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译文坐标)
- (日)大木隆生
- 1282字
- 2022-10-14 15:08:38
日本媒体歪曲报道下的真相
很长一段时期,许多人都对美国的医院有如此印象:医院的地上铺着软绵绵的绒毯、待诊室供应着咖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等待时间,再加上足足一小时的诊疗时间。国内媒体总喜欢拿这些事情来大肆报道,让人产生“美国医疗非常好”的错觉。
确实,美国既有豪华的医院,也有把患者当成酒店贵宾般对待的医疗服务。然而,这需要每年支付四十万日元以上的商业保险费用,因此,能享受这些的群体只是中产以上的富人阶层,或者是大型企业的员工。
日本实行全民医保制度,所有的国民均需加入国民健康保险,但是,在美国,公共性质的保险仅对缴纳税金且符合一定条件的老龄群体、贫困群体以及残障人士开放。六十五岁以上的老龄群体以及残障人士加入“联邦医疗保险”,“联邦医疗补助”则为符合资质的低收入群体提供医疗费用上的协助,而这些保险的覆盖率仅占到美国国民的20%。
因此,在美国,六十五岁以下的普通人如果要加入医疗保险的话,就必须以个人身份购买民间的商业保险。如国内的汽车任意保险(1)和人寿保险,种类繁多,个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保险计划并投保。
然而,这些商业保险实际上非常昂贵,即便是最便宜的种类,每人每年也需要缴纳约三十万日元的保险费。而美国在许多行业实施金钱激励制度,造成了巨大的薪酬差距,真可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假如一个年收入三百万日元的四口之家需要购买商业保险的话,四个人各三十万日元,一年就需要一百二十万日元,显然,这样的家庭无力负担。事实上,美国有五千万人,即20%左右的国民没有保险。
我住在纽约的时候,有一次从医院附近打车,遇见一个左手缠着好几圈绷带、单手开出租的司机。
“您的手是怎么回事?”
“唉呀,之前摔了一跤,一直痛着呢。”
“我给您看看吧。”
于是,我让他停了车,帮他看了看,发现他的手指骨折了。我劝他去医院,但是他说:“我没保险,还是算了。”
“您这里应该是骨折了,找一块板子夹住可能会好些。大概固定一个月就可以痊愈了。”
就这样,我给了他一些诊疗建议。下车的时候,他不肯收我给他的二十美元出租车费。
“我既然坐了您的车,车费请一定要收下。”我说。
他回我:“不不,您帮我省了去医院看病的钱,真是帮了大忙。我没保险,去医院的话肯定要花很多钱治疗,就是想去也去不了。”
享受国内医疗的人肯定会觉得这很夸张吧。但这就是事实。美国的医疗费用高得令人咋舌。
比如,做阑尾炎手术在医院待上两天一晚的话,需花费三百万日元。所以,在美国,没保险的人要是急性阑尾炎发作,痛到不得不跑去医院做手术的话,医院会向他们收取三百万日元的费用。可以说,没有保险的中间阶层和低收入群体每天都面临着因家人生病而导致个人破产的风险。而自从我遇见那位骨折的司机之后,每次乘坐出租车我都会做一个小调查,询问他们是否有医疗保险,但从来没有一个司机给过我肯定的回答。可以想见,他们随时会因为家人的重疾陷入个人破产的绝境,换句话说,他们相当于每天都在和上天赌运气。
商业保险贵,自费看病也贵,而国内媒体几乎没有报道过美国医疗这些方面的实情,只是一味地放大美国医疗的好,然后煽动道:“日本应该向美国看齐,迈入先进医疗国家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