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老朱的课和多尔衮的消息

陈秋很安静。

静静的看着老朱在发飙。

但老朱仅仅是发了一会儿飙就停了下来,坐到对面,斜着眼睛看向陈秋,想做最后的努力。

“真就不听我的?”

陈秋摇头:“根据数据计算,没办法听你的,真要听你的,那就得大家完蛋!

这个代价我承受不起!”

他说完这句话以后,以为迎来的会是老朱再次的怒火,没想到让他诧异的是,刚才还怒火滔天的老朱却笑了。

老朱这一笑把他给整不会了。

“老头,你这是什么反应?”

老朱哈哈大笑:“第一次,你这是第一次不听我的劝告。

这是你从小到大第一次拿自己的主意。

很好,非常好!

从你的这次拒绝,可以看出有自己主见了。

老子带兵打仗几十年,从来就没有彻底相信过手底下哪一个人,如果当时但凡我彻底相信某一个人,可能就不会有大明!

一个没有主见的主君,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大出息!

哪怕是我,你也应该有选择性的怀疑,不要对任何人100%的相信!”

主君?

陈秋稍微有点明白他说的是啥意思了:“忽悠我去当主君,你也不怕崇祯骂你这个祖宗?”

老朱不以为然:“现在这种情况,你不独掌大权,你觉得能翻天吗?

你觉得以老朱家一贯多疑的性格,他能信任你,信任到拿到整个天下才想除掉你?

不会的,以我对朱家子孙的了解,他不会等到你帮他拿下整个天下后再除掉你。

如果你自己不以主君的心态行事,那么岳飞就是你的下场!

所以从现在开始,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哪怕你无意天下,哪怕你无意那个位置,也要把自己的心态摆在一个主君的位置上。

用以自保。”

这么说,陈秋就明白了,老朱说的是啥意思了。

老朱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就在不久前,崇祯就曾经显露过这样的心迹。

不得不说。

老朱家多疑凉薄的心性,从他的祖宗朱元璋开始,一直到现在差点变成亡国之君的崇祯,这个心性就一直没有变过。

老朱说的是对的,如果自己没有及时摆正心态,很有可能,到最后很容易像岳飞一样落得个莫须有的罪名。

“现在考虑这个太早了点!”

陈秋摆摆手,说道:“现在要考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在接下来清军的反扑当中,撑住。

而且在撑住之余,能够以干脆利落的方式结束并且击溃或者歼灭第一批从关内往关外反扑的清军。

只有在第一场战斗中能够干脆利落的击败清军,手底下的百姓还有士兵才会有信心。

这才是现在的我应该考虑的事情!”

说完,他看向老朱,问道:“有什么好建议?”

说到正题上,老朱也严肃了起来,站到地图跟前。

“其实,这份地图不全,有很多东西并没有标注。

其实,从关内过锦州到沈阳城,只有三条路,像沈阳南部,这片地方,这片地方叫辽泽,全部都是水。

过不了兵马!只有南部靠海边,才有一条路过牛山,沈阳北部有一条路过锦州,另外一条就是从草原进来。

如果你是清军,你会绕一条远道,走辽南四卫海边的那条道吗?

我想你不会!

那你会舍近求远去绕草原?

大概率也不会!

这么一来就只有一条路!

其实来来去去也就只有这么一条道!

这种情况下,硬碰硬,你肯定不是对方的对手!

此前两战,你皆是以埋伏破对方阵势,那既然埋伏可行,那没有理由你会放弃埋伏这一手段啊!

但前提是你的情报工作得做足,得知对方确切的行军路线以及时间。

战阵之法,几百年来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除了有火器和没有火器的分别以外。

无论何时,斥候,用后世的话说,兵马未动情报先行。

在这一点上,杜风雨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在这个观点上,陈秋不同意老朱的想法:

“锦衣卫暗桩毕竟只是锦衣卫暗桩而已,对于潜伏打探消息或许再加上讯问人的小手段,杜风雨这种锦衣卫暗桩可能是绰绰有余。

但如果说到军阵之前的侦查,锦衣卫的那一套,可能不太合用。

上次是有备算无备,所以杜风雨手底下的哨探立了一功。

但这次不是,这一次清军是有备而来,大军相争,首先交手的就是两军的哨探。

大军作战,很多都是凭着哨探之间的高低占先手。”

但其实老朱说的也没错,他现在手底下能用的人少,除了杜风雨的锦衣卫,就没有别的哨探了。

说完这句,感觉杜风雨的锦衣卫勉强可用时。

就看到听了这话的老朱,嘴角似是而非的那一弯笑意时,就知道自己可能有些考虑的并不周到。

是什么自己没有想到的呢?

自己手底下,有1万新兵,有4500勉强可以用的兵马,但不可能有可哨探之人。

那么剩下来的,除了杜风雨的人以外,那就只能是黄蜚的2000水军,以及曹友义的300亲卫。

从老朱的表情可以看得出来,自己并没有往那上面想,是非常失误的。

是了!

黄蜚的2000水军,不可能没有优秀的哨探,而曹友义的300亲卫,应该也是战阵上活下来是精锐,在哨探之事上,也会有些本事。

“杜风雨的人,除了15个早前是锦衣卫暗桩的人以外,其他的都是新招的,能用但不能大用!

所以不可以全靠杜风雨的人,此次面对的是有备而来的清军反扑,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所以仅靠杜风雨的人,很容易有不周到处!

适当的加入一些曹友义和黄蜚的精锐哨探,这更为保险!”

这回老朱才彻底的露出满意的表情:“可以,就像你教崇祯一样,要学会思考!

正如你不可能永远在他身边,我也许也不可能永远在你身边!

所以,你应当去怀疑一切,也应当去考虑一切,自己的立身之本,更是不能轻舍!

这便是我今日要教与你的!”

就当老朱跟陈秋在这讨论清兵出关反扑路线时,京城的金銮殿上,多尔衮终于得到了消息。

陈秋估计的没错,那几个朝东边绕到草原绕了一大圈的报信人,并没有从喜峰口而去,而是直接下的锦州。

然后从锦州直送800里加急,直达京城,送到多尔衮手里。

只是,不知道敌人是谁,不知道有多少敌人,仅仅知道盛京城可能已经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