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3年8月,由世界现代派建筑师代表建立的国际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ongrès International d’Architecture Modern,CIAM)开会讨论通过了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也提出了维护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是城市规划的目的。 1943年上述思想和行动指南冠以《雅典宪章》之名推出,享誉世界。

回顾往昔,受由来已久的落后生产力和封闭发展模式的制约,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城市大都存在着以产为本、规划滞后、功能不全、设施不均、服务低质等问题,亟待解决。例如, 1949年至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间,在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国城市长期普遍遭受着供给的绝对规模不足、服务品种和质量落后及空间上供求区位失衡失配三大核心问题的严重困扰,无法满足城市居民需求,无法保障城市功能运行,也无法服务于城市的未来发展。

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是现代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基于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和清醒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2020年要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已迈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针对历史问题,响应战略指引,从空间视角,及时深入地开展关于城市公共产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需求匹配”和“空间均衡”研究,对中国城市的健康高效、公平与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和战略价值。基于城市研究者的使命感,我们组建团队,采用“基于证据的实践” (evidence-based practice)的循证技术路线,以北京为案例,对城市公共产品与基本公共服务的空间匹配进行循证分析,力求通过慎重收集数据、准确反映现状、明智预判趋势,为科学制定城市发展策略提供研究证据。

在书中,笔者想呈现出如下的尝试与特征:

第一,自始至终秉承强烈的问题意识,在系统梳理当代城市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空间失配前沿研究动态的基础上,以北京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公共产品供需现状分析、空间供给能力评价和公共产品空间匹配分析等工具,深刻反映北京市公共产品空间失配的现象、形态及其产生机理。

第二,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地理单元加总与映射、供需比例匹配和空间拥挤度等科学分析方法,形成“宏-中-微多层复合”的公共产品匹配分析框架。宏观上,考察各地及其下辖区域公共产品供需的同步性并进行阶段性识别;中观上,从区域和公共产品细分两个维度探查空间失配根源并给出纾解的优先级排序;微观上,对比分析各公共设施网点的布局容量和周边人口密度,根据有效服务半径确定城市公共产品的失配地区。

第三,基于“分类、分品”的异质性分析思路,依据相关调查数据、年鉴数据、空间数据,从总量均衡、结构均衡、地域均衡三个维度,对北京市公共产品的空间适配性进行评价。进而遴选医疗、公园、博物馆、教育、电影院、商贸服务六类核心公共产品,从空间供给特征、辐射半径、可达性、分布密度等方面进行样本分析,归纳北京公共产品供求的核心问题及其症结。

第四,将空间失配的内涵扩展为总量与结构、公平与效率两类问题,以避免就空间论空间的局限,同时也能扬弃过度关注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而忽视公共政策有效性和社会公平性的偏狭视角。本书的基本纾解思路是: 政府必须综合集成各类技术和制度工具,综合运用政策手段,实现供求双向调节,最大化发挥公共产品效应,提升居民福利水平。

第五,注重公共产品的偏好表达机制和主观效用评价的客观性改进。本书依托典型公共产品的细分研究框架,以及对家庭和代表性公共产品消费需求进行较大样本调查的数据基础,通过建立公共产品需求函数和进行需求因子分析,尝试构建城市公共产品的偏好显示机制,力争在城市公共产品的总量需求与结构模拟、供需失衡或空间偏离判别等方面有所进展。

此外,本书高度重视政策建议与对策措施的可操作性。在对北京城市公共产品空间适配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既对存量、增量两类公共资源在北京城区内部的空间纾解方案提出了设想,也从供给、需求两端以及不同匹配方式的角度提出了一般性的纾解策略与政策建议。

本书源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城市公共产品空间失配的纾解策略研究”的初步研究成果,在此向科学工作办公室的支持致以衷心感谢。同时,本课题研究历时数年,参与人员众多,主要成员包括陆军、伏虎、汪文姝、宋灏、荣秋艳、姬懿、齐云蕾、张雅文、徐杰、赵雪冉、李政隆、藏天宇、吴望可、王安然、林力、王安琪、米伊雯等。在此,向所有参加本课题研究或为研究提供各种支持和协助的人员致以衷心感谢。同时,衷心感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出版基金提供的出版资金支持。本课题仍是一项初步的研究成果与思考,沧海一粟,还需完善。面对中国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大潮以及迫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我们将继续努力,持续跟踪研究。同时,我们热切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的工作者,给予我们更多的指教与提点。在此谨致以衷心感谢,并期盼共同开展中国城市研究。

陆 军

于燕园

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