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死亡诗社
- 那些让我们沉思的电影
- 孙卫卫 张鸣胜主编
- 1650字
- 2023-04-17 16:46:12
1989 美国
导演:彼得·韦尔
主演:罗宾·威廉姆斯
获奖:第6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等
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基廷
现实之上的梦想
生活总是善于割裂现实与理想。
我们感受莎士比亚笔下的浪漫,和梭罗一起步入丛林,学凯鲁亚克在路上纵酒狂欢,想和阿多尼斯一样做风的君王。我们渴望振臂高呼:生活就是诗歌,诗歌永不死亡。
可是,生活经常毫不留情地当头棒喝,让我们不得不匍匐于大地,贴近现实。
此时,你将选择什么?是与庸常的生活妥协,还是勇敢地走向诗和远方?
电影《死亡诗社》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影片中的威尔顿学校历史悠久,是英国著名的贵族学校。不过,它所信奉的教育理念却是传统而刻板的,或者说,它并非要教导学生去改造世界,而是让他们习惯于被世界改造。学生们被一点一滴消磨着青春的激情,渐渐地被塑造成符合现实所需的人。这时,一个“异类”老师出现了,他就是基廷。他希望孩子们能释放天性,想让他们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基廷引用美国作家梭罗的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当他们进入坟墓时,他们的歌还没有唱出来。”是啊,我们如同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柴米油盐、觥筹交错、人情往来,生活既平静稳定,又乏味沉重。我们应当承认,生活不可能处处充满激情,人们生于现实,长于现实,逃不出各种各样的社会枷锁。但是问题是,在失去激情的同时,我们是否同时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失去了诗意和理想?
基廷老师初进教室的时候,孩子们的桌子上放着一摞摞厚厚的书,脑子里充斥着三角、化学、拉丁文之类的东西,他们也迫切地在纸上记录着老师所说的句子,像是一台台麻木的学习机器。可是基廷老师告诉他们,除了这些之外,诗意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们读诗、写诗并不是因为它们好玩,而是因为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人类是充满激情的。没错,医学、法律、商业、工程,这些都是崇高的追求,足以支撑人的一生。但诗歌、美丽、浪漫、爱情,这些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基廷老师带领孩子们读诗、谈诗、写诗,孩子们也从一开始不解,到后来欣然接受,乃至乐此不疲。诗歌,为孩子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口,让他们看到了更广阔的精神世界,也让他们的学习生活充满了活力。
回到理想与现实的话题。基廷老师的言行无疑充满着理想主义的色彩。在一片现实主义的原野上,理想主义的花朵虽然显得娇嫩,但给人们带来了别样的感觉。基廷老师是这样教孩子们的:站在课桌上,撕碎书本,居高临下地俯视曾经熟悉的一切。此时,孩子们从世俗中抽身,站在思想的高峰上一览众山。可以说,这一刻,他们摆脱了外界的束缚,重新开始思索,犹如柏拉图洞穴隐喻中的真理。
既然是理想主义,就很难被现实所接受。事实上,基廷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快就遭到校方的批评,以至于面临被解雇的命运。难道他所做的一切,就真的化为一缕轻烟、完全无影无踪了吗?并不是。当古板的老师代替基廷再一次要求孩子们朗读书籍时,孩子们喃喃自语:
“那一页被撕掉了。”
“我们所有人的都被撕掉了。”
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对抗虽有可能失败,但它必然在历史上留下不可忽视的一笔。加缪说,不断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是幸福的,因为在他看来,“上帝存在的世界里,人是失忆了的西西弗斯;上帝死后,人是有意识的西西弗斯”。世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生老病死、柴米油盐,人们无法摆脱;但是人们不能因为荒诞的现实而兀自颓丧沉沦,因为“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一个人的心灵”。在生存中思考,在理想中挣扎,本身就是对平庸与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影片的最后,孩子们不顾校长反对,站上课桌,为基廷老师送行。他们曾身着斗篷在蓝色雾霭中奔跑,曾大笑着在操场上燃烧青春,曾亲身经历挚友的死亡,曾在茫茫雪野上哭泣呐喊,曾激情四溢地朗读诗歌,曾热烈地爱过、活过,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生活就是诗歌,诗歌永不死亡。
(常睿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