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篇

学习的烦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完知识后,按时复习和巩固它,不是很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远道而来,不也很快乐吗?有人不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一种道德上的修养吗?”

樊登老师讲《论语》

大家常和我分享生活中的烦恼。有一次,一个小男孩很郁闷地问我:“我弟弟是个讨厌鬼!整天跟我开玩笑、逗我玩,天天跟在我身后,怎么都甩不掉,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为什么不和他一起玩呢?当你用乐观、轻松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你会发现,哇,原来生活中充满了惊喜!”

这个答案我是怎么想到的呢?当然是孔子老师教我的。孔子最大的优点就是“乐观”。“不亦乐乎”这句话就好像一把万能钥匙,什么问题都能用它解决。乐观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面对困难和烦恼。小朋友,记得保持乐观哟!

国学小课堂

自由自在的教室

不像我们今天上学有专门的教室,孔子是在一棵杏树下搭台子给学生讲课的,古代管这叫“杏坛”。甚至在有些时候,孔子会带着学生出游,如果遇到问题,随地一坐就可以讲课。试想一下,在大自然的鸟语花香中听孔子老师讲课,心情得有多畅快啊!

杏坛办学

孔子每天都在杏树下讲学,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前来听课。不论学生出身如何,孔子都会收入门下,相传他有三千名弟子呢!他讲学的地方就被称为“杏坛”。

孔子收徒讲学,创办平民教育,是为了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现状。这一举动被世人称颂,“杏坛”也成了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为了纪念孔子办学,人们在山东曲阜的孔庙前设立杏坛,还在四周种满了杏树呢!

不懂装懂的下场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由啊,我教给你的,你懂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樊登老师讲《论语》

知识是无穷尽的,学习也没有尽头,生活中我们总会遇见不懂的东西。这时候,你会大胆承认自己不懂,还是担心如果暴露自己不懂,就会显得比别人无知,被别人笑话?

如果你坚持不懂装懂,运气好是可以蒙混过关,但是以后可能还有很多时候需要应用这一知识,那时你该怎么办呢?

所以,不如早一点承认自己不懂,也就能早一点通过学习从不懂变成懂了。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学习是为了让自己进步,可不要自欺欺人呀!

国学小课堂

古人的主食

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吃的“五谷”和我们现在的“五谷”可不一样。

在先秦时代,五谷指“麻、黍、稷、麦、菽”。饭桌上最常见的主食是稷,又称粟,也就是小米。然后是菽,也就是大豆,那时候人们直接用水把豆子煮熟当饭吃。麦,就是小麦。一开始,人们也是直接把麦粒煮熟吃。传说直到春秋末期,鲁班发明了石磨,人们才把大豆和麦子磨成粉,做成更多、更可口的食物。

还有黍和麻。黍是一种有黏性的黄米,麻的籽可以吃,茎秆又直又粗,提取的纤维能制造衣服和纸。

我们现在的主粮水稻,当初只在南方种植,而在孔子和子路生活的北方黄河流域,稻米是非常稀少、珍贵的食物,也难怪子路不认识啦。

西汉时水稻种植推广,取代了麻在五谷中的地位。到了唐代,水稻在粮食供应中占比为十分之七,成为五谷之首。所以我们说的五谷丰登的五谷就是“稻、黍、稷、麦、菽”,你记住了吗?

你也可以当老师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而能有新收获,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樊登老师讲《论语》

“温故”,就是反复读书,熟练掌握学过的知识。“知新”,就是从学过的东西里获得新体会、新启发。

一个人能这样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再去教导别人,知识就会不断传播,我们的社会也就会不断进步。

就算现在还是小学生,我们也可以这样要求自己:复习学过的功课时,有没有新收获?能不能吸取经验教训,解决更多问题?

比如有的小朋友第一次读《白雪公主》会同情公主,第二次读想知道苹果的种类,第三次读可能就学会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贪小便宜”,再长大一些也许还会对古代欧洲的历史文化感兴趣。

又比如学会了加减乘除,会做老师布置的习题了,那么爸爸妈妈让你去超市买东西,你能自己算账吗?

就这样,一点一点进步吧!

国学小课堂

孔子办学校

春秋战国以前,教育是贵族才能享有的特权。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官学”的垄断,让普通人也有了学习的机会。

孔子招生不看出身贵贱,不问天赋好坏。学生中有南宫适、司马牛这样的王孙贵族,也有曾参、颜回这样吃不起饭的贫民子弟。学生有的聪明,有的愚笨,有的淳朴,有的顽劣。但只要肯拜师学习,孔子都热心教导。这就叫“有教无类”。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孔子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冉有胆小犹豫,他就鼓励冉有凡事要果断;子路好胜冲动,他就劝子路多听别人的意见。多亏了孔子教育有方,后来冉有和子路都做出了一番事业。

射箭考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光死记硬背不思考,就会身体疲倦,没有收获;只空想不学习,也会精神疲倦,没有收获。”

樊登老师讲《论语》

想学好任何东西,看书和思考一样也不能少。

就像子路学射箭,学习课本理论知识是基础。只有掌握了基本的射箭姿势,了解如何瞄准靶子,才能保证我们的练习方法是科学合理的。

而思考就好像是总结经验,这时候我们逐渐脱离书本知识,沉淀属于自己的技巧,把书上的知识都变成自己的能力。射箭运动员之所以能在奥运赛场上获得好成绩,就是因为他们能在练习中不断反思,并跟随比赛节奏灵活调整自己的动作。

既学习,又思考,相信各位小朋友学习任何东西都能得心应手哦。

国学小课堂

射箭

射箭是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它不但是杀敌卫国的技术,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射箭在军事和狩猎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上极受人们的重视。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度,里面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都是射箭。

颜回到底傻不傻

颜回爱读书,爱到疯狂。只要他开始读书,房子破、肚子饿、天气冷、衣服烂,都会被他忘却,他一读就是一整天。他不当官,也不去做买卖挣钱。在很多人看来,颜回像是在死读书,甚至觉得他脑子有点傻。但孔子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意思就是说:“我给颜回讲课,他就乖乖地听,也不提问,像是蠢笨的样子。我在他回去后观察他的日常生活,发现他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作为都能够用到我所讲授的知识与经验。颜回啊,他并不蠢笨。”由此可见,颜回其实非常擅长深度学习,大智若愚啊。

优秀扫地人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怎么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比不上把学习当乐趣的人。”

樊登老师讲《论语》

兴趣爱好有魔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也不假。

有了兴趣,学习就有了动力。就像我们享受看动画片、吃苹果、看电影一样,当我们享受学习,我们就会学得很快,心情也会变好。

我认识一个小朋友,他三年级的时候,父母总盯着他做作业,让他必须在晚上十点前做完数学作业。为了睡觉,他努力地算啊算,硬着头皮算,但就是算不出来。别提有多痛苦啦!

但是到了四年级,他突然对数学有了兴趣,数学就好像是他的好朋友,还在放学路上,他就已经想到了做题的好办法。从那以后,他天天晚上八点多就把数学作业做完了,还全做对了,父母和老师都夸奖他。

看吧,有了兴趣爱好,学习就跟变魔法一样神奇呢!

国学小课堂

扫帚的由来

扫帚的发明源于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有个叫少康的人,他到野外去散步,偶然看到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尾巴往前爬,爬过的地方灰尘少了许多。他想:鸡毛真神奇啊,能把地面扫干净。于是他将捡来的几根野鸡尾巴羽毛绑在一起用来扫地。鸡毛掸子就是这么来的。但因为鸡毛太软,又不方便获取,后来少康又用竹条、草秆等替代鸡毛,把鸡毛掸子改成了扫帚。

讲卫生的孔子

孔子是一个很讲个人卫生的人。孔子饭前要洗手,饭后要漱口。存放超过三日的肉和变色的菜,他都不吃。孔子夏天要穿粗布衣服,既凉快又吸汗;洗澡后,他又要换上干净的麻布内衣。

学习的至高境界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饭不追求吃饱,居住不追求舒服,工作勤奋积极,说话也很有分寸。君子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们学习,来纠正自己的缺点,可以说是很热爱学习啊!”

樊登老师讲《论语》

如果说人生是一盒珠宝,那么我们吃的大餐、住的豪宅、开的跑车、用的包包就是外面的包装盒,而我们的道德、修养、知识、思想则是盒子里的宝石。盒子再精美也只是装饰,而宝石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

人的一生,应该勤奋读书,提高道德水平和内心修养,不断地向优秀的人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中国有句古话“绣花枕头稻草芯”,就是用来嘲笑那些整天只知道穿金戴银、炫耀名牌,而不虚心学习文化知识的人。小朋友们,希望你们将来能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修养、有光芒的人。

国学小课堂

孔子眼中的“好学生”

如果让你穿越到春秋时的鲁国,去当孔子的学生,你得多向颜回学习。孔子眼中的“好学生”,不光要热爱学习,还要积极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内心修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老祖宗也爱吃烧烤

从人类钻木取火开始,烤肉就注定会成为一道诱人的美食。因为烤肉很香啊!总算可以跟带着血腥味的生肉说“拜拜”了。到了春秋时期,烧烤比之前更流行,这个时期的烧烤种类又增加了不少。《礼记》中记载的美食有“牛炙”“羊炙”“豕炙”,翻译过来就是“烤牛”“烤羊”“烤猪”。烤牛、烤羊正是这一时期出现的。由此可见,在吃这方面,人类可真是一点也不会亏待自己啊。

奇妙的旅行

子曰:“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译文

孔子说:“把所见所闻默默用心记住,勤奋学习而从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这些事对我有什么难的呢?”

樊登老师讲《论语》

有些人为了考到某个分数才学习,学习的时候心里一直惦记着能不能考好,学到什么时候才能考好,考完了就可以不学了……这样“忍耐”着学习,当然很难坚持下去,也就很难学好。

相反,有些人觉得学习比玩耍还有趣。大科学家霍金小时候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无论多难的功课,他都当成挑战,津津有味地去完成。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十三道特别复杂的习题,同学们费了好大功夫也没完成几道,纷纷放弃。霍金自己做出了十道题,被夸奖时还非常遗憾,因为老师没有让他继续做下去。在研究题目、挑战自己的快乐中,他压根儿没有注意到这节课已经结束。

如果能像霍金那样,本身就乐在其中,越学越快乐,那学习当然一点也不难。

小朋友,你能找到学习的快乐吗?

国学小课堂

竹简和汗青

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发明纸张。古人把竹子削成片,做成竹简来书写记事。每片写一行字,将一篇文章的所有竹片编联起来,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书籍形式。

古人会制作不同长度的竹简,用于特定的情况。书写诏书律令的,必须是三尺简,这也是最长的一种竹简;书写典籍经书的,必须是二尺四寸简;日常用来书写信件的,就用一尺简,方便运送和携带,所以书信的别称是“尺牍”。

制作竹简时要用火烤竹片让它干燥脱水。火烤时,青色的竹子表面冒出水来,就像一颗颗汗珠,所以古人又把竹简称为“汗青”。再后来,“汗青”又用来指代书籍史册。宋代爱国诗人文天祥就曾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终不免一死,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子贡与放牛娃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长》

译文

子贡问道:“为什么孔文子能谥号‘文’?”

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谥号‘文’。”

樊登老师讲《论语》

我们应该向谁学习?老师?长辈?比自己成绩好的同学?

如果有个人,年纪比你小,成绩不如你好,但是有一道题正好只有他会做,你会主动向他请教,还是会因为觉得丢脸而放弃?

孔子认为,学习的对象不一定只是老师或比自己优秀的人。因为再优秀的人也有自己的短处,再普通的人也有自己的长处。所以,只要值得学习,无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应该大大方方地虚心求教。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很多人为了面子,宁可不懂装懂,也不愿意开口。子贡就是一个聪明而骄傲的人,孔子解释孔文子的谥号,也是提醒他要虚心学习。

国学小课堂

孔子称赞的孔文子

孔文子,名圉(yǔ),是卫国的大夫。他聪明好学,又非常谦虚,因此去世后卫国国君赐予他“文”的谥号。

孔子在卫国和孔文子同朝共事过,对孔文子评价很高,认为卫灵公虽然是个昏君,但因为有孔文子这样的人辅佐,所以不会亡国。

孔文子曾经以下犯上攻打国君,安排女儿的婚事也不合礼法,所以子贡不理解为什么他能有“文”这样美好的谥号。孔子却看见了他勤学好问,甚至能大大方方地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的优点,所以称赞孔文子。

“不务正业”的子夏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子张》

译文

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并且能联系身边的问题来思考,这样就能离仁德越来越近啦。”

樊登老师讲《论语》

在现代,有一种人叫“T型人才”,说白了就是懂很多,而且有自己拿手的本领。比如,我会做饭、画画、游泳、打篮球,但我主要的专长和本领是讲书。

在学习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目标。比如我就多看书、多演讲、多思考,想成为一名讲书人,就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同时,我也要学数学,数学能提高我的抽象思维;要学音乐,音乐能提高我的欣赏能力;还要学体育,体育能让我的身体变得强壮、有活力。只有广泛地学习,我们才会变得更强大,而不是只会一种单一的技能。

况且在生活中,各种技能都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比如听音乐,有时还会启发我讲书的思路呢。

国学小课堂

春秋时的饭锅昸鼎(dǐng)

我们今天看到的鼎,在春秋时期其实是老百姓用来煮饭、炖肉的锅。少部分的大鼎是当祭祀上香的炉子用,比如知名的后母戊鼎。鼎是青铜器,而青铜器在刚打造出来时是金红色的,像金子一样闪着金光,只不过在经过千百年的氧化后,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青绿色。

孔子的当官梦

孔子想当官,不是因为当官可以享受荣华富贵,而是当了官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向老百姓传播他的“仁爱”和“道德”思想。子夏作为孔子的弟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