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医案,亦称病案、脉案、诊籍,既是医家临床辨证论治思维过程的记录,又是中医理、法、方、药综合应用的实践范例。研习医案历来就是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历代名医大家也无不推崇医案的学习和传授。

第一,学习医案是训练中医思维的有效手段。整体观、辨证论治、治未病是中医的三大特色和优势,经过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学生对此耳熟能详,临证面对具体患者时往往又自乱阵脚,失去了应有的自主和自信,见病忘证,顾此失彼。通过对古代和近现代中医名家医案的不断研习,既能不断增强学术能力、训练中医的原创思维,又能遵循中医药的自身发展规律,不断提升诊治疾病的能力。正如清代名医余听鸿所曰:“医书虽众,不出二义。经文、本草、经方,为学术规矩之宗;经验、方案、笔记,为灵悟变通之用。二者皆并传不朽。”

第二,医案教学是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纽带。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现行的大学教育模式让年轻的学生通过课堂学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如何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手段,有效解决复杂的临床问题,除了可以通过真实的临床实习跟随带教老师学习外,还可通过医案教学方式,真实、立体、完整地显示疾病演变、诊疗过程和中医药治疗的独特效果。由于医案都是不同医家的精华所在,病证更有代表性,论理更贴合中医学本质,处方用药更为经典成熟,因此医案教学更能让学生领悟中医临床辨证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常法与变法运用的统一,能够不断拓展学生的诊疗思路,丰富诊治疑难危重疾病的治疗手段。

第三,医案是中医药实践创新的源泉。中医药既需要继承,又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的需求。历代名医往往忙于务诊、治病救人而无暇著述立言,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往往隐藏在某个具体的病案中,病案隐藏着中医药实践创新的源泉。无论是对一个病证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还是将疾病治愈的那些看似随机开出的一张药方,偶然中蕴含着必然。疗效是硬道理,有疗效就说明有道理,有疗效就喻示着可能含有“青蒿素”那样的“宝贝”,等待着有识之士去进一步地挖掘和研究。

张山雷在其所编讲义《古今医案评议》中说:“医书论证,但纪其常,而兼症之纷淆,病源之递嬗,则万不能条分缕析,反致杂乱无章。惟医案则恒随见症为迁移,活泼无方,具有万变无穷之妙,俨如病人在侧,馨咳亲闻。所以多读医案,绝胜于随侍名师而相与晤对一堂,上下议论,何快如之!”适值中医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战疫中又创新功之际,欣闻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全国六所中医院校联合编撰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和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中医内科名家医案讲析》,即将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付梓刊行,心中快意怡然,乐以诸语为序,期待其在中医药发展的大好时代,能为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大业锦上添花!

首届国医大师 

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