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时代沉浮中的12种人生

在《中国群星闪耀时》中,我们是从一个世纪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开始讲起,选取了新文化运动的革新者蔡元培、胡适、梁漱溟,中国现代考古学之父李济,翻译家傅雷,收藏家张伯驹,学者钱锺书,作家沈从文、萧红、张爱玲等10位人物,他们从不同领域发出的光芒,照亮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天空,一起构成了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气象。

他们的故事在讲述中被娓娓道来,他们的学识和思想,延续至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依然会被这些人物的人生际遇和精神气质所触动。

时代沉浮中的12种人生

不少读者看到这些人物的故事之后,仍觉得意犹未尽。也有人问,为什么只选取这几位大师呢?还有更多的人物故事可以介绍吗?确实,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那个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时代里,大师成群而来,可谓满天星斗,我们没有办法一一穷尽,但是我们可以继续为大家讲述,由此,我们推出《中国群星闪耀时Ⅱ》。

在这本书中,我们总共选取了12位人物。在思想和文学领域,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有一生都在追问人性的巴金,有将老北京气息和市井悲喜写入灵魂的老舍,也有从未振臂一呼却始终在时代风浪中抱持读书人尊严的独特的杨绛。杨绛出身名门,学贯中西,在学术和文学的世界之外,她与钱锺书这个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相濡以沫的情感,随着她晚年散文集《我们仨》的持续畅销,不但打动了无数中国读者,也让人思考一个时代里,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成为一种精神性的象征。

在历史考古领域,我们也选取了非常重要的几位人物,有阐述“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国学大师陈寅恪,有“不冤不乐”的收藏家、文物专家王世襄。

在艺术领域,我们讲述了“真有天然之趣”的中国画坛巨匠齐白石,讲述了关照人间情味的丰子恺和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他们都是帮助我们理解20世纪中国艺术的重要人物。

除此之外,我们也将目光拉近,去追述几位前几年相继离开我们的文化大家,比如无数读者热爱和痴迷的金庸,他如何以新派武侠小说的辽阔江湖,构建了全世界华人在文化意义上的想象共同体?还有在80年代以家国乡愁点燃两岸情感的诗人余光中,他身后有一代文化人怎样的人生际遇和历史母题?还有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作家李敖,在他不老狂徒的形象背后,又是什么样的价值和理想?这几个人物和我们生活其中的时代更为接近,他们的故事,某种程度也将我们带入更多个人的情感记忆。

文化现象和符号

12位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思考和作品,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和符号,在一代代传递的过程中历久弥新。而我们知道,个体的命运总是与他们生活的时代相勾连,所以在这一季中,我们还是从1917年这个重要的年份开始说起。

那一年,蔡元培接过北大校长身份,确立“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将北大打造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阵地。蔡元培赏识鲁迅的才华,邀请他进入北大兼职讲授中国小说史。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的鲁迅,写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也奠定了新文学革命的基石。

几乎同一时期,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引入四大导师,由此建立了中国学术独立的传统。其中的陈寅恪并肩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他的学问贯通中西,被人称为“教授中的教授”。其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和价值取向,至今影响着中国的知识阶层。

新文学革命深深影响了后来的作家们。巴金便是其中之一,他在新旧文化交替之际,关注中国传统大家族的命运变迁,关怀人的思想如何一步步从陈旧走向创新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的巨大创痛。他从自己的生活、遭遇中不断觉醒,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但在时代的裹挟中又有诸多的无可奈何。

对人性复杂的刻画也体现在老舍的笔下。出身社会底层的老舍,对平民社会有着深切的关照。他的文字总是与老北京、市井气联系在一起,他的语言雅俗共赏,幽默丰富,一部《茶馆》写尽身边世间百态。他始终自称“写家”,认为写作与打拳、卖艺、唱曲儿的一样,没什么崇高之处。但正是他笔下的这些鲜活的个体为我们保留了一个时代的真实面貌。

对于老北京,如果说老舍是“写家”,那么还有一个“玩家”,就是收藏家王世襄。他一生爱收藏、爱古物,同时也爱养鸽子、逗蛐蛐,沉浸于各种人生趣事中,被人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不管是哪种爱好,都在他手里玩出了一门学问,也成为民族文化的注脚。王世襄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明式家具珍赏》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家具领域的里程碑式著述。他以数十年工夫注释的明代漆工著作《髹饰录解说》,则为国人留存了中国古老的漆作工艺。就像著名英国汉学家柯律格所评价的,王世襄和张伯驹、朱启钤、陈梦家等前辈、朋友一样,一生都在“冀求将构建中国的过去作为构建中国的未来的途径”。

齐白石和丰子恺,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也属于用毕生建构中国文化一部分的一群人。他们以自己的精彩作品,把中国文化中最具特质的、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部分,保留下来,同时也吸引着一代代热爱它的人。京剧大师梅兰芳便是其中一位。

热爱舞台表演的梅兰芳,也爱书画艺术。他因为敬仰齐白石,便拜齐白石为师学习作画。齐白石也爱看梅兰芳的戏,梅兰芳经常派黄包车接他看演出。他们两人一个蜚声画坛,一个名满梨园,相互敬重的师生情谊成为民国艺术家朋友圈里的一段佳话。而梅兰芳自己的人生,也比舞台上的戏曲故事更为传奇。从清末到民国,正是京剧进入全盛的一个时期,而梅兰芳领衔的四大名旦对京剧的改良有着重大的意义。梅兰芳可以说是遇到了他的时代,也创造了属于他的时代。

我们总是说到“时代”这个词,那么到底什么是时代?我想,时代不只是一个时间的空洞的概念,它也是无数人的命运和人生求索的汇合。这12位人物,是中国知识分子寻找自己道路的一个缩影,从一个侧面,构成了时代的丰富性。回望他们起起落落的人生,在历史沉浮中的选择,未尝不是对我们当下生活的一种指引。

(撰文:尤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