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国物流发展历程

从1949年至今,我国物流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5个阶段。

(1)萌芽阶段(1949—1978年)

这一阶段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初步发展时期,我国的经济相对落后,物流在当时还没有引起关注。由于传统的仓库和储备形态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的要求,因此,将储运联结在一起,实现一体化,自然成为一种选择。因此,物流的概念在经济界和企业界已经出现了。

(2)学习和引进阶段(1979—1990年)

1979年6月,我国物资工作者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第三届国际物流会议,回国后在考察报告中第一次引用和使用物流这一术语,并介绍了日本物流的发展情况。我国自此开始对物流进行理论研究,而且以探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的活动为主,对其他领域的物流研究较少。这个阶段为之后我国物流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3)现代物流起步阶段(1991—2000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现代物流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多领域的探索和从理论向实际运行与操作的转化,逐渐成为经济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4)较快发展阶段(2001—2009年)

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逐渐意识到制造成本已经没有可压缩的空间,纷纷将目光转向物流,把物流当作利润的第三源泉,开始重视物流科学,物流人才的培养也开始起步。这个阶段为物流后期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5)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业的发展日益加快,尤其是快递业务的拉动作用明显。有关数据显示,2010—2016年,我国快递业务规模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7—2020年,每年增幅超过100亿件,2020年增幅接近200亿件。从社会物流总额看,2011—202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持续增长,其中2020年的社会物流总额增长3.5%。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指出物流业是支持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安全有序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2018年12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印发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提出到2025年布局建设15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到2035年基本形成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将国家物流枢纽打造成为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家政策的支持给物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现代物流业必将加速发展,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