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歧途:
男孩缺失的情感教育

一个年轻男子,他如此强壮,如此疯狂,如此笃定,却又如此迷茫。

他拥有一切,却又一无所用。

——托马斯·沃尔夫《时间与河流》
(Thomas Wolfe, Time and the River

每个“问题男孩”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故事,但是每个故事背后都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情感上的被忽视和孤立。男孩对于细致的情感语言和微妙的情感表达非常不熟练,当我们试图让他们开口时,大部分男孩的回应,不是激烈反抗就是沉默。

13岁的卢克来到心理老师的办公室门口,犹豫着是该摘下棒球帽还是就那样戴着。最后他还是一把拽下帽子,走进办公室。

“来,卢克,坐这把大椅子吧。”

这是一把古旧的棕色皮椅,尺寸特别大,在这所男校中除了那几个大个子运动员之外,每个人坐进去都会显得很矮小。有的人深深地陷进椅子里,像是想要逃离审查;有的人则是坐到椅子边缘,显然感到不安,因为接下来有人将要窥探他们的内心。在心理咨询的职业生涯中,无论是在校男生还是社会上的那些男孩,我们总是会看到这类肢体语言。每当触及情绪和感受问题,男孩们都会很不自在,要么深陷到椅子里,要么坐到椅子边上,如坐针毡。

卢克算是个“好孩子”。他在学校乐队里打鼓,虽然最近学习成绩下降了,但整体上还不差。在校园里,他虽然不太受欢迎,但也有自己的朋友。他不是学校里带头惹事的孩子,相反他会远离那些爱惹事的同学。

那么,他为什么来心理老师的办公室呢?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卢克变得越来越沉闷而尖刻,尤其容易和他父亲发生争吵。就在几天前的一个晚上,父母不准他参加课后选修活动,因为担心这会耽误他的学习。卢克暴跳如雷,他冲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一脚把卧室门踹了个洞。他的母亲被儿子的暴力举动吓得目瞪口呆,父亲也很生气,但他们也没去管他,想让他独自冷静一下。第二天早上,父亲照常早早起来去上班了,卢克因为头疼向学校请了一天病假,他的母亲给学校打电话,询问是不是他最近遇上了什么麻烦。于是,班主任就建议卢克来找心理老师谈谈。

现在我们面对面坐着,对即将开始的谈话,尤其是有关感受的谈话,卢克显得既紧张又不满。他尽可能地往后缩,摆出一副拒绝交流的架势。

学习成绩不断下滑,对父母的敌意不断升级,尤其是最近的情绪大爆发,这些问题引发了身边所有人的注意,但卢克自己却不以为然。“我很好。”他叛逆地说,眼神中流露出怨怒,他很不高兴自己需要到这里来。

我跟他聊起关于学习、音乐、朋友和家庭的话题。他的回答都很简短,并且小心翼翼,时不时耸耸肩,显得很不情愿,似乎在全力阻止谈话越过他的心理防线。他对最近的行为不做任何解释。尽管他勉强同意“把感受说出来会有帮助”的观点,但他却避而不谈任何感受和心情。“我只需要学习努力一点儿就行了。”他转移了谈话重点,“我不需要帮助。我没有发疯,有问题的是我爸妈!”

他对家庭和学校的评价很直白:8岁大的妹妹是个白痴;哥哥是个混蛋;父亲是个商人,在家的时间很少,大多数时候早出晚归;母亲对待他就像对待一个5岁的孩子,天天唠叨个没完;虽然他也有朋友,也挺喜欢某些老师,但大部分时候,学校的生活简直是垃圾。这就是他眼中的生活。

但是我要跟他聊的是内心世界。

“那天晚上你发脾气,把自己卧室的门都踢了个洞。当时一定是气坏了吧?”

听到这个,卢克很不安,甚至有些害怕。他耸了耸肩。

“你看上去挺难过的,你是觉得难过吗?”

卢克马上低下头,眼里开始噙满泪水。显然,他被戳中了痛处,但他却用无所谓的语气掩饰着说:“我不知道。也许有一点儿吧。”

“我们来一起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你这么难过。”

每个“问题男孩”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但这些不同的故事却拥有同样的主题:情感被忽视与情感上的孤独。这实在令人不安,每天,我们都试着同卢克这样的男孩交流,他们不懂得情感的微妙,不懂得情感的表达,因为情感的复杂性而饱受困扰。当我们试图让他们敞开心扉时,大多数人(比如卢克)的反应都是要么对抗、要么逃避,就像每个人面临危险时,会本能地产生“战或逃”的反应一样。有些男孩由于家人关系不和而感到害怕或难过,但却表现得满腔怒火,或是希望大家都“离我远点儿”。有些男孩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遭受了羞辱,他们要么爆发出激烈的情绪,要么消沉地开始自我封闭。

男孩的世界充满了矛盾,父母常常深感无力,不知道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最有效的。一位母亲曾询问怎样教育孩子才算是明智的,因为她一直告诉8岁的儿子“有话好好说,不要动拳头”,结果却招来同龄人对儿子的嘲笑和欺负。另一位母亲想知道如何才能够和自己那愁人的11岁儿子交流,每当她试图和儿子谈话的时候,都会被拒之千里:“现在,什么都会变成吵架,我们吵架的时候比正常说话的时候还多!有时候他明明有心事,可也绝不说出他的感受——就像我丈夫一样。”一位父亲还问到当十几岁的儿子“不听话”或是公然与自己敌对的时候该怎么办。

男孩渴望与人保持联结,但同时又需要独立,这就造成了情感上的分裂。这种既渴望联结又想要独立的矛盾,在男孩成长的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表现。但是无论在哪个年龄段,多数男孩对于情感成长道路上要面临的挑战,不仅准备不足,而且往往做错了准备。男孩和女孩在情绪表达方面存在着差异,在这一点上也许生理因素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其实并没有明确的证据),但无论如何,这种差异在我们的文化中被人为放大了。我们的文化有助于女孩的情感发展,却阻碍着男孩的情感发展。“男子汉要坚强”的传统观念否定了男孩的情感,剥夺了他们在情感上全面发展的机会。这个过程——引导男孩远离内心世界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对男孩的情感误导”。这是一种错误的训练,训练男孩远离健康的依恋关系,远离对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它甚至对年幼的男孩都会造成影响,小男孩很快就学会了作为男生,必须隐藏自己的感情,对心中的恐惧闭口不谈。

男孩只能利用有限的情感资源来应对生活中的变化、冲突和逆境。就好比你的工具箱里只有一个锤子可以用来维护设备,当设备正常运转的时候,或者只需要用锤子敲敲打打的时候,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随着维护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锤子的作用就显得越来越局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