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撒谎了吗?

20世纪初,一位罗马尼亚的民俗学者在民间听到了一则动人的故事,说的是一个小伙子在结婚前几天被吃醋的山林仙女推下悬崖,尸体被牧羊人找到带回村子,未过门的新娘唱着哀伤的挽歌在村口迎接他们。民俗学者找到那个村子开展调查,发现故事的后面有件真事,它发生在不算太久的40年前,更有意思的是当年的“新娘”还活在人世。 “新娘”对前来采访的民俗学者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山林仙女,她那冤家是因不慎从砍柴的山坡上坠落,几位邻居听到呼救声后把重伤的他运回村子,过了好几天他才死在亲人的怀抱中。民俗学者把采访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告诉村民,可他们都不大能接受这一事实,甚至有人说那“新娘”是因悲伤过度而忘记了当年之事。1

故事中民俗学者刨根问底得到的真相,在传播效率上肯定比不过村民津津有味的讲述。普通民众不同于必须尊重事实的新闻记者,他们在讲述时会加入想象与虚构的成分,故事在口口相传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有趣。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不妨回到叙事之初,想象一下远古岩洞之中人们围着篝火听故事的场景。那时的故事讲述人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考虑或顾忌,他们只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帮助大家打发漫漫长夜,使其忘记浑身的疲劳与洞外的狼嗥。从听众那里领来任务的同时也获得了权利,这就是处理事件的自由。

在想象力还未充分发展起来的时候,他们讲述的事件只可能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在场的人知道这些事件,甚至可能参加过这些事件。正因为如此,故事讲述人就更有必要在事件取舍上做文章:为了防止听众腻味,他们需要删去一些没有意思的事件,为了让听众感到新鲜,他们不得不补充一些生动具体的细节。故事讲述人可能见过、听说过这些细节,但也可能是根据情理推断出这些细节。

所谓虚构的成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羼入事件中,听众只要觉得听起来像那么回事,也会挺乐意地默许这种虚构行为。久而久之,故事讲述人又不会满足仅仅是细节方面的虚构,他们会一步一步地扩大自己的权利,直到主要事件也可以虚构。听众到后来已不可能阻止这种对当初授予权利的“滥用”,相反,他们认可故事讲述人这种虚构的权利,因为他们自身日益膨胀的对新鲜故事的消费欲望,促成了这种认可。

冯梦龙在《灌园叟晚逢仙女》中说:“那九州四海之中,目所未见,耳所未闻,不载史册,不见经传,奇奇怪怪、跷跷蹊蹊的事,不知有多多少少。就是张华的《博物志》 ,也不过志其一二;虞世南的行书厨,也包藏不得许多。”这段话道出了古往今来听众的贪新好奇之心。当然,有趣不应该是一味追新逐奇、耸人听闻,但讲故事的人必须懂得“俗皆好奇”这一大众心理。

点评:言而无味,行之不远。叙事必须有趣,或者说至少要让人听得下去,这话说来简单,却是从古至今颠扑不破的真理。

1 Thomas G. Pavel. Fictional World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