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疗的中医基础

中国传统医学向来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药膳从来就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结合了中医食疗学,人体阴阳五行与药膳的调理关系,藏象与药膳的调理等内容。简要地说,它包括了食疗和药膳两个方面。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目的;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食疗与中医食疗学

中国食疗,源于古代。饮食疗法,远在周秦时期就已经相当成熟。而在中国中医学中,也十分重视用药膳进行保健工作。这时的药膳即古代的食疗。而在现代,我们给食疗总结了一个定义,即食疗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物、食物,通过烹调加工,变为具有防病、治病的保健食品。食疗也可以指一种养生方法,又称“食治”,即根据食物的不同性味,作用于不同脏器,而有调理和治疗作用。它是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包括药膳等重要内容。

人类用食物治病起源甚早。《黄帝内经》指出:“凡欲诊病,必问饮食居处。”还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千金要方》中有“食治篇”,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叙述,孙氏曰:“为医者,当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能用食物治好疾病的医生,才是高明的医生。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以饮食防病、治病或康复的方法,称为中医食疗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如何将食物经过一定的烹饪加工,充分发挥其食物的治病、保健作用;二是配入适当的药物,虽然用药,但通过技术处理而以食物的形式进行疗疾与保健。我国有“药食同源”之说。甘人谓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将饮食与药物并论,认为可供饮食的动、植物及加工品,虽然种类繁多,但其五色、五味以及寒热、补泻之性、亦皆禀于阴阳五行,从这个意义上讲,食物与药物应用的道理并无二致。所以历代医家,对于饮食的宜忌,调剂方法亦颇究心,用饮食治病、防病、保健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经验,在古医籍中亦多有论及,具有专门论述。历代书目著录及现存的食疗文献,散见于医家著述中,是我国的宝贵财富。

藏象与食疗

藏象,古代认为:藏,是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学说不仅和中医学有着重要关系,就是和中国食疗学也密切相关。

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脏腑分阴阳,一阴一阳相为表里,脏与腑是一整体。比如,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以及心包与三焦相为表里。心,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开窍于舌;肺,其华在毛,其充在皮,开窍于鼻;脾,其华在唇,其充在肌,开窍于口;肝,其华在爪,其充在筋,开窍于目;肾,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和二阴。由此可见,脏腑某一器官出现病变,与脏腑表里有关,比如心出现病变,必然牵连小肠;肾出现病变与膀胱有牵连等。

这些现象对食疗方法十分重要,给诊断、食疗配方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有人患眼疾,若是肝上的病变,我们则用补肝明目的药膳,用沙苑子羊肝汤,其效果就很理想。又如,羊肝汤对青盲内障也有较好疗效。我们在藏象学说的指导下,认真研究药膳对各个脏腑的治疗方法、保健方法,是非常有益的。

阴阳五行在食疗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贯穿在中国药膳学理论体系的方方面面。中医用阴阳说明人体病理变化,虽然人体病变有多种,但用阴阳失调进行概况,则一目了然。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这一原则,直接指导药膳的应用。用药膳疗疾的原则是:调整阴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先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用五行的相生相克分析机体脏腑、经络之间和各个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在药膳学中,五行学说指导着“四季五补”用膳原则。一年四季分“春、夏、长夏、秋、冬”五脏配五行,即,春,五脏属肝,配木;夏,五脏属心,配火;长夏,五脏属脾,配土;秋,五脏属肺,配金;冬,五脏属肾,配水。因而对药膳的施膳滋补方法是:春需要升补,宜补肝;夏需要清补,宜补心;长夏需要淡补,宜补脾;秋需要平补,宜补肺;冬需要滋补,宜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