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受贿?行贿?

想到这里,二人倒是释然了,反正身正不怕影子斜,自己实心做事,何必畏惧流言?

“臣,多谢陛下的信赖!”

等他们二人都站起身来,朱天启这才摆了摆手说道:“这些琐碎之事,你们不必放在心上,咱们还是说说正事儿吧,传旨的事情两位爱卿应该都已经安排好了吧,没有被近日这些琐事给耽误吧?”

两人赶忙回答:“臣都已安排妥当,派下去各地传旨的钦差使者也都已经陆续离京了!”

回答完了朱天启的问话,孙承宗这才苦笑着说道:“近日,来臣府上拜访的同僚也实在的有些太多了,若说毫无影响也是假的,臣现在别的还好,就是每逢进出家门的时候,都要绕道去走后门才行,那大门被人从早堵到晚上,简直像是一群讨债鬼!”

听了孙承宗的话,徐光启也是忍不住摇着头苦笑了起来,很明显他的情况应该也是差不多的!

朱天启也是不禁一笑,随即却是说道:“其实你们也没必要刻意躲着他们,你们忙,没时间见他们,可以安排个管家之类的下人来接待一下嘛,这些人上门拜访总不至于是空着手去的,那礼物还是要收下的!”

孙承宗和徐光启听了这话不禁都是一愣,本以为皇上这是在警示他们不要“受贿”,可是再一看皇上脸上那不怀好意的笑容,两人顿时就都心领神会了。

孙承宗当即了然一笑,施了个礼,说道:“既然皇上允准,那臣可就不能再抚了同僚们的一番好意了!”

二人从乾清宫回去之后,一改往日的做派,府门大开,不再闭门谢客,虽然依然见不到他们本人,但是却可以得到府里管家的接待,而且对于访客们所带礼物也是来者不拒,一并收下。

孙承宗和徐光启二人突然从“油盐不进”变成了“来者不拒”,也是让百官感觉既惊奇又费解,可是这事儿哪顾得上细琢磨,还是趁着机会好好巴结巴结才是,若是去得晚了,说不定就没机会了。

大家就权当孙承宗和徐光启之前的那副做派就是装装样子,故作清廉罢了,如今这才是本性暴露,所以难免背地里都要骂上几句“假清高”之类的话。

然而孙承宗和徐光启接下来的举动,却是直接把所有人都给整懵了。

几日之后,那些百官送来的礼品都原封不动地被孙承宗和徐光启装了车,然后二人大张旗鼓地拉着几大车的礼品送进了紫禁城里。

这不用说,肯定是给皇上送去了,想到这里,凡是给孙承宗和徐光启送过礼的官员,都被吓坏了,孙承宗和徐光启他们二人主动把这些礼品上交,自是可以证明自身的清廉,说不定还要得到皇上褒奖,可是作为送礼的人呢?贿赂朝廷重臣的罪责是逃不了的吧!

因而京师里的百官之中顿时骂声一片,他们自然是骂孙承宗和徐光启太过“奸诈”,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廉洁,竟然不惜把同僚们都给坑了。

可是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事儿没准不是孙承宗和徐光启的主意,说不定是皇上的主意呢,毕竟孙承宗和徐光启前后的转变太过诡异,而且恰好是他们进宫面圣之后。

想到这里,百官瞬间鸦雀无声,一个敢开口骂的都没有了,他们现在再没有愤怒,只剩下了心惊胆战,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处罚。

然而朱天启却并没有为此惩处任何一个人,虽然孙承宗和徐光启二人都随着礼品呈上了礼品清单,朱天启既可以知道都有谁送了礼,也能知道谁送了些什么礼,但是他却仅仅是默不作声地把清单收下后,便没了下文,反倒是满心欢喜地把这些礼品收入了内帑。

朱天启没有追究此事以及涉事官员,自然是有他的打算,通过之前的赋役改革之争,朱天启就发现了,朝中这些大臣们很难对付,因此绝对不能跟他们当面锣对面鼓的正面硬刚,还是要用点儿特殊手段。

朝中官员们之所以能够同意自己提出的赋役改革方案,还不是因为自己握住了他们的把柄,所以才都被迫同意的。

所以朱天启认为要想让这些大臣们听话,那就得手里握着点儿他们的把柄,他们才知道害怕,才能老老实实的,而如今他手里的这两本清单,就是他们的把柄,日后谁要敢跟自己唱反调儿,那么自己就跟他翻翻旧账!

再者说,这事儿就算朱天启要追究,恐怕最后也将无果而终,毕竟按照《大明律》,行贿这事儿充其量是个免官,而且此次涉事官员太多,法不责众,官员互相包庇,最后也不过就是每人落个不痛不痒的降级处分罢了!

要仿照太祖朱元璋那样,雷厉风行,杀伐果断是不行了,现在时局动荡,一下子裁撤这么多官员,这朝廷可就瞬间停转了,虽然朱天启看不上这些大臣们,认为他们的能力和品行都不达标,甚至计划在时机成熟之后对朝廷官员来一次大换血。

但那毕竟是后话,而且即便是换血也得一步一步来,不能一下子就伤了筋骨,至少现在,朝廷还经不起折腾,也离不开这些官员。

所以与其对他们出手,逼得他们抱起团儿来跟自己对着干,不如把这把柄握在手里,让他们心存忌惮,有所收敛!

因此,即便一大群涉事官员这段时间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每天都战战兢兢的,但是宫里确实是一点儿动静都没传出来,就好像这事儿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般。

朱天启确实也早就把这事儿抛到了脑后,现在的心思全都放在了手头儿的两件大事上来了。

其一是张国纪和孙元化南下传回来的新消息,二人已经到达了扬州府,正在周边寻找合适的买主。

其二则是京师附近的省府州县和卫所官员的请罪奏疏已经陆陆续续被带回了京师,朱天启正忙着召集孙承宗、徐天启和吏部、兵部的官员一同对这些请罪奏疏上所写情形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