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起源:精益思想萌芽的多元学科基础

众所周知,精益生产最早是对日本丰田发明的一种生产模式的描述,而精益思想则是学术界从理论高度对丰田精益生产模式的归纳和提炼。然而,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并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吸收了丰富的历史发展经验和多元学科知识之后汇集而成的。其中对丰田精益生产模式影响最大的是军事运筹学、系统工程学以及现代物流学。

一、军事运筹学促进精益生产萌芽

在现代战争中,以最少的人力和物力达到预定的军事目的,几乎是所有军事指挥者期望的结果。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种军事运筹思想自古就有。我国春秋时期的军事家孙武就在《孙子兵法》一书中将度、量、数等数学概念引入军事领域,通过必要的计算来预测战争的胜负,并指导战争中的有关行为。

运筹学,即一种利用统计学、数学模型和算法等,寻找复杂问题的最佳或近似最佳解答的研究方法。其正式作为一门学科得到发展并完善,主要是在“二战”时期。

由于战争的需要,英、美、加等国纷纷成立了“运作研究”工作组,通过对科学方法的开发与应用,成功解决了许多非常复杂的军事战略和战术选择问题,这让运筹学在“二战”的战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1943年3月,为了对德军在大西洋的潜艇实施更加有效的攻击,美国海军成立了由物理学家莫尔斯(Morse)领导的跨学科小组。该小组通过研究发现,飞机一般会在潜艇上浮的时候对其实施攻击,这时潜艇的深度约为30英尺(1英尺约等于0.305米)。而美军的深水炸弹的爆炸深度至少为75英尺,杀伤范围为20英尺左右,这种攻击对德军潜艇的威胁十分有限。于是,莫尔斯小组对深水炸弹的制作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可以在水下30英尺左右完成爆炸。仅此一项措施,便让美军对德军潜艇的击沉率提高了六倍。

也就是说,美军通过研究如何以最短运距实现最大运量以及如何最大概率地攻击敌方潜艇,用科学打赢了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工业恢复了繁荣,从事战时运筹学工作的许多专家致力于将战时形成的运筹学方法应用于工商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经济部门,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步形成并得以迅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之后,运筹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当作基础,与其他学科进行了融合并指导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比如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其中,运筹学与计算机科学融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组织管理技术,即如今的系统工程学,它的出现亦为丰田精益生产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系统工程学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以最少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最短的时间内达成系统的目标,完成系统的任务”。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通常需要把研究对象视为由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通过运用运筹学理论和方法,结合计算机技术,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预测、评价,最后将结果综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目的。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系统工程学,不过应用路径却不尽相同。中国最早提出系统工程学理论的是钱学森,他将系统工程学应用到了我国的航空、航天、制导等领域,为我国航天器、导弹等的制造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并助力我国在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的情况下探索出了一条自主发展的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航天奇迹。如今回看我国的航空航天发展之路——用十几年的时间就走完了发达国家走了几十年的路,其中,系统工程学理论的价值功不可没。而另一边,日本则将这种学科原理应用到了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这是日后丰田精益生产模式的重要学科来源之一。

二、现代物流学为精益生产的诞生和发展奠基

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集成式管理,区别于运输和物资管理理念。

早在“二战”时期,物流学就已经与运筹学相结合,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物资运输环节。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作为反法西斯同盟的两个代表,对德国进行了分区占领。后来美苏关系迅速恶化,苏联切断了美国所占领的西德地区的陆路交通,阻碍物资运往西柏林地区,但保留了空中运输通道。

美国为了保障240万人口的日常生活所需,只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西德地区的20座机场来提升运力。通过前期的精准计算和物流统筹,所有运输机全天候不停地往返,出现故障就快速维修,不能短时间修好的,就换新的飞机顶上。即便如此,依然有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飞行员的数量不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一边从西欧和本土抽调大量飞行员到西德,一边继续进行更加细致的物流规划,对飞行员进行了分组,按照组别轮班升空。与此同时,西德当地的驻军也在努力做好保障工作,在短时间内扩建了原有机场,甚至还建成了两座新机场,以保证运输机高效地起降。

经过两个月争分夺秒的布置,美军原本低下的物流效率迅速提升,运输机在运送生活必需品之外,甚至还能额外运送一些零食、玩具等。这种高强度的运输任务持续了一年的时间,800多架运输机、20000多名飞行员的功绩无法忽略,但真正让运输任务顺利完成的,其实还是美军早期的精密计算和物流统筹。

在美国与苏联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美国凭借高水准的后勤运输方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抛开政治层面的因素,现代物流思想才是美国取胜的关键。其实在“二战”期间,美国为了高效地将士兵和物资输送到各个战场,所进行的运输线路规划虽然采用的是运筹学原理,但实际上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物流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初期亦有对现代物流思想的探索,并使钢铁制造等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比如著名的“鞍钢宪法”,其“两参、一改、三结合”的精髓,在车间实行质量管理,以及以重视现场、持续改善、全员参与、凝聚战斗力等为核心的管理思维,都已经有了现代物流思想和精益生产的影子。

此后,现代物流思想背后的集成式管理思维——尽可能降低总成本,同时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之一。现代物流思想中的商物分离(或商物分流)、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第三利润源说、效益背反说、成本中心说、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与战略说等核心理论,都是根据最底层的市场经济逻辑一步步搭建而来的,不仅指导着现代企业的科学经营,还为现代精益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说,“二战”后对于经济迅速发展的渴望,让各国在生产、生活领域的管理、操作和理论都得到了迅速突破,并深远地影响着现代商业社会。而在当时,将这些专业、学科、理论进行集成的是日本丰田。正是由于丰田善于模仿并在吸收中创新,这些价值斐然却散落在军事、物流、生产等各个领域的学说与方法论最终汇集到了企业经营管理领域,并完成了极致的探索和融合,成为之后改变世界的精益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