?是在恋爱婚姻中,还是在职场里?你能把这些多面的自己重合在一起吗?一旦两面性消失,你能在任何场景掌控脆弱,冒名顶替综合征自然就消失了。相信我。

眼下没有答案不能说明你没有能力找到答案。


[1] 奥普拉·温弗瑞(Oprah Winfrey),1954年1月29日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科修斯科,美国演员、制片人、主持人。《奥普拉脱口秀》(The Oprah Winfrey Show)由美国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制作并主持,是美国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节目。同时,它也是美国历史上播映时间最长的日间电视脱口秀节目。——译者注

[2] “免罪卡”(原文为“Get Out of Jail Free card”),持有此卡的玩家在游戏里进入监狱后,不用交钱就可以离开监狱。——译者注

[3] 磅(pound)是英国与美国所使用的英制质量单位。1磅=0.9071847斤,文中3磅≈2.72斤。——译者注

[4] 托尼·罗宾斯(Tony Robbins)励志演讲家与畅销书作家,白手起家、事业成功的亿万富翁,是当今最成功的世界级潜能开发专家之一。——译者注

[5] 拼趣(Pinterest)采用的是瀑布流的形式展现图片内容,无须用户翻页,新的图片不断自动加载在页面底端,让用户不断地发现新的图片。拼趣堪称图片版的推特(Twitter)。——译者注

[6] 照片墙(Instagram)是一款运行在移动端上的社交应用,以一种快速、美妙和有趣的方式将你随时抓拍下的图片彼此分享。2012年4月10日,脸书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照片墙(Instagram)。——译者注

[7] 理查德·泰普勒(Richard Templar)欧美畅销书作者,被誉为“个人成长”的导师。——译者注

[8] 火种(Tinder),目前国内没有官方统一中文名称,是国外的一款手机交友App,作用是基于用户的地理位置,每天“推荐”一定距离内的四个对象,根据用户在脸书(Facebook)上面的共同好友数量、共同兴趣和关系网给出评分,得分最高的推荐对象优先展示。——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