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几乎是在王元善离开的时候,赵昀这边就得到消息,说是远在西南的余玠连同着大理一块又打赢了一场仗,杀敌五十余人。
赵昀自然大喜,为此,次日,他便召开朝会,大概又是要在群臣面前表扬一番余玠,然后再说些重要之事。
次日,垂拱殿上。
这虽是普通的一场常朝,但因为官家格外急切,群臣自然不敢耽搁。
皇帝日常朝会听政的处所,在宋时,被称为“正衙”,而群臣每日于前殿朝见皇帝,则称为“常参”。
殿上,诸位大臣各就站好位置,朝会自然就开始了。
赵昀先是欣喜说道:“昨日王元善北归还宋,朕心里十分开心,王元善于淳祐年间出使蒙古,至今七年有余,他却从未忘却我大宋,也不曾为蒙古人的所给的诱惑而动心,其心可嘉!”
“陛下何不授予其官职爵位,以作嘉奖?”自然有大臣提问。
“朕昨日已经赐、封他过了。说起来,王元善此次回来,竟将吉运也带来了,也在昨日,西南传来战报,说是又配合大理,击退了蒙军,并斩杀敌军五十余人,朕闻之,难不欢喜呀!”
“如此,臣等恭贺陛下!”群臣道。
“这亦是余玠将军的功劳,也是‘联盟’这一决策的功劳,若没有联盟,大理与大宋只会各打各的,无法相互配合,只会叫蒙军从中钻空子,而联盟之后,大宋、大理结成一体,蒙古轻易就想南下,定然不可能了!”
赵昀说完这些后,右丞相吴潜道:“而连接大宋与大理的纽带,便是余玠。”
此话一出,谢方叔的脸愈发阴沉了。因为他知道,余玠的功劳越大,作用越大,反而不再会威胁朝廷,威胁官家,只会叫官家更加省心,此时的余玠,就好比南宋初年的岳飞,有着不可思议的作用。
而且官家只是给余玠一个空名头衔,叫他去支援大理,其实也是在消耗他的实力,如此下来,余玠就失去了谋反的实力,除非他投靠蒙古,但谢方叔和官家都一样,即便选择相信余玠会反叛,也不会相信余玠会投靠蒙古人的。因为余玠的亲人就有死在蒙古人手里的,所以他本人相当仇视蒙古,不可能与之结盟甚至投靠之。
但谢方叔侄子那边,仍然催促着他尽早扳倒余玠,但余玠现在的位置被赵孟启那一番操作之下,弄得是愈发稳固了,要想轻易扳倒他,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去弹劾他,不仅毫无作用,还会引火烧身,弄得官家不欢喜自己。
因为此刻,官家需要的就是余玠这样的大将,给自己分忧,给自己守住西南之地,抵挡蒙古人的进攻,并且,时不时传来战胜的喜讯也可以给自己高兴一下,好告诉他其实自己并非毫无作为的君主,他一直都在思考着救国救民之道,只不过蒙古人实在太强,而大宋这个烂摊子实在太大,所以才无法一朝一夕之间就收复故土。
“对,就是余玠。这便是朕要夸余玠的原因。”
“而余玠能做到如此,还有赖官家联盟的政策。”李曾伯道。
“联盟政策,对国家有利,只可惜先前无人提过,朕也未想到过。”
丁大全也急忙接住李曾伯的话说道:“陛下,而这联盟的提议,还是忠王殿下提的。”
丁大全仍然忘不了去夸一下赵孟启。
赵昀笑道:“确乎如此!忠王有所成长,朕心里也分外欣慰!朕昨日差人夜观天象,且算卦得知,乙卯时,乃是吉日,朕想趁着那日,册封延昌公主为瑞国公主,封号朕已想好了。诸卿觉得如何?”
自然没有人会反对,这延昌公主乃是宋理宗赵昀唯一的孩子,也是唯一的女儿,而且又是他已故的贾贵妃所生的,这贾贵妃他本来就宠爱有加,贾贵妃死后,赵昀甚至为之哭泣,那么对于她的女儿,自然是宠爱万分了。
说起来也有意思,余玠援助大理首战告捷的时候,宋理宗高兴,所以加封赵孟启为忠王。如今,余玠又战胜一场,宋理宗又高兴,所以要加封自己的女儿为瑞国公主。但不论怎么样,这赵孟启与延昌公主都是宋理宗的至亲,宋理宗当然急于给他们加封。
到了乙卯日,自然是给延昌公主加封。这公主受封之事,亦是大事,并且宋理宗本人不想前朝皇帝,他是很在意这些仪式的。所以,宋理宗一朝,把许多前朝弃用了的仪礼又拿出来用了。而延昌公主又是宋理宗独女,大臣们自然不敢马虎。
公主受封,自然复杂。宋一朝,在前一日,百官就要聚集在文德殿,内降册印。内降之意便是指直接由宫中直接发出诏令,与寻常中书省议定后再发出的诏令不同。然后宣制,去宣布皇帝的诏命。有司先设册使以及幕次位于内东门,妇次位于本位门,公主则在本位庭阶下朝北而立。册使位于内东门,副使及内给事于南侧,设册印案位于册使前南向,内给事位于册使北南向。
内给事请公主穿戴首饰、褕翟,褕翟则是三夫人及上公妻之命服,说白了就是一种衣服。
通事舍人、博士带领着册使随同内给事面朝东向,接着躬称道:“册使、副使奉制授公主册印。”
内给事带册使面朝西向,册使跪以册印授予内给事,内给事跪以以册印授予内谒者,内谒者等人则进入内东门,跪下让公主取册印。
总之,一系列过程很是复杂,赵孟启只是在一旁瞧着,说起来他也经历过这些了,可还是觉得麻烦,他本人可并非是有仪式感的人。
而这之后,延昌公主就正式成了瑞国公主了,而瑞国公主这个名号,是赵孟启前世就听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