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吴三桂,你爹要不要了?
- 大明:开局召唤天山童姥
- 橡皮泥战士
- 2070字
- 2022-10-26 13:46:01
京城距山海关六百多里,满清盛京距山海关则有八百余里。
李自成要打个时间差,赶在清军南下前,拿下山海关,所以并未准备皇帝行辕,全身披挂,与诸将策马而行,自熙和门出城。
刘宗敏已经整顿大顺朝六万兵马,在城外等待。
虽然毒药如鲠在喉,但李自成也不想丢了这个安乐窝,故将剩余大明降卒及新募新兵教由牛金星、李岩等人驻守京师,没准儿拿下山海关,还能回来登基称帝呢!
吉时已到,三声炮响,大军开拔!
明朝的永王、定王,还有吴三桂的老爹吴襄,骑马跟在背后,很多士民拥在道旁观看两位落魄皇子,有不少老年人落下眼泪,士兵们大声吆喝群众,扬鞭驱赶。
紫禁城一片火海,早没人了。
天山童姥带着朱慈亮趁乱混入人群之中,跟着出了城门。
朱慈亮本来准备直接转道南京,见李自成走远,忽然又有些不放心,历史上多尔衮坐山观虎斗,可这厮愣是没攻下山海关,才被前后夹击,败于城下。
现在赶到前面,就能打过了?
得,还是瞧瞧去!
匆匆三日。
李自成一路疾行,距离山海关已不足三十里。
大战迫于眉睫,山海城中人心惶惶,空气十分紧张,只是吴三桂早就严禁城中士民逃出去,才能够勉强维持城内秩序。
他前几日才得探子回报,说李自成举兵来犯,急忙派副将杨坤去满洲借兵,哪知匆匆两日,对方已陈兵城下,即便多尔衮同意出兵,八百里疾行,也至少得四五天时间!
哪里等得及?
饭也顾不得吃了,急忙偕几位幕僚登上关城巡视。
山海关筑于洪武十四年,因其依山襟海,故名山海关。
关城城垣周长4727米,城高14米,厚7米。东墙为长城主线,关城东西南北四面各建有四座城门,东门为“镇东门”,即“天下第一关”,西门为“迎恩门”,南门为“望洋门”,北门为“威远门”,四门之外均筑有瓮城,偏侧开门。
城墙的东南、东北隅处于长城主线,各建有东南角台和东北角台,角台上分别建角楼,镇东楼南北两侧还建有临闾楼、牧营楼和新楼,东南、西北和西南隅各设水门一座,墙外有护城河环卫。
关城之外,尚有东、西罗城一座,与长城相接,与关城构成彼此呼应、重关锁隘的防御布局,西城墙上,新筑了两座炮台,架设红衣大炮,有火器营的官兵守在旁边。
吴三桂在城头站住,向北边观望一阵,看见长城从燕山上曲折而下,到达山脚,始交丘陵地带。
有雄关在手,吴三桂略略心安,下令收拢兵马,坚守不出。
只待鞑子来救……
吴三桂揣测,李自成劳师远征,一路急行军,到了地头,怎么着也得休整一天半日,看了一阵,便回平西伯府去了。
然而,李自成比他还急。
三月三十日出兵,四月初二抵达。
满打满算,也只有四天半好活了,哪里等得住?
六万大顺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分成几路,浩浩荡荡向东进军,一路上没遇到吴三桂的小股部队骚扰。
及至正午,大顺军的骑兵先到了石河西岸。
御营各部以骑兵为主,随后便到,步兵在后疾行,在黄昏前陆续到达,李自成的御营驻扎在石河西岸一处高岗下边。
李自成先为闯将,后为闯王,行军一向风风火火,麾下诸将出城之前虽有诸般顾及,但一路行来,却已拧成一股绳,一旦扎营,便埋锅造饭,饱餐喂马。
只待皇帝一声令下,便要杀上城去!
黄昏时分,大顺军和关宁兵隔着石河滩互相打炮试探。
凭着经验,李自成听出来从山海卫西罗城中发出的炮声威力很猛,强于大顺军中的大炮,他多年来习惯于流动作战,并不重视炮火,再者来的匆忙,较大的火器不便携带。
此时火器落了下风,只能硬拼了!
中军鼓声隆隆,将士迅速向石河西岸靠拢。
随后,西罗城中也鼓声大作,混杂着角声、人喊、马嘶,石河两岸顿时声音沸腾,鼓声、炮声、喊杀声,声震大地。
三万关宁铁骑已经全部龟缩入城,山海卫城中只留有数千人,以备不虞,左右的长城除北翼城有四五百守兵外,别处都无兵防守,吴三桂是打定主意要做缩头乌龟。
吴三桂率诸将站在城头遥望,照理说红衣大炮可以打到十几里远,开花弹片可以飞散一亩方圆,而安放红衣大炮的西城墙离李自成中军所处的高岗不足五里。
倘若三尊红衣大炮同时开炮,纵然不一定能将李自成打死,也可以将他的御营打得稀烂,使敌军士气大挫。
吴三桂当然明白,然而他很迟疑,不肯下令。
他的父亲吴襄被李自成带来了,崇祯皇帝的两个儿子,永、定二王也被李自成带来了,此时正在营前。
他心中明白,他手下虽有八万人马,但只有三万关宁铁骑才是嫡系部队,此外还收编了山海关总兵高第部一万、乡勇约三万人,回山海关的路上又吞并了蓟辽总督王永吉的督标人马约有八千多人。
如今,强敌压境,大战之中倘若崇祯的皇子中弹死伤,对他的威信将是沉重的打击,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若一股非嫡系人马发生叛乱,后果不堪设想。
过不多时,李自成果然派人绑着吴襄来到城下,大声喊道:
“吴三桂,汝父在此,何不开城出降?”
吴三桂手扶城墙,厉声喝道: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三桂一家世受国恩,蒙皇上特恩,加封伯爵,如今京城已破,陛下与皇后以身殉国,太子下落不明,三桂纵然肝脑涂地,也难报万一……”
说到这里,忽然哽咽起来,泪如泉涌。
城上将领们也都跟着落泪,有的人纵然忍住泪水,也莫不悲伤低头,虽国破家亡,但关宁铁骑数十年来与鞑虏抗争的那种宁折不屈的刚毅战魂,却仍在熊熊燃绕。
吴三桂向满清借兵之事尚未败露,此时这般慷慨陈词,大义凛然,宁死不降。
士气却高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