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
- 张健
- 1876字
- 2022-11-03 17:11:36
序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然成为现实社会中重要问题的当下,历史气候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日益凸显。作为地球系统中的一部分,气候变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持续进行,故今日的气候变化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形成与发展的规律,更是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延续。因此,认识今天气候变化的规律,必须建立在对过往气候演变的准确认识基础上。而重建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详细历史,正是理解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的基石,同时也为增强人类社会对未来气候变化预测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然而认识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规律并非易事。20世纪70年代,著名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竺可桢先生在其经典之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首次基于中国浩瀚的历史文献,依据不同时期研究资料的特点,科学地复原出近五千年的中国东部地区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其中,他利用物候资料对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进行反演,成为之后数十年研究历史时期气候演变的标准范式。然而,进入新世纪后,学者们在之前的研究中所总结出的历史文献可信度和分辨率特点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将代用数据的理念引入到历史气候研究中,极大地提高了历史气候研究精度,以与现代气候变化研究相对接,因而使建立不同尺度的、连续的气候变化时间序列成为可能。这一工作当以张健的导师满志敏教授的成果最为杰出。事实上,近十几年来,由满志敏教授带领与指导的复旦大学历史气候研究团队,陆续完成了大量以梅雨、台风和极端气候为研究专题的个案研究,在为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为中国历史气候研究确立了新的研究范式。张健的博士论文正是满志敏教授所率领的研究团队中的重要成果。
呈现在读者手中的这部《清代以来黄河中游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响应》论著是在张健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成的。作者利用清代档案、方志、文集中有关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和灾害的大量信息建立旱涝灾害数据库,基于该数据库中的信息,作者对清代黄河中游地区旱涝等级、降雨量变化序列进行了重建,并分析其变化特征、演化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作者将之与太阳活动变化、树轮序列等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引起清代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变化与波动的原因。不仅如此,作者还选取有代表性的极端气候事件进行个案分析,以复原其形成的气候背景,探讨它们对区域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社会应对方式。这一研究的目标,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讲,是立足于较高分辨率的历史文献,试图复原中小空间尺度上的历史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由于作者用力甚勤,写作认真,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其研究,出色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读者通过研读本书,也很容易从中领悟其研究的精妙与扎实。在此我不必赘言,仅举一例以见研究者对待学问的严肃态度及其扎实的史料处理功底。
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以农为本,故正史与地方文献中对影响农业生产的旱涝灾害记载较为详细。在以往复原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过程中,研究者常常根据历史文献中的旱涝灾害记载来确定降水的多寡。但在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下,旱涝灾害的发生因为会造成地方歉收,而影响到地方官员的考评与升迁,因此地方官员往往会通过瞒报以隐匿气候灾害,以减少对其仕途的消极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发生重大灾害后,中央根据灾情的轻重会减免地方赋税甚至发放钱粮用于地方赈灾,故也有不少地方官员虚报灾情以冒赈或贪污赈济款。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历史文献中各地灾情记载与实际发生的灾情不相符合,因而对基于历史文献记载的历史气候研究来讲,处理起来颇为棘手。但作者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不是简单地依据文献中所记载的灾情来判定旱涝等级,而是详加考辨受灾的实际情况,细致地甄别史料记载的真伪,以确定其所指示的旱涝等级,将他对历史时候气候变化的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史料分析基础上。这样的例子在本书中不胜枚举。事实上,本书的优点不仅仅在于其出色的史料考辨能力,还在于可以得当地应用新方法、新技术支撑起对清代黄河中游地区气候变迁过程的重建工作。正是由于作者态度认真、考证精良、方法科学,因此本书不仅是一个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扎实的区域历史气候研究案例,而且该研究中所使用的史料解读方法和数理分析技术同样适用于其他的区域历史气候重建工作,可以启发其他学者展开同类研究。而当这样的实例研究积累到适当的数量后,就可为准确预测未来中国气候变化规律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希望在张健博士这一出色的研究工作带动下,未来能有更多这样扎实的研究成果面世,以推动历史气候研究的不断进步。我想这才是这一研究工作的真正学术价值所在。
张晓虹
2021年初秋于复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