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分析的行为基础:现代经济学的硬核批判
- 朱富强
- 5661字
- 2022-11-16 19:40:27
二 本书的研究结构和内容
承继《关注“人”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定向批判》一书将经济学研究中心转向“人”之后,面临着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如何从纷繁芜杂的社会活动中提炼出有助于认识世界的行为机理?譬如,现代主流经济学以理性经济人作为观察个体行为和社会现象的出发点,也作为进行制度安排的基本依据。但显然,这马上就会遇到经济学方法论大家博兰提出的两个困境:(1)道德困境,“倘若该抢劫犯抢劫银行的选择是一个理性的选择,那我们怎么加以反对呢?”(2)理智困境,“处于这种处境的任何人,都会选定去做同样的事,这样一来,形势的个性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倘若任何人都将做同样的事,则关于所做选择的个人主义的特征也就不复存在了”[2]。根本上,这些问题涉及哲学和心理学。由此,我们就需要思考:现代主流经济学是如何认识人性及其行为机理的?作为现代经济学基石的经济人假设又具有多大程度的合理性?经济学如何确立更为合理的人性假设?这些就是本书所致力于探究的主要议题。
(一)本书的内容结构
《关注“人”的经济学:现代经济学的定向批判》一书指出,尽管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已经从工程学方面显著地拓展到了伦理学方面,但现代主流经济学仍然沿用工程学的研究思维,采用了自然主义分析线路并保持经济人这一核心假设。也即,现代主流经济学在分析人对物的处理方式和与他人的互动行为所基于的行为模式都是一致的。由此就需要审视:这种人性假设合乎现实吗?本书致力于探究现代经济学这一硬核的合理性,进而探索如何修改和完善这一根本性课题。
本书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并细分为5篇。
第一部分“经济人假设的起源及其问题”集中对经济人假设的成因进行梳理以及对经济人假设的缺陷进行剖析。事实上,对现代经济学的硬核——经济人假设——进行反思,首先要了解它在经济学中支配地位确立的演化过程及其相应的社会背景,进而要对这一假设的内在特质以及对现实行为进行分析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为此,本部分又分成两篇:其中“经济人的演化逻辑及其历史背景”从思想史的角度梳理经济人假设得以确立其支配地位的渊源和进程,并考察相应的内在逻辑和历史背景;“经济人内涵及其分析范式的审视”则通过考察经济人假设的实质内涵来审视其现实性,进而剖析了经济人模型化分析的弊端。
第二部分“现实中的人类行为及其特点”集中剖析现实世界中的人类行为及其基本特征。事实上,对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这一硬核进行反思,不能仅仅停留在揭示其缺陷的层次上,而是需要对之进行修正和完善,并提出更为现实的替代性的人性假设。由此,我们又需要从起源学的角度对现实中的人类行为进行探究,进而提炼出人类行为的统一性。为此,本部分又分成两篇:“真实的人性及其行为机理的探索”从起源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剖析人性的形成和发展并由此挖掘人类行为的一般机理;“‘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特性解析”则是对“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基本特性展开系统剖析并由此推导出一些相关结论。
第三部分“经济人与‘为己利他’机理的比较”则从心理学基础和社会文化基础两方面对经济人假设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合理性做更为深入的比较分析。事实上,人类不同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就在于,他能够考虑长期利益而抑制短期私欲,因而认识力和意志力就成为人类理性的重要内容。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人类理性的内涵还表现为互惠合作的亲社会性,因为人类个体要实现自身需求的满足往往需要甚至必须与他人合作。显然,亲社会性使得人们往往愿意牺牲自身利益来帮助他人,进而体现出“为己利他”行为特征。因此,“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就可以为行为经济学确立微观分析基础。
(二)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一,现代主流经济学对经济人行为的推崇主要依据人类利益自然和谐一致这一“无形的手”原理。问题是,“无形的手”原理是否真实存在?其实,在经验主义人性论兴起的中世纪后期,这一点就存在很大争论:马基雅维利等宣扬“私恶为害”的观念,孟德维尔等则提出了“私恶即公益”命题;后者之所以逐渐流行,主要是源于西方社会经济竞争的加剧以及斯密“无形的手”的宣扬。
第二,经济人假设根基于功利主义,而功利主义的原初出发点是从社会角度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但是,由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这一功利主义目标本身存在歧义,由此就衍生出对功利主义的两种不同理解:行为功利主义和规则功利主义。这两种功利主义概念分别为社会科学的不同分支所接受,其中经济学接受了行为功利主义而注重于行为的手段选择,从而孕育出了经济人假设。
第三,经济人成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硬核在思想史上有两个重要分水岭。具体表现为:(1)斯密的“无形的手”预定协调观赋予了自利行为的合理性,从而使得“自利”为主流经济学家所强调,赋予个体行为的效用最大化这一目的诉求;(2)边沁的社会功利主义原则赋予了效用的计量性,从而使得“效用”为主流经济学家所普遍接受,发展出基于理性计算的数理模型化分析。最后,两者结合就为经济人假设的出现及其支配地位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史的基础。
第四,经济人假设在经济学中的支配地位也显示了历史的、逻辑的一致性。具体表现为:(1)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膨胀使得对物质的追求上升到欲求层次,从而产生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穷性之间的紧张,以致经济学转向了资源配置的研究;(2)货币拜物教式的金钱理性崛起为经济人假设披上了理性的外衣和逻辑合理性,古典经济学强调的“自利”和“理性”蜕变为现代主流经济学的“自私”和“工具理性”;(3)形式逻辑的兴起将丰富多样的追求转变为可量化的效用单位,并由此构建根基于理性人的数理模型。
第五,“经济人”概念本身也经历了历时性的演变:古典时期所界定的是内含特定社会伦理关系的自利人,边际革命之后逐渐退化为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新古典经济学则进一步将之抽象为更中性的原子理性人。相应地,早期的理性概念是指实现最大化目的的有效手段选择,新古典经济学将之转化为行为的内在一致性,后来对理性的观察视角又从行为选择转向了自然选择。结果,随着理性内涵的演变及其外延的不断扩大,经济人行为逐渐成了一个同义反复的数学运算。
第六,经济人假设根源于功利主义哲学,后者原本是将社会整体利益视为个人行为的目的,“自利”则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人”内含着“为他利己”行为机理,但这本质上颠倒了人类行为的目的和手段。同时,伴随着功利主义的蜕化,行为功利主义逐渐排斥了“社会利益最大化”目的而片面强调“自利”手段,最后连“自利”手段也蜕变为“目的”本身,最终就导向了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
第七,现代经济学通过放宽“经济人”外延而将利他行为和合作现象等纳入经济人分析框架之中。但是,这种扩大化偏好依然没有克服经济人分析的内在缺陷:(1)忽视人类行为的历史性,仅以现在和将来考量行为方式;(2)忽视了日常生活中的习惯行为和下意识反应;(3)行为功利主义仅仅反映动物性本能一面;(4)无法解释团体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差异,也无法解释不同团体间的利他主义差异;等等。
第八,本能源于生理反应,它是人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性”则是社会的产物,只有人类的活动才是社会性的。同时,虽然人具有先天性本能,但本能在人性中占有的成分将随着社会性活动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乃至人性就不再等同于本能。同时,社会互动关系的不同使得人性呈现出多层次性,并且具有不断演进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以经济人作为人性假设显然存在明显不足。
第九,人类行为以“己”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作为个体的“小我”就是核心“己”,而“己”的圈层扩展则形成不断膨胀的“大我”。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及其行为中都嵌入了“利己”和“利他”两大特性,而“利他”则是实现“为己”目的的有效手段。相应地,“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不仅有助于促进社会合作,而且也是对真实世界中人类行为的合理抽象。
第十,“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不仅可以将“利他”和“利己”统一起来,而且有助于理解社会秩序的扩展。一般地,需求层次越高以及亲社会性越强,个体的通感能力越强,移情效应就越显著,行为者更倾向于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同时,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还可以得出一系列的重要推论,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不同个体的偏好和具体的行为方式。
第十一,“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形成和践行是以合作剩余的存在为社会基础的,这也就是变和博弈情境。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基本行为方式是互惠合作,因而互惠合作是“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得以形成和持续扩展的重要动力源。同时,“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践行和扩散还与社会互动频率有关,因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散过程就呈现出明显的圈层轨迹。
第十二,经济人分析范式使用的理性概念存在明显的逻辑悖论:基于行为功利主义的定义及其行为分析实质使用的是有限理性,而在理性模型的构建和宏观经济的分析上实际使用的却是完全理性。结果,现代主流经济学对短期行为评价和长期的现象预测之间就出现了断裂。其实,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被践行的程度这一视域,可以更好地区别有限理性和完全理性这两个概念,由此识别各种现实行为的理性程度,进而理解不同程度和形态的社会合作。
第十三,经济人假设以早期的还原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仅仅反映动物性的本能需求而忽视人类的亲社会性,不仅无法揭示“无形的手”来自何处以及如何运作,也无法理解“囚徒困境”与现实相悖的现象。“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则以新近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将人类基于动物性的本能目的和基于亲社会性的实现手段结合起来,从而可以更好地挖掘“无形的手”是如何运作而实现协调的。
第十四,行为经济学对人性有两大假设:一是具有自我保存的动物性本能,二是具有关注他人感受的亲社会性。相应地,人类行为就具有双重特性:一是潜含着“为己”的根本目的,二是倾向于采用“利他”的手段来实现“为己”目的。因此,“为己利他”是人类的一般行为机理。同时,行为经济学对人类行为的分析有两大维度:一是个体的亲社会性水平,二是互动者之间的关系状态。因此,这两大基本假设以及相应分析维度为行为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微观逻辑基础。
(三)“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本书提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是基于对人性演化的追根溯源考察,并契合了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和思维,它体现在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助于更好地解释和预测人们的日常行为,从而可以更好地体现现实世界的一般行为机理。同时,“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可以更好地解释人类社会中的基本现象——合作,乃至可以很好地解释和预测不同情境中的社会合作程度。
事实上,“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得以施行的半径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合作范围和领域,“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展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分工的扩展和深化。因此,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并结合其他一些知识,我们就可以大致推测主体的偏好及其可能采取的行为方式。为此,本书从中推导出一些有关人类行为的基本公设。
公设1:就个体特性而言,一般地,个体的亲社会性越强,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推论1—1:一般来说,教育程度越高,亲社会性越强,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推论1—2:一般来说,年龄越大、阅历越丰富,亲社会性越强,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公设2:就对方特性而言,一般地,对方的亲社会性越强,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推论2—1:一般来说,对方对自己的态度越友好,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推论2—2:一般来说,对方对他人的态度越友好,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公设3:就双方关系而言,一般地,互动双方的私人关系越紧密,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推论3—1:一般来说,互动双方的亲缘关系越强,私人关系越密切,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推论3—2:一般来说,互动双方的共同偏好越多,私人关系越密切,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公设4:就互动特性而言,一般地,个体之间的互补性越强,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推论4—1:一般来说,个体间的异质性越高,互补性越强,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推论4—2:一般来说,个体的需求层次越高,互补性越强,就越愿践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公设5:就互动频率而言,一般地,社会互动的频率越高,“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就越容易得到践行。
推论5—1:一般来说,共同体规模越小,互动越频繁,“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就越容易得到践行。
推论5—2:一般来说,组织的文化氛围越浓郁,互动越频繁,“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就越容易得到践行。
公设6:就社会发展而言,一般地,社会发展水平越高,“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就越容易得到践行。
推论6—1:一般来说,社会的整体生活条件越高,“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易践行。
推论6—2:一般来说,个人的相对生活水平越高,“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易践行。
公设7:就社会结构而言,一般地,社会结构越有序,“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就越容易得到践行。
推论7—1:一般来说,社会收入分配越公平、社会保障体系越发达,“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易践行。
推论7—2:一般来说,社会成员的种族背景越复杂、种族隔离程度越高,“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难践行。
公设8:就社会制度而言,一般地,社会制度越成熟、完善,“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容易得到扩散。
推论8—1:一般来说,法律制度越健全,“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容易得到扩散。
推论8—2:一般来说,市场伦理越成熟,“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容易得到扩散。
公设9:就社会文化而言,一般地,个体本位主义越严重,“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难以得到扩散。
推论9—1:一般来说,商业主义越发达、物质文明和金钱理性越偏盛,“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难以得到扩散。
推论9—2:一般来说,市场竞争越激烈、相对效用的追求越强烈,“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难以得到扩散。
[1] 休谟:《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6—7页。
[2] 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王铁生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