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有眼色和不长眼

瞧着冒起的烟雾,贾珠心里豁然一松:自己的想法果然没错,以工代赈真的可行!

等回到城里,约莫已是酉时,这些流民也成群结队回来领工钱了。重体力活的都是一人十文钱,轻省些的五文。

待真的拿到了工钱,这些人心中的忐忑才消弭殆尽,眼中都流露出喜悦来。

那发钱的小吏虽忙得脚打后脑勺,却也大声提醒道:“领了工钱的,现在可以去户房粮库买粮!”一时空气里似也有了些热闹的气息。

贾珠远远瞧着,此时方觉得这座城也有了些烟火气了。

不提这边,却说今天四皇子带着章巡抚去了汪家,汪家阖府相迎,丝毫不敢怠慢。

汪阁老是汪家族长,他那一支住在京城。开封这里住着其余族人,由德高望重的二房太爷管事。

这位二房太爷比汪阁老年长十岁,却是同辈。因着处事公允、辈分又高,汪家族中寻常事多由这位拿主意,遇着大事才给京城汪阁老去信。

启泰帝派四儿子过来赈灾,汪阁老也给家里写了信。可惜没有四皇子一行人腿脚快,昨儿瑞王殿下到开封府,今天流民都进城了,家里才收到京城来信。

好在二房太爷汪植早就响应府衙号召,让家里捐过一次米粮,所以如今听闻四皇子登门,倒也并不恐慌。

听下人回禀瑞王到访,汪植带人开中门相迎,恭恭敬敬行了大礼,这才接了四皇子和章巡抚入内。

朱清抬头,只见汪家的五进大宅颇是古朴宏伟,一路进来虽不见奢侈,倒也别有意趣。

得知汪家族人除族长一支都在此居住,四皇子赞道:“你们家兄弟和睦,方能世代共聚一堂,真是再好不过了。”

汪植笑谦了一回,又说了汪家不纳妾的传统。四皇子这才晓得汪家一共四房人口,就算住一起,房舍也绰绰有余。见他家门风清正,朱清听了也连连赞许。

待四皇子说明来意,汪植沉吟片刻,开口道:“殿下放心。府城遭此大灾,正该城中上下戮力同心、共克时艰,我家愿配合您再捐米粮。当然,我们也会在门口设粥棚,为赈灾出份力。”

见汪家如此上道,四皇子有些意外。但意外之后,也觉得阖该如此。汪阁老在京中,自是知道父皇赈灾的决心。汪家又在汪阁老掌控之中,怎么会做违背圣意之事?

不过他念头一转,就想到昨天刘知府说,粮商行会那许会长是汪家亲戚,现下这位姓许的已被下了大狱。

于是四皇子放下茶盏,挑眉笑道:“要是这城里人人都像汪家一样忠君体国就好了。

本王听闻城中粮价居高不下,就是因着有粮商行会许栋之流,秘密约定价格同盟,不许城中粮商自行定价销售,还以打压他人为手段相威胁,实在是嚣张至极!

本王昨天专门请了他们一干人,好生相劝却被熟视无睹。真不知他们连本王都敢搪塞,内心还有没有君上?

所以昨夜,本王已经让人抓了那姓许的下大狱了。今天就让刘知府审一审,看看他还有哪些同伙。这次非得一并揪出来,好让他们知道些厉害!”

说罢,四皇子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瞥见汪植面不改色,他身后的三儿子倒是面色发白,额间沁出汗来。

四皇子见状心中一哂,面上还是一贯的不动声色。汪植放下手中核桃球,缓缓开口:“这等发不义财的奸商,正该好好整治。殿下此举,真是再对没有了。”

见汪植这么说,朱清便知不管汪家是不是曾经和那许栋沆瀣一气,此时必已是放弃那姓许的了。

瞅着他家这般识趣,四皇子也不想跟父亲的股肱之臣撕破脸皮,于是和和气气在汪家用了饭,过了晌午才告辞离去。

待四皇子出了门,汪植回身往屋里走,三儿子急道:“父亲,真的不管那姓许的了?”

汪植抬起眼皮看了一眼自己儿子,抬脚进屋拉了把椅子坐下,这才开口:“急什么。那许栋不过你媳妇的娘家表叔,以往做生意沾了咱家多少光?

不过每年孝敬一回,这就迷了你的眼了?做生意最忌讳看不清形势,四皇子亲自相劝,他还妄自尊大、固执己见,真是嫌死的不够快。

四皇子是什么人?虽然这是他第一次外出办差,但这位可是跟佛郎机谈成了海贸生意的人!他如今才这个年纪,日后必是有大能为的。

且他还带了个贾珠赈灾,这位比他还年轻,可也不是好相与的。你看看今天外面的动静,换作是你,你做的到吗?”

见儿子沉默不语,汪植这才总结道:“所以说这许栋,该弃就弃。咱家又不是跟他捆绑在一起,不过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实在不必为此忧心。

退一万步说,哪怕他无今日之殃,只看他商人之身就敢跟朝廷对着干,做事十分不长眼,不知见好就收,此人必不长久!离他远些,不是坏事。”

见父亲丝毫不为许栋操心,对此人也十分看不上的样子,这位汪三爷很想说一说没了许表叔日后要少一大笔银子花。

可他也不是傻的,这话要是敢说出来,老父亲非得骂他个烂羊头。

一想自家也没靠着许栋做生意,姓许的再攀扯也没在怕的,这才咽下这股失去钱财的遗憾之意,转头辞了父亲下去。

四皇子一行人回了府衙,一路上见流民没有闲着的,各个都在排队登记做活,兵士也在四处巡逻,很是秩序井然。

见状,朱清和章巡抚都暗暗松了口气。虽然贾珠的法子看起来不错,但毕竟未有人试过,他们还是有些个担心。此时见一切顺利,不由都露出个笑来。

等天色将黑,才见贾珠回来,四皇子放下筷子问道:“城外怎么样了?”

贾珠笑着拱手:“一切都好。刚刚我瞅着外头户房来了不少流民买粮,一个个都规规矩矩,没有不听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