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
- 崔斌主编
- 8502字
- 2022-11-07 19:36:17
第2节 生产运作管理的历史演进
生产运作管理发展的历史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从最初寻求新生产方式到今天发展成为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生产运作管理的理念、方法出现了新的变化,也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2.1 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历史
按照时间,我们可以将其发展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即传统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阶段、管理科学阶段、现代管理阶段。
2.1.1 传统管理阶段
人类的生产活动由来已久,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工程,如埃及的金字塔、我国的万里长城等。15世纪威尼斯的一个兵工厂占地60英亩,拥有一两千名工人,采用流水线作业方式,可在一小时内完成装配、下水、装备一艘大船的全部工作。对一般的产品,则是由工匠和他们的徒弟在作坊里生产的,生产工具很简单。可以想象,作坊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今天我们所谓的传统管理一般是指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方式。1776年,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为工厂提供了机器动力,并推动了更多的发明创造。珍妮纺纱机、电动织布机使英国纺织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传播到美国后,惠特尼为美国政府设计的来复枪在生产过程中运用通用部件进行装配,并取得一次性装配成功。南北战争时,纺织业成为美国第一大产业。南北战争结束后,生产力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奴隶制的废除、大量移民的涌入,使城市产业工人队伍壮大,但对如何合理地组织生产并没有现成的经验。
这段历史经历了上百年时间,对于生产活动,人们完全凭经验进行,并没有理论可循。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学家、发明家们对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系统地提出了劳动分工理论。他考察了整个英格兰,对产业革命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对制针工厂进行研究时,他发现了两种生产方式下的不同绩效。在手工生产方式下,如果一个工人负责生产一根针的18道工序,10名工人一天最多只能生产几千根针;如果每个工人专门从事一道或少数几道工序的生产,10名工人一天可以生产48 000根针。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他指出:劳动分工之所以能提高效率,是因为它提高了每个工人的熟练程度,节约了由于变换工作所浪费的时间并有利于机器的发明和应用。
2.1.2 科学管理阶段
到了20世纪,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巨大需求的出现,大量的工厂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对工厂管理提出了挑战。这一时期,众多的工程师、管理学家、教育家进行了探索,以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等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人物所做出的贡献使生产运作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泰勒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钢铁公司工作了6年,从一名工人成长为工程师。他科学地研究了当时工厂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调研和实验改进了生产管理,大大地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效率并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当时机器的应用没有完全解决工人体力劳动繁重,工人和工厂主关系对立,工人消极怠工、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泰勒指出:利用科学的方法确定计件工资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解决劳资纠纷的先决条件。应该把工作细化,分为一个个的要素动作,然后累加各个要素动作所需要的时间来计算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以此来制定计件工资。
泰勒及其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时间和动作研究
科学管理对管理理论发展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时间和动作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选定最适于完成某一作业的工具、机器,决定最适当的作业程序,消除错误、无用的动作,以找到最有效的作业方法,并使其标准化,这是生产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
时间和动作研究发现了工人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情况下,能最轻松、最有效地进行作业的方法,这至今仍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基础,可用作测定员工的劳动效率、考核员工的依据,并可作为估算劳动力成本和制订生产计划的基础。
泰勒还通过一些具体的生产作业,如生铁块搬运作业、铁锹装卸作业、砌墙作业等,说明了科学管理并不仅仅适用于某些特定的作业。泰勒的科学实验奠定了生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坚实基础,为后来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对我们今天的生产管理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2.将完成工作的新方法形成书面的规则和标准操作程序
泰勒指出,一旦确定了完成工作的最好方式,就要将其记录下来,以便向工人传授这些工作程序,新的工作方法可以使工作更为标准化和简化,使各项工作变得更为常规化,这样就可以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
3.挑选、培训工人,使其拥有的技术和能力与工作需要相匹配
泰勒认为,要提高专业化水平,工人必须理解自己要做的工作,为了按规定的要求完成工作,要对工人进行全面的培训,那些经过培训仍不能符合要求的工人,将被调任到他们能够胜任的对熟练程度要求较低的工作岗位上。
这种做法是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始。实行标准化涉及员工的操作动作、作业方法、材料、工具、机器等方面,为了让每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能和劳动积极性,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给他们安排适当的职务,并规定每个职位的责任和权限。
4.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工人的劳动积极性,提高效率
为了使员工尽量达到作业标准,需要实施奖励工资制——差别计件工资制,其特点是工资随效率而变动,对完成作业标准的员工发放一定的奖励工资,完不成的则要根据规定减少工资。
专栏1-1
亨利·福特的流水线
科学管理的方法在实践中应用最突出的当属福特的汽车生产流水线,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给汽车行业的生产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1913年,福特在底特律开办了Highland Park汽车厂生产福特T型汽车。福特和他的生产管理团队创建了大量大批生产系统,在该系统中,传送带把汽车送到每一个工人面前,每人负责完成生产线指定的工作任务,如安装车门螺丝或车门把手。工人的工作具有高度重复性,几乎不需要工人发挥什么技能,传送带的速度成为控制工人活动的主要手段。
为便于零件的互换和装配的简单化,福特提出了像生产别针和火柴那样生产T型车的“单一产品原理”。这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以前装配一辆T型车,一个工人要耗费728小时,而现在只需要93分钟!生产速度的加快大大降低了车辆的成本,整车的售价从780美元/辆降低到360美元/辆。这项前无古人的创举震惊了整个世界,从此福特的汽车就像潮水一样从生产线涌向市场。到1920年,福特T型汽车价格已降低了2/3,每年销售量达到2 000多万辆。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竞争者们争相采用这种新的大批量生产技术。
2.1.3 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阶段
1910年,泰勒的科学管理享誉美国,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一些组织的管理者并没有按泰勒所倡导的那样去做,使工人的工作更加辛苦,而收入却没有相应增加。泰勒的科学管理奠定了生产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但忽略了组织中人性方面的管理,他关注时间动作研究,却从未考虑过工人对工作的感受。一些不满的工人拒绝使用科学管理方法,有时在工作中隐瞒他们的技术水平,以保护自己的工作和收入。如:经验丰富的机器操作工通过调整传送带的松紧或故意不把齿轮对准,以管理者觉察不到的方式放慢机器运转的速度。当管理者试图设定一个可接受的、公平的绩效水平时,工人甚至会建立起非正式组织阻碍高绩效的产生。这就促使人们进行人际关系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又称人际关系学说,它的产生源于著名的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开始于西方电气公司在伊利诺伊州的霍桑工厂,这是一家拥有2.5万名工人的大型企业,专营电话机和其他电器设备。在当时看来,霍桑工厂具有较完善的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照理说劳动生产率应该较高,但事实却是工人们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在工作中消极怠工,致使劳动生产率很低。
1927—1932年,心理学教授埃尔顿·梅奥率领研究小组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和观察,历经了以下四个阶段。
1.照明试验
最初霍桑试验是研究工厂车间的照明亮度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影响生产率的因素仍是未知的。
2.福利试验
研究小组认为,作业时间、休息时间、工作条件可能与工作效率有关,但试验结果说明影响生产率的因素并不是上述因素,而是员工的情绪,工人的工作态度可能是影响生产率的因素,霍桑试验出现转折点。
3.访谈试验
1928—1931年间,研究小组对两万多名员工进行了访谈,了解工人对工作环境、管理者和公司的看法。结果发现,员工生产率受到其他员工的影响,解决员工不满的问题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4.群体试验
为了进行更系统的研究,研究小组选择了一个人数较少、工作又较为特殊的接线工作小组为研究对象。发现除了根据公司编制而设立的正式组织外,还存在因某种原因形成的非正式组织,这些非正式组织对内可控制员工的行为,对外则保护其成员,使之不受来自管理层的干预。
对持续数年之久的试验进行总结分析后,梅奥等人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认为企业员工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随后,有很多学者从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对人际关系进行了研究,产生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行为科学理论,今天管理者们仍在不断地探讨如何调动员工的最大潜能这个问题。
2.1.4 管理科学阶段
继行为科学理论之后,有许多学者提出了用定量方法解决管理问题的数学模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得到广泛应用,生产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
F.W.哈里斯于1915年提出了库存管理的数学模型;20世纪30年代,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三名工作人员提出了抽样和质量控制的统计程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运筹学在工业领域的运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线性规划、计划评审技术、关键路径法和预测模型。生产运作管理中常常遇到复杂问题,如某公司有10个生产工厂,产品要装运到遍及全国的40个仓库,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家公司每月每种产品必须从每个工厂运多少到每个仓库?运用运筹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做出最优决策,目前它的主要应用包括:计划问题的优化求解、库存管理、质量控制、厂址的选择等。
2.1.5 现代管理阶段
生产运作管理的思想、方法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作为一种管理的概念,生产运作管理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在21世纪的今天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1.服务业迅猛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服务业在西方迅猛发展并引起了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服务业创造的价值在欧美等国家中超过GDP总量的50%,其投资收益要高于其他产业,服务业在西方国家的发展缓解了经济衰退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复苏的进程。今天,在美国有2/3以上的劳动力从事服务业,1/2以上的工作者是白领。服务行业的经营范围很广,一般包括:业务服务,如咨询、财务金融、银行、房地产等;贸易服务,如零售、维修等;基础设施服务,如交通运输、电信等;社会服务,如餐饮、旅游、卫生保健等;公共服务,如教育、公用事业等;私人服务,如家政、理发、美容等。
2.“互联网+”对生产运作管理影响巨大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和软件在生产运作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生产运作管理的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生产运作管理人员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决策信息,并且信息的可用性也增强了。1973年,美国的哈林顿提出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的概念,由此发展起来的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进一步把企业的经营过程集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机整体。
20世纪90年代,在MRP(物料需求计划)基础上又发展出一种新的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软件——ERP(企业资源计划),从供应链范围去进行资源优化,增强了企业在资源管理、响应市场方面的能力。
20世纪末,美国制造业为了夺回其全球制造业的霸主地位,发起了向日本企业的挑战,提出了新的制造战略——敏捷制造。敏捷制造需要相关的支撑技术,如:高速信息通信技术、信息集成技术、并行工程技术、数据通信标准等,但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组织上的转变、企业运作模式与社会协作体系的建立。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以手工为主的制造方式改变为以自动化为主的制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管理的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工业体现了“智能制造”的趋势。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使欧美各国面临出口下滑、劳动力成本上升、创新力不足等挑战,“工业4.0”的概念由此问世。德国学者认为迄今为止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18世纪末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1.0”;20世纪初以电气化为基础的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工业2.0”;20世纪70年代建立在IT技术和信息化之上的“工业3.0”。支撑“工业4.0”的则是物联网技术和制造业服务化倾向的兴起。目前,“工业4.0”已经上升为德国的国家战略,成为德国面向2020年高科技战略的十大目标之一。在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之后,美国、日本、中国等国纷纷制定了各自的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将更加丰富。
2.2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运作管理对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巨大作用也越加明显,同时,生产运作管理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2.2.1 全面质量管理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强调持续改进,并不断为满足顾客要求努力。国际标准组织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全面质量管理在实践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2.2.2 电子商务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电子商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1997年,世界电子商务会议对电子商务做出了如下的定义:“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是指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从涵盖范围方面可以定义为:交易各方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当面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的任何形式的商业交易;从技术方面可以定义为:电子商务是一种多技术的集合体,包括交换数据(如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获得数据(共享数据库、电子公告牌)以及自动捕获数据(条形码)等。”21世纪,电子商务将会以更迅猛的态势冲击各行各业,从而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并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
2.2.3 柔性
顾客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生产运作系统需要具有更大的柔性以实现产品与服务的多样化。Gupta和Goyal于1989年提出对柔性的定义为:柔性是生产系统应对环境变化或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稳定性的能力。Upton于1994年提出了一个更全面的概念:柔性是以最小的时间、成本、绩效损失来应对变化或者响应变化的能力。随着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如何提高柔性是每个企业需要切实解决的问题,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和推行成组技术是有效的途径。
2.2.4 流程再造与供应链管理
20世纪90年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开始重新思考其业务过程。1990年,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博士首次提出了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他将流程再造定义为“对业务流程的基础性的重新思考和根本性的重新设计,从而对诸如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重要指标作较大的改进”。
供应链管理是另一个全新的系统管理思想,即在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组成的产品价值链上的所有组织之间建立一个双赢的合作机制,从而使市场的竞争从单一企业的竞争转向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2.3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互影响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之间出现互动发展的势头,这种互动关系更多地表现为服务业向制造业的渗透,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直接作用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充分认识两者的互动关系对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3.1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国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美国硅谷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成功,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国的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聚集了众多的高科技人才,凭借强大的科技投入与创新能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金融、咨询、法律等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了一个以信息技术研发和应用为中心的突飞猛进的阶段,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与竞争能力。当前,以信息服务、财会审计、管理咨询和法律服务等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日本在二战后经济重建时就非常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而且长期以来坚持以生产性服务带动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在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实现了由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值得一提的是,在二战后的经济重建中,日本的农业逐步由传统农业发展为现代农业,支持了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这与日本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日本的农协对农业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技术支持、指导生产和贩卖、专门的农林金融服务、农业保险服务、生产资料的购销服务以及农业情报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
2.我国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2013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营业收入1.6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上海的劳动密集与资本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三类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需求表现出一致的下降趋势。说明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逐步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学习曲线效果明显,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高附加值的产业特点逐渐显现。
上海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对三类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依旧扩大,表现为完全消耗系数的上升。说明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总体还处于扩张阶段,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还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水平,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上,上海的传统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三类生产性服务业的完全消耗上,无论是传统还是先进制造业对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都是最低的,而对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的消耗是最高的,几乎是前者的2倍。
近年来,上海把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提出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三分之二左右的目标。
2.3.2 制造业服务化的发展趋势
专栏1-2
IBM的服务转型
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服务转型是一次组织的变革。制造业企业服务转型的典范当属IBM。20世纪80年代中期,IBM面临开放技术标准而带来的兼容机企业的挑战,并在与英特尔和微软公司的竞争中节节败退,IBM试图以“封闭技术标准”的策略应对,推出IBM PS/2电脑应对兼容机,结果遭遇惨败。时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改变了IBM的商业模式,使其经营重点从硬件制造转向提供服务。转型后,原有的硬件优势也重新回到领先位置,营业收入稳步增长,同时服务及软件业务在营业收入中比例日益扩大,从而成功彻底转变为综合服务提供商。
如今,IBM又一次走在了转型的道路上。2014年1月,IBM宣布为超级计算机沃森(Watson)创建一个新的业务集团,整体投资超过10亿美元,以致力于开发和商业化可支持云交付模式的认知计算技术创新。
1.深化和泛化专业化分工
从产业演化角度来看,大多数生产性服务脱胎于制造业,从制造业当中垂直分离出来并外部化形成专业化产业,目前仍然有许多生产性服务还内化在制造业当中,这是当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层次不高,进而导致服务质量、效率、成本和品种难以满足多层次市场需求的重要原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本身就体现了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而发展起来的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又可以通过效率的提高和制造业中服务投入实际成本的降低,来支撑制造业的效率提高与竞争力提升。
2.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需求结构
要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高调优,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联系比较薄弱,与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关系最为密切。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来自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的需求;另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部门之间也产生了大量的生产性服务需求。生产性服务业由于产业性质的相似性,相互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体现在完全消耗系数上比较高,甚至超过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这要求我们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产业之间的联系,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结构,而不仅仅把目光瞄准在制造业需求上。
3.培育产业集群、节约交易成本
产业集群是保证各种行为主体相互之间各种活动具有更高效率的一种有效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不仅仅是某个产业或领域内企业群体的简单集合,不仅仅是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地域空间上的累积和区际的流动,而是强调在集聚过程中知识、技术等要素的重新组合与创新,以及本地熟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因而在产业互动发展中集群化发展战略能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增强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形成良好的区域发展环境。要关注制造业生产加工环节,更要把上游的研发、下游的市场营销等纳入产业集群体系,延长产业链,关注制造业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更要关注金融、保险、物流、教育培训等服务业与制造业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
目前,国内外众多的制造企业已经认识到服务的价值,并探索适合自己的转型之路。如宝马公司将在产品和服务上加大投入,使服务业将成为宝马的支柱产业,未来宝马将致力于发展成为能够提供可持续的高档产品与服务的个人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不仅仅是汽车和摩托车制造商。我国中小制造企业是否进行服务转型、如何转型将是其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