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国词集研究
- 朱惠国 余意 欧阳明亮
- 2445字
- 2022-09-09 14:32:33
第一节 沧社的基本宗旨
近代以降,西学东渐,植根于传统文化的中医学在此大背景中亦渐见式微。西学携西医而来,一些有识之士积极行动起来,为保存、发扬具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学和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努力。在中医学界,丁甘仁(4)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为了发扬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更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以他为主要缔造者,创办于1916年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不仅是上海而且是中国近代中医教育的最有名气的学府之一”(5)。学校倡导中医与传统文化同根共生,不仅传授中医课程,更在此之外重视书法、国文等传统文化的涵养,所聘的“教师有曹家达、丁福保、陆渊雷、祝味菊、黄体仁、余听鸿、汤逸民、戴达夫、时逸人等13人”(6),他们不仅在中医领域颇有名望,而且于国学诸如旧体文诗词、金石书画亦深具造诣,在学校营造出浓厚的传统文学以及传统文化氛围。该校第四届(1920—1924年在读)学生秦之济(7)说:“戊午秋,余从丁师甘仁游,闻江阴曹颖甫先生能诗古文词,心仪之。居数月,郁郁寡欢,私袖近作,往谒于厦门路寄庐,先生见之曰:‘缠绵悱恻,此诗人之作也。吾私淑渔洋数十年,新城嫡乳将属斯人乎?’余唯唯。时居停季君仲文在座,遽握手言欢,曰:‘今而后吾得一畏友矣。’自是过从日密,有所作先示仲文先生,则或为评估,或窜易一二字,或竟弃置,以为毋庸存。兴之所至时,亦濡毫摊纸唱和,共忘寝食焉。翌岁许,许君盥孚来同学,亦能诗近选体,遂约每七日啜茗于明泉楼,藉图永日欢,并邀王君均卿暨于平施、徐少楠、王一仁、严苍山、章次公诸同学组织沧社,择半淞园为觞咏地,诗酒之盛,一时无两。”(8)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传统文化氛围浓郁,由于具有共同兴趣,学生自然产生结社的需要,沧社由此应运而生。1922年秋,一批晚清民初文化名流和中医专门学校的部分学生联署为发起人,正式成立沧社,征求同志。发起人分别为:刘山农、叶楚伧、高吹万、姚伯鸿、王文濡、耿伯齐、严振声、曹尹甫、钱慈念、周心梅、邵仲辉、徐访儒、秦伯未、王一仁、许盥孚、周剑秋、严苍山、徐祖芬。《沧社征求同志启》云:
盖闻霜高月黑,雁始呼群;木拔槎荒,松因独秀。是以风诗箨兮,既伤寡和;郢歌白雪,未有钧声,赏奇析疑,何其难也。迺者元风辽邈,大雅沦亡;焚书之祸,毒于秦灰;铄金之口,夷于跖犬。加以折杨皇荂,嗑笑无已;月盘日烛,盲议荒唐,匪惟刻鹄不成,抑且亡羊歧路,此则沧社之设,所为征求同志者也。嗟夫题襟汉上,段成式之不逢;酬唱西昆,杨大年其何远。然而松陵避嚣,世传皮、陆;辋川卜筑,集号裴、王。加以建安七子,犹承汉年;大历十才,并光唐籍。所赖高朋满座,岂必文人相轻乎。敝社斑类管窥,谋非行迈,宁敢将蠡测海,妄思以蚓投鱼。五丝竞韧,并乃勿摧;独弦哀歌,久将中绝。所愿遁世逸民,悲秋才士,暗陬眄剑,肯投和璧;登高弹雀,无吝随珠。或者清刚之气,台隶刘琨;葱倩之华,颉颃张协。则是摛藻扬芬,合为三绝;残膏剩馥,足溉十人。嗣是以往,行见海荡水归,山崔卉殖,有枉必裁,将求成于栝;不扶自直,亦何择于蓬麻。敢布腹心,以当颂祷。谨启。(9)
并发布了《沧社简章》,内容如下:
(一)定名:本社定名沧社;(二)宗旨:以研究文学、发扬国粹、陶养性灵、扶持气节为宗旨;(三)入社:凡志同道合,有倾向文学之志趣者,皆可入社;(四)社费:入社费一圆,常年费一圆,此外以经费补助本社者为特别捐;(五)雅集:本社每年以上巳、重九二日为雅集常期,或遇四时佳日、乐事赏心,得再临时邀集同人,其时期及地点,临时通告之;(六)会务:每逢春秋二季,集同人著作发行专集,内容分考古(金石书画之类)、文艺(诗词文赋之类)两门,以资攻错,而广流传之;(七)职员:本社不设社长(10),采委员制,关于开会及一切编辑文件缮写事宜,推定干事六人任之;(八)事务所:暂设上海西门城内石皮弄广益中医院;(九)雅集处:上海沪杭车站南半淞园;(十)附则:本简章经成立会时表决施行,其有未臻完善者,得下次常会时修改。(11)
简章对于社名、创社宗旨、入社条件、社费、常期和非常期雅集、会务工作、人事安排以及联系方式一一进行规定。由宗旨言之,沧社乃是以传统文学为基础,注重考古(金石书画之类)、文艺(诗词文赋之类),发扬传统文学、文化的人文价值之社团。1922年重阳节,沧社就按照简章规定的雅集地点,在半淞园进行了第一次雅集,全体雅集人员摄影留念。照片发表时对应人物位置标注姓名,从右到左依次为:严仓山(12)、秦伯未、叶指发、顾霖舟、王志仁、王文钧、秋秋宾(13)、朱闇章、叶癯鸿、蒋一苇、王少亭、刘佐彤、戴逵英(14)、许盥孚、周剑秋及夫人、姚伯鸿、徐儒访(15)、王一仁、钱慈念,共20人。随着第一次雅集的成功举行,沧社作为社团渐渐步入正轨,但在后续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社员散处各地,会务活动亦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沧社相应地修正了简章,并在《中医杂志》癸亥夏月第7期上发布了《沧社紧要启事》:
本社刻因同志散处,会务进行殊感困难,爰订新章如后,尚希公鉴。(一)会员不收会费。凡海内同志有愿加入者,请寄近作文诗词各三题,经本会通过认为许可者,即将台衔刊入社友录中;(二)每季出《沧海》二张,凡社友皆有投稿、推销之义务;(三)社友如助款项,不论多寡,概作特捐,按期刊布志谢;(四)《沧海》每份二张,零售铜子两枚,外埠二分,邮资在内,同文惠佳作,无任翘企;(五)青年子弟有志国学,苦无师授者,可将课作录交本社,当为改削,并择优刊入《沧海》,每月收学费一元,充作本社社费;(六)编辑部暂设小西门外江阴街兴业里二弄底曹尹甫寓、事务所小西门外黄家阙庆安里三号王一仁寓。(16)
《沧社紧要启事》和《沧社简章》相比较,最大的改变是取消了会费,真正实践“凡志同道合,有倾向文学之志趣者,皆可入社”这一创社初衷;明确提出为青年学子修改国学课业,沧社由此既是同道友生切磋的平台,亦是培养国学后进的组织;决定推出会刊《沧海》,对社刊的规模以及价格等等,均向公众作出说明。1923年,沧社正式推出社刊《沧海》,并在本年度刊行三期,1924年刊行四期,1925年刊行三期,刊载社友文、诗、词、诗钟等传统文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