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增订本中国禅思想史:从6世纪到10世纪
- 葛兆光
- 1087字
- 2023-04-21 18:29:22
第一节 6—7世纪的禅史考察
前期禅史研究中,最难以绕开的就是关于菩提达摩。他是何时来华的?他是何处人?他传的是何法?他的影响如何?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者,但是,资料的匮乏却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难关,研究者尽管心细如发,殚精竭思,也依然是巧妇难为无米炊。
当然并不是一点进展都没有。例如达摩来华时间,就日渐明晰。学者们发现北魏人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一记载,熙平元年(516)魏孝明帝的母亲灵太后建永宁寺,“时有西域沙门菩提达摩者,波斯国胡人也。起自荒裔,来游中土,见金盘炫日,光照云表;宝铎含风,响出天外。歌咏赞叹,实是神功。自云:‘年一百五十岁,历涉诸国,靡不周遍。而此寺精丽,阎浮所无也。极佛境界,亦未有此。’口唱南无,合掌连日”[159]。这是关于传说中禅宗东土第一祖达摩最早的文字材料,由于永宁寺建于熙平元年而毁于孝昌二年(526),从杨衒之的记载来看,达摩是在其损毁之前游览此寺的,所以他应当在6世纪20年代就到了中国。那么,禅宗传说中达摩于梁普通七年(526)到达广州,次年(527)在金陵见梁武帝,因话不投机而渡江北上的说法,就不攻自破。那么,达摩是在6世纪20年代才到中国北方的吗?学者们又发现,初唐僧人道宣《续高僧传》卷十六《梁钟山定林寺释僧副传》记载,太原人僧副(460—524)好游学参访,当时“有达摩禅师,善明观行,循扰岩穴,言问深博,遂从而出家,义无再问,一贯怀抱,寻端极绪,为定学宗焉”,后来在“齐建武年南游扬,辇止于钟山定林下寺”[160]。可见,僧副从达摩学禅定之学,应当是在齐建武年(494—498)之前,而游览永宁寺时的达摩,已经在好多年前到了中国的北方。
20世纪以来的禅宗史研究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在史料的蛛丝马迹中,考证出了达摩的身世、年代、活动,证明了《续高僧传》“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才是唯一可靠的记载,而达摩来华的时间,应该是南朝刘宋明帝末年或元魏孝文帝初年,也就是公元5世纪70年代[161]。但是,依然有许多问题没有答案,他是波斯胡人还是南天竺人,他叫达摩菩提还是菩提达摩,一百五十岁是他信口开河还是什么?他死于哪一年,是病老而死还是被人毒死?这些依然是难解的谜。但是,我觉得这些还不是禅思想史研究的当务之急,思想史关心的除了思想家的生平一类问题外,还要关心思想家所处的思想世界及历史背景问题。后者也许对思想史来说更为重要,它关系到思想的形成与定位。如果没有新的史料出现,现存资料也许永远无法给我们提供一个达摩的精确年谱。但是,凭借现存文献却有可能让我们勾勒一幅当时禅思想史的大体轮廓。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先从这思想背景开始,探测达摩禅在其中的位置,而非得纠缠在达摩本人的生平事迹之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