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兰亭序》之法

(一)笔法篇

• 起笔

尖锋直入:笔锋尖锐,入笔迅疾,一般以中锋行笔,入笔较轻,笔毫接触纸面后顺势发力,有较强的推进感,线条细劲刚健。

侧锋斜切:以侧锋斜向切入,笔毫接触纸面后转中锋行笔,顶纸发力推进。根据切入角度不同,可分为平切、斜切、竖切等。此类线条大多方直硬朗,取势险绝,爽利精悍,指向清晰,如刀刻斧凿,有碑刻金石味。在汉碑墓志中常见此种起笔法。

弧线切笔:起笔轻柔,笔锋外转,以弧线切入。笔毫接触纸面后有按压、扭转调锋动作,换至中锋后再发力推进。此类线条方圆结合,刚柔兼备,温润灵动。

凌空入笔:笔毫接触纸面前,已在空中做出入笔动作,提前蓄势,形成入笔角度。接着顺势向下抵达纸面,完成入笔。此类起笔多出现在连续书写时,笔画之间因映带形成凌空取势,笔速较快,笔势更险。线条多呈曲线,张力极强,柔韧飘逸。

不同起笔组合:中锋立骨,侧锋取妍。不同的起笔方法结合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使线条产生丰富的形态变化,实际书写时,忌重复,勿雷同。

“清”字多处起笔皆尖锋,但因为入笔角度不同,以及入纸后的行笔动作不同,其形态产生了丰富的变化,避免了因尖锋过多而产生的刺芒不适感。

“氣”字起笔藏、露结合,比较丰富,“气”字部首三横连写,牵丝映带,或顺势逆入,或逆入斜切,气韵连贯。“米”字线条圆劲,点、横、竖笔断意连,藏、露穿插,更显灵动。

• 行笔

中锋:中锋用笔是指行笔时笔尖始终保持在线条的中间位置,力量凝聚于一点,万毫齐力,这样更易产生“如锥画沙”“如屋漏痕”“如印印泥”之感。中锋用笔极大地考验书写者的控笔技巧——对笔锋的驾驭能力和线条的表现能力。中锋用笔不是绝对的,并非笔尖时刻处于线条的正中位置才叫中锋用笔,也几乎不会有那样的线条。《兰亭序》中行笔多用中锋,线条圆润遒劲,极具张力。

中锋行笔对控笔能力要求较高,形成的线条圆润遒劲,极具张力。

侧锋:行笔时锋尖偏向点画一侧,笔肚接触纸面,称侧锋,也有称偏锋。《兰亭序》起笔多见侧锋,行笔时则用侧锋较少。不少书家强调笔笔中锋,但不能简单认为行笔时出现侧锋是书写之弊病,以“败笔”谓之。清代书法家朱和羹说:“正锋取劲,侧笔取妍。王羲之兰亭取妍处时带侧笔。”侧锋可增强线条的丰富性,但使用不当,或使用过多,会有飘浮扁薄感。

侧锋可增加线条形态的丰富性,结合中锋,交替使用,相依相生,能产生细腻微妙的变化。

中侧转换:无论中锋、侧锋,都是书写者在自然状态下根据书写需要,运笔方式和笔、墨、纸结合,产生逆势绞转的一种行笔状态。中、侧结合,交替互换,笔随意动,在这样状态下呈现出的线条更加丰富多变,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但也对控笔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兰亭序》中将中侧转换运用到了极致,相依相生,线条形态精致细腻,变幻莫测,浑然天成,非刻意所及。

中、侧并用,相依相生,交替转换,使线条的形态细腻精妙,对字形空间关系的营造也尤为重要。

翻笔:当笔画连写时,又不属于转折关系,通常回笔翻转,调整笔锋,使笔锋在绞转状态下始终保持良好的行进状态。线条婉转柔美,圆润流畅。

翻笔使行笔过程更加流畅简洁,大多在线内回笔,反向转锋。

转折:“转”和“折”是两个概念、两种形态,要分开理解。其笔法不同,动作不同,韵味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转折有方折和圆折之分,方折用笔硬直,中侧并用,书写时先停顿驻笔,后换锋换面进行下一个动作;圆折呈弧状,以中锋为主,行笔时使转调锋,笔速略快,不停不滞,轻快劲挺,张力极强。

方折

圆折

连续转折换锋

换锋换面:行笔时要有换锋换面的概念,每一次转折完成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换锋换面。线条分正反、阴阳。尤其在连续转折时,锋、面的正反关系尤为重要。对锋面转换的理解,会极大提升动作的精细度和准确度,悉知线条在书写过程中的层级递进关系,强化线条的方向与力感。

建立锋、面转换概念,增强转、折动作的细腻度,线条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将明显提升。

方笔、圆笔、方圆结合:

方笔是指线条起笔或收笔呈现明显的方硬棱角或在笔画转折处出现硬切或方折。方笔以侧锋为主,穿插中锋使用,易表现刚健,方正,俊朗之气。

圆笔是指线条呈现明显的弧形,线条圆润厚实。书写时多以中锋行笔,笔毫聚集,转折处笔锋顺势扭转,流畅无滞。圆笔易表现柔美、跳荡和张力。《兰亭序》中圆笔多出现在笔画的折笔处。

方圆结合是《兰亭序》中非常重要的笔法之一,几乎每个字都有使用。书写时要注意合理应用:方多则刻板少神,圆多则油滑轻浮。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刚柔兼备,方为上品。苏东坡在《次韵子由论书》中强调“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这完美诠释了方圆结合的妙处。

方笔、圆笔、方圆结合在实际书写时须灵活多变,忌重复,重对比,求和谐。

定点发力、多点发力、顺势发力:

定点发力:两点连接形成线段,从起点到落点,皆有力量支撑。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点,在完成起、行、收的过程中也一定有发力的动作。

多点发力:从起点到落点,如果力量一致,线条形态则均匀。如果要书写形态变化丰富的线条,需要在行笔过程中的多个关键节点发力。因在不同节点的力量不同,线条的粗细、疾缓、枯湿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化。

顺势发力:在笔锋绞转时或线条转折处或末段收笔时,依据笔势,结合线条走向进行发力,顺势而为,自然成形。

发力点的位置、力量的大小、笔势的方向,几种因素叠加,使线条形态产生丰富的变化。

牵丝映带

字与字之间或点画之间的联系产生映带,在草书中尤为常见。《兰亭序》楷、行、草相融,意气流转,笔随意走,牵丝虚实相生。需要注意的是,牵丝是笔势形迹,而非点画形态。因为牵丝生发于笔画之间,故不宜太粗,不可能超过主笔。否则会造成点画含糊,主次不分。

根据线条的形态,映带的形式可分为三种:实连、虚连和意连。

实连是指笔画连写时,因有连续扭转动作而在两主笔之间产生的线条。与主笔线条粗细无太大差别,但力感明显要弱一些。

虚连是指笔画连写时,因书写速度加快,提按顿挫跌宕强烈而生发的线条。此类线条纤细如丝,或断或连,似断还连,似无还有。

意连是指笔画之间虽无牵丝虚接,但笔断意连,线内蓄势,与下一笔意韵贯通,彼此呼应。

实连、意连

实连、虚连、意连

意连

呼应顾盼

呼应顾盼是指字与字之间或笔画与笔画之间的连带关系。可能是形式上的呼应,也可能是内在的呼应。形式上的呼应体现在上下笔画的连带上,内在的呼应体现在气息意韵的贯通上。

上一笔的结束也是下一笔的开始,两笔之间的承接离不开实连、虚连、意连三种方式。如果增加力量及空间元素,则会呈现出:提与按、方与圆、缓与急、粗与细、轻与重、正与斜等诸多对比效果。

笔画之间的映带,部件之间的意连,使字的气韵连绵不绝,有飞动之势。

• 收笔

起笔不易,收笔更难。收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收笔的动作决定线条的最终形态,决定与下一笔或下个字之间的连带关系。收笔方式只有藏锋和露锋两种。但在这两种基础之上可以增加其他动作,这样会衍生出多种收笔形态。

藏锋回护:行笔结束时,笔锋返回,隐藏于线内。也可以在收笔时增加顿按动作,强调收笔的结构感。共同点是线不出锋,笔锋不露。此类收笔光洁圆润,饱满含蓄,厚重坚实。

收笔回锋,并非让笔毫在纸上画圈。线内有势,含而不露,方显韵味。

收笔出锋:行笔结束时,或顺势出锋,或依势挑出,或反向折回。此类收笔锋尖外露,或细如牵丝,或形似折钩,干净爽利,潇洒飘逸。

收笔出锋,易表现劲健锐利,多顺势而出,或逆势反向折回,多出现在撇、捺、钩、提中。

反向收笔:反向收笔是《兰亭序》笔法的核心之一,也是王羲之标志性的笔法特点。在临近线条末端,收笔时突然改变笔势方向,与前一段线条形成逆势,使线条的两侧边线不再对称,各具势态。这种收笔充分利用了笔锋的绞转之法,意趣天成,不可复制。

反向收笔使线条两侧边线不再对称,更加丰富生动,意趣天成,韵味更足。

自然收笔:王羲之写《兰亭序》是真性情的流露释放,书写技巧已入化境,不拘泥于点画法则,随心随性。收笔处多有意外之妙,出现如鱼嘴、蟹爪、树叶、羽毛等具象的形态,也有戛然而止、锋尽墨枯的率意之笔。此类笔法非刻意而为,宜专注书圣心法,不必特意描画模仿外在形式。

“稧”字最后一点极重,铺毫重按,形似树叶。边缘出现斑驳齿状,因笔毫压至极限锋尽墨枯所致。

收笔时重按快提笔,恰逢墨尽,产生飞白渴笔效果。

“矣”字底部的左撇以侧锋铺毫,快速收笔形成飞白效果。最后一点有缺角,为重按将笔毫铺开又快速提起产生的自然收笔效果。

“年”字第一、第二横画收笔时,顿笔铺毫,快速提按,常有此意外效果,非刻意而为之。

最后一点形似大鱼,圆润厚实。斜点比例拉长,使用反向收笔,重按后轻收出锋会有此效果。

最后一点形似蟹爪,依然使用反向收笔法。连续顿按,用力极重,最后轻提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