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什么?北方有沈永将军,可保辽东无忧?我朱高煦笑死!

来到明朝。

永乐年间。

什么是最为耀眼的?

必是这位文皇帝,在史书上记载过这位文皇帝的一生,称为无人能出其右也不为过。

文皇帝绝非是马皇后所生,生母是为䂵妃,从小便是久经沙场,见多了生死,被徐达、常遇春等名将教诲这让文皇帝有了文武双全的雏形。

继明太祖后,如若是朱标继位,文皇帝必然是无话可说。

可,竟然是由朱允炆继位,不过是一雏儿,文武不全,胸无点墨也能做这天下共主?!

自那日起,文皇帝便是对朱允炆不满。

只是,文皇帝出师无名,只好忍气吞声。

待日后,由齐泰、黄子澄为首的削藩组织成立,不仅仅是为藩王带来麻烦,更是为文皇帝带来了机遇。

重点来了,想要让天下易主不是容易的事,何况,明太祖为朱允炆留下了偌大的明朝,各地拥护他的藩王。

所以,文皇帝就做出了那铭传千古的事,为了装傻并让人信以为真,裸奔吃翔。

还是裸奔在大街小巷上,不然何以能蛊惑建文帝派遣去燕地的大臣呢?!

这一吃就是五年,还是猪翔,起先建文帝等所有人都是半信半疑。

只是随着时间长久,众人以为,文皇帝就是装疯,如今也只怕是真疯了。

如此毅力,如此气魄,岂能不被后人所敬仰?!

试问,还有多少人有此等毅力?!

朱高煦试问自己,也绝对做不到的。

所以,当朱高煦从史书记载上看到了这一幕,便是油然的对文皇帝生出了敬佩之情。

如今见到了文皇帝,朱高煦自然是久仰万分了。

如此心性,这天下不属于你属于谁?!

值得一提的是,在史书上记载,这文皇帝对儿子朱高煦最为看重。

首先是,太子朱高炽没有帝王之相,瘸腿,还体大囊肿,最为重要的是体弱多病。

这三个儿子中,最属朱高煦英明神武,面貌有帝王之相。

若非是‘好圣孙可旺三代’这句话,太子之位必然属于朱高煦。

只是,文皇帝只怕是到死都没想到,他的太子只活了九个月,好圣孙也只活了十年,然后就被瓦剌留学生的重孙继位了。

现实往往比书籍所撰的故事,更为荒诞。

文皇帝对朱高煦的看重可谓不言而喻。

哪怕是最后,文皇帝弥留之际,也是把二儿子待在身边。

不过,此刻的朱高煦并不以为然,他又不垂涎那个位子,这个位子文皇帝坐到底也好,太子继位也罢,他都双手双脚的欢迎。

只是,眼下朱高煦还是能利用翻前身的身份,以此来和文皇帝周旋片刻,以好尽快就藩。

心念至此,帐纱外的文臣便是有了动作。

“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文臣们齐刷刷的趴了一地,没一个抬头的,此刻武英殿气氛噤若寒蝉,文皇帝颔首,迟暮之年的他身上气魄依旧,一双灼目的眸子冷冷扫过视线中的大臣,“朕安,起身。”

“谢陛下。”

大臣道了谢意,弓起身子,再行拜谢。

朝廷礼制最为严苛,纵然是再桀骜不驯的文臣也必然遵纪守法,只因若一人坏礼制,后代便会相继效仿,而这些大臣们便是也会名留青史。

但却并非是善名。

朱高煦刚才看的愣神。

只因亲眼见到大臣拜见皇帝,心里多少有些怵动。

这和电视剧上演的多少还是有些出入的。

感受到帐纱外淇国公的神色会意,朱高煦这才回神,朝着文皇帝高座拜了一礼,“儿臣汉王,拜见陛下,陛下圣躬安。”

“嗯?!!”

大臣们面面相觑,只见刚才朱高煦是从帐纱走出来的,那岂不是说,汉王从他们非议的时候就一直都在?!

都说汉王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某些自认官爵低微的臣子缩了缩脖子,心惊胆战起来。

见到朱高煦,文皇帝闷了一声。

他最为喜爱二子,有自己风采,只是,权谋、政策上基本是盲人抓瞎,这监国还是不能让他做了,某些奏折写的天马行空就不去说了,待过段时日,北迁之后,就让二子去就藩吧。

至于赵王,这是个提不起来的逆子,还就藩?!直接被贬去镇压边疆。

大臣们没等文皇帝和朱高煦嘘寒问暖,只是开口劝谏。

“陛下,如今北方虽然有草原各部猖獗,我大明却也不是没有将军在镇守,沈永将军定然能护天下北方……臣死谏并非不让北迁,而是,我等可以缓慢北迁,不用急于一时。”

见杨荣手里握着笏板请柬,其余由金忠等文臣也相继请柬:

“不错,陛下,北迁绝非易事,所以当徐徐图之才是。”

“陛下,如若此刻北方岌岌可危,北迁自然是刻不容缓,只是,北方尚且有沈永将军,并不严峻。”

“沈永将军必会护佑我北方平安,且不说草原各部打入,就是辽东他们都过不来。”

“……”

也是事到如今,朱高煦这才清楚,原来大臣们之所以抵制北迁,则是以为沈永将军还在镇守北方。

只是。

如今沈永只怕早就兵败了,之所以派遣将士说北方一切安好,只是权宜之计罢了,这沈永根本不敢担责任。

甚至,翻阅过史书的朱高煦还清楚,这沈永之所以失败,实则则是因为本身是无能之将。

其次,则是草原各部的游民所致,何为游民?!不种田,不养牲畜,成天骑马四处奔波,只是吃什么喝什么?那就只有抢了,你辽东离得近不抢你抢谁?

虽说朱高煦一心只想就藩,不想管理朝政大事。

只是,也不好亲眼目睹北方百姓死于非命吧?!

朱高煦抱了一拳,义正严词,“诸位大人,这沈永是个无能之将,辽东等地必会损毁于他手下,切莫犹豫,尽早派兵才是呐!”

闻言,身居高座的文皇帝蹙眉。

大臣们抿笑不语,看了眼朱高煦不再言语。

说道朱高煦朝廷上的势力,甚至不比太子逊色,尤其是已经到了永乐十七年,朱高煦的势力较于太子朱高煦都深厚许多,只是,此刻支持朱高煦的大臣皆是莫不言口。

只因,这沈永也是被文皇帝钦点的将军,特被派遣去镇守北方的,况且,北方战局如果真败了,这事兵部岂会不知?!!

用得着你汉王爷提醒吗?!

所以,支持汉王的大臣们想帮衬汉王,却也皆是无力。

莫非,你汉王久经沙场多了,还能预料天下战局?!这就搞笑了。

比起司天监这帮日夜观星的人,还不靠谱呐。

何况,你汉王能不能不要装的这么明显?!摆明了不是催促北迁吗?!北迁对你有什么好处?!是不用去就藩了?!

还是说,你监国的位子就能做实?

见没人相信,朱高煦愣了下,却也不好再死谏。

金忠双手握着笏板,憋着笑意,“汉王多虑了,沈永将军的人已经道明了北方无碍,此事兵部都有详情的备录北方每日境况,还请汉王莫要以家国大事来开玩笑的好。

况且,北边严防死守,重兵把守,虽说我南方距离北方还远至万里,但北方的将士们却是足足上万,如若真的兵败不可能没有消息的。

汉王如此心忧朝政大事,金忠敬佩,只是,许是汉王出征过多,情绪上难免是免不了紧绷的,还请汉王注意休息。”

好家伙,这先是给自己扣了大帽子。

最后,还着重强调了‘注意休息。’

这是内涵自己,让他放掉监国位子的意思啊。

只是,朱高煦也是听清楚了。

这是兵部被迷惑了。

沈永兵败,让身边的将士假传消息,兵部都蒙在鼓里。

史书上便是记载,这沈永打了败仗,甚至丢了城池都谎报军情,不敢上谏战事。

再者,金忠说北方严防死守,重兵把守?!

那是以前的北方,以前北边有燕王朱棣,有宁王朱权,这两位被誉为,明朝文武顶尖的重磅级的人物镇守当然无忧了,甚至,他们还养着一批六万多的鞑子部队,可谓是明朝时期,天下最为易守难攻之地。

只是,随着燕王朱棣造反,把兵力抽走,把宁王的城墙炸掉,那北方还剩什么?!

就剩破砖拉瓦了,还易守难攻?!

你金忠是不是睁眼说瞎话?!只因为不想北迁才如此的?!

好啊……朱高煦本想再谏的,只是被文皇帝阻止了。

“放肆,岂敢胡乱评说朝廷丢了土地?!汉王,你还是把建国和北迁的事情储备好吧,剩下的不用你插嘴。”

这个二儿子,带兵打仗还行,只是,对政策上面是一窍不通。

眼下北迁,正好是用人之际,甚至,民力消耗极大,少了汉王的号召力还真不行。

所以,待北迁结束,汉王就去就藩吧。

“诺,儿臣遵旨。”

朱高煦默默的施了一礼。

“朕先前便是料到了北迁,所以命工部尚书宋礼之力会通河,以保证河道的畅通,从此南北漕运畅通无阻,这便是我等的梁道了……”

闻言,群臣哗然。

什么?!早在几年前文皇帝就着手铺垫北迁的事情了?而他们还蒙在鼓里?!

那岂不是说,朝廷之所以用度如此紧张,是因为,文皇帝背地里还做了不少惊天动地的大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不算背地里。

毕竟,修筑漕河这件事本身户部也是有批阅的,只是以为纯粹是让工部尚书宋礼去预览而已,这谁能想得到,你文皇帝就要大刀阔斧的做工程了?!

还是这么大的功臣?!

那么,大家也是顿时恍然了下来。

只感觉这位文皇帝是一套接着一套,合着是文皇帝要北迁?!然后让汉王爷来做这个噱头?!

他们只觉得,有点跟不上文皇帝的思路了。

那既然如此的话,岂不是说,大臣们精心准备的谋划是不行了?

眼下,暂缓北迁一事怕是难以成功。

“只是,陛下,北迁一事……”

文皇帝许是烦躁了,不耐烦的摆手,“好了,朕意已决,无需再谏,这第二便是北迁民力,此事交由户部,工部去着手,朕等你们的成果。”

户部、工部张了张嘴,硬是没接上话,赌气的施礼,称是。

杨荣作为最受文皇帝宠爱的臣子,且又是文渊阁大学士,还是在文臣们都无力的时刻站出来,“陛下,近日天灾人祸不少,各地房子无故自燃,只怕北迁不妥呐。”

文皇帝心意已决,听到杨荣的谏言眉头紧蹙,明显不悦。

心里一横,文皇帝所幸交托朱高煦,“汉王监国,此事由汉王处理,朕今后不愿听到天灾人祸四字,汉王,可有把握?!”

朱高煦原本在这场烦乱的大臣对弈上打算沉默了,只是,为何还要提自己?

至于天灾人祸,纯粹是狗屁啊……大臣们所说的是什么天灾人祸?!

那是因为永乐年间的雷雨天多呐,还多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雷雨天,永乐年间又没有避雷措施,哪怕是有也很简陋,所以才导致很多地区无故祖宅自燃的。

此事还衍化到了北迁的京城紫禁城中,文皇帝刚北迁到京城的紫禁城内,大雨炸雷中,刚修建而成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全都被雷击起火,整整烧了三个月之久,甚至还连带了紫禁城其他几殿。

明朝,永乐年因为此事损失惨重,又是消耗了钱粮。

甚至,国库空虚,京城外饿殍遍野,那个时刻,草原各部还来犯,文皇帝无奈,还前去派兵迎战。

说白了,明朝缺个避雷针,大号的避雷针,直接药到病除,什么天灾人祸?!什么得位不正?!朱高煦直接给他制服了。

记忆中,征调网友集思广益之中,就有古代的避雷针制作方法……

如若他真的处理了此事,文皇帝真得千恩万谢了,毕竟在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点燃的那刹那,文皇帝可谓是被文臣们喷到死了,多难听的话都整出来了。

什么不应该北迁的。

不应该一意孤行。

或者专挑文皇帝痛楚下刀,好家伙,这下天妒人怨,得位不正的名声做实了吧?!

也是由此,文皇帝内外交困,力有不逮,生命走向了下坡路,毕竟心病难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