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造化的精灵

1508年,王阳明龙场悟道,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心学从此诞生。随后,他相继揭“知行合一”之教以及“致良知”之教。

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一个像阳明学派那样不分阶层地传遍四方的有力学派。在后世,心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

比如,中国的谭嗣同、梁启超等维新志士,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诸多中坚人物,均以阳明先生为精神导师。

有明一代,从祀于孔庙者只有四人,王阳明为其中之一。

有明一代,只有极少数文官以军功封爵,王阳明亦为其中之一。在这一方面,《明史》载:“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

不过,以王阳明之言言之,如为学须“刊落声华”付诸实行一样,我们若要更好地认识王阳明,即须抛开加之于他的种种标签,去了解他的平生经历。

《孟子》载:“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对此,史家张君劢曾论说,此语可谓王阳明生平之写照。

只不过,在一开始,情形却并非如此。

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而且曾被时人视为不务正业的官宦子弟。

换言之,他曾是一个“问题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