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集合与变量

一、变量与参数

变量是我们熟悉的一个概念,中学里我们熟悉的字母,用字母代替数(代数)进行运算,换个角度去看就是变量;代数运算就是变量运算.

变量:在一定的数的范围内变化的量.变量在什么范围内变化,通常要看变量的实际意义.例如变量xx2的变化范围是实数R,而的变化范围是{x x≥0,xR}(这是从初等数学中的运算规则获知的);对于一些有实际意义的变量,例如经济学中出现的变量、价格p、数量(产量、需求量)Q,通常的变化范围是{p|0≤pp0},{Q|0≤QQ0},因为价格和产量(需求量)都不应该比零小,变化的上限是因为在现实中商品的价格和产量都有一个界限,超过了这个界限,产品就生产不出来了(或不值得生产了).

统计中将变动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它的变化范围就是总体,对应总体中的每个总体单位都有一个变量值.

常量:变量的特例,只在一个数内变化的量.一个数也看成是变量,是特殊的变量.这样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变量了,也就是说用变化的眼光看一个数,就是常量.

参数:指一个模型中的常数,通常用字母abc,…表示,例如函数y=ax2+bx+c是某经济模型,模型中的变量是x,它也称为内生变量,abc,…就是模型参数,每给一组参数,就可以得到一个模型,当a=1,b=2,c=3时,函数y=x2+2x+3就是一个具体的模型.

用变化的思维看问题是高等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例如产量(销售量)、成本和收益等概念在会计和统计工作中是事后核算出来的数字,但在经济学中为分析企业的经济行为,我们将其看成变量,产量Q是一个企业在一定时间(如日产量)所有可能的生产数量集合里取值的变量;这样我们就可以分析在什么样的产量水平上企业可以获得最大收益(企业不是生产越多就获得越多的利润).

模型的参数在经济分析中有实际意义,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将主要矛盾看成变量.

二、集合及其运算

1.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指一些具有共同特征的对象的全体.集合的每一个对象称为集合的元素,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是数,也可以不是数(如在统计中,集合中的元素大多不是数字,我们关心的是这些元素的数字特征).如果集合中的元素是数,就称这个集合为数集,我们这门课程中的集合均为实数集或其子集.集合中的元素用小写字母(英文或希腊文)abcαβδ,…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英文或希腊文)ABCPΩ,…表示.一个元素a属于集合A,记作a∈A读作a属于集合A;元素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读作a不属于集合A.

有限集与无限集:集合按其中包含元素的多少可以分为有限集与无限集.有限集中包含的元素只有有限个,例如集合A={3,5,7,9,13}、全班同学组成的集合、地球上的人组成的集合.一个集合可以包含很多元素,只要这个集合的元素个数可以用一个数表示,就是有限集,社会经济现象大多是有限集合.如果一个集合中的元素个数不能用一个数表示,这个集合就是无限集.例如全体有理数的集合、所有星球的集合、比0大比1小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都是无限集.本门课程描述的集合大多是无限集合,对无限的认识是高等数学的基本问题之一.

两个集合中的元素完全相同,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集合中的元素不考虑重复和先后顺序.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举法;一种是描述法.

列举法就是将集合中所有的元素罗列出来,例如集合A={1,2,3,4,5},N={0,1,2,3,4,5,…},列举法只能表示有限集和可以罗列出来的无限集(称之为可列集).

描述法是将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刻画出来,例如有理数集、实数集R={x|+∞<x<-∞}、比0大比1小的所有实数组成的集合A={a|0<a<1},描述法可以表示有限集也可以表示无限集,数学中研究的大多是无限集,我们经常使用不等式来表示一个数的集合,如集合{x|0<x<1}表示所有比1小比0大的全体实数的集合.

特殊的集合:有两个集合比较特殊:一个是考虑对象的全体称为全集,本门学科中在实数范围内考虑问题,那么实数集R={x|+∞<x<-∞}就是全集;另外一个集合称为空集,就是集合中一个元素也没有的集合,记作∅,它和集合A=}0}完全不是一回事,例如x2+1=0的解集就是一个空集.记住空集中一个元素也没有.

子集:一个集合中的一部分元素所构成的新的集合,就称为原集合的子集,例如集合A={1,2,3,4,5},B={1,2,3},集合B就是A的一个子集,通常记作BAAB,读作集合B含于集合A或集合A包含B;如果集合A中含有不属于子集B的元素,我们称集合B是集合A的真子集,记作在实数范围内,自然数集N是有理数集Q的真子集,有理数集Q是实数R的真子集,即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是任何一个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的运算(交、并、补)

(1)交运算

两个集合AB的交集是一个新的集合,它的元素由集合AB中相同的元素构成,记作AB={x|xAxB},读作AB.

集合的交运算有以下性质:

ABC=(AB)∩C=A∩(BC);

AB=BA

AA=A

A∩∅=∅.

例1 解不等式组:

解:集合{x|1<x<2}是两个集合{x|x<2}和{x|x>1}的交集,即同时满足不等式组,故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1<x<2}.

集合的交运算在逻辑运算中也称为“且”运算.

(2)并运算

两个集合AB的并集是一个新的集合,它的元素由集合AB中的元素构成,记作AB={x|xAxB},读作AB.

集合的并运算有以下性质:

ABC=(AB)∪C=A∪(BC);

AB=BA

AA=A

A∪∅=A.

例2 解不等式:x2-3x-4≥0.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x-4)(x+1)≥0,即

整理,得x≥4或x≤-1.不等式解的集合是两个集合{x|x≥4}和{x|x≤-1}的并集.

集合的并运算在逻辑运算中称为“或”运算.

集合的交运算与并运算符合分配律:

A∪(B∩C)=(AB)∩(AC);(AB)∩C=(AC)∩(BC);

A∩(BC)=(AB)∪(AC);(AB)∩C=(AC)∪(BC).

(3)补运算

在全集U中考虑一个子集AAU,集合A的补集是一个新的集合,它的元素是由集合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元素构成,记作,读作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本课程中,通常将实数集R作为全集.

例3 写出下列集合A的补集:

(1)A=[ab];

(2)全集为NA为偶数的集合.

解:(1)

(2)为奇数的集合:

三、常用的数集及其表示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实数集合:

R=(-∞,+∞,也称为实直线或数轴,一维笛卡尔集合;

R·R=R2={(xy)|xRyR},也称为实平面(平面),二维笛卡尔集合;

R·R·R=R3={(xyz)|xRyRzR},也称为实空间(三维空间),三维笛卡尔集合;

ab)={x|axb}称为开区间;

[ab]={x|axb})称为闭区间;

ab]={x|axb}称为左开右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ab)={x|axb]称为左闭右开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b]={x|xb},(-∞,b)={x|xb},[a,+∞)={x|x},(a,+∞)={x|xa}代表数轴的一半.

注意: 开区间与闭区间的区别不仅仅是差了两个端点,开区间里的每个点都是内点(里面的点),闭区间的端点就不是闭区间里面的点,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

四、邻域

数轴上一点a的附近,我们用邻域这个概念来表示,指的是以这个点为中心的一个小范围,通常表示为{x||x-a|<δ}={x|a-δxa+δ},表示的是以a为中心、δ为半径的一个开区间.

去心邻域是指不包含中心的开区间,表示为

{x|0<|x-a|<δ}={x|a-δxaaa+δ}.

当叙述一个点x0的附近这一概念时,指的就是存在一个点x0δ邻域(只要存在就可以了,5的大小没关系).

例4 求证:是开区间(0,1)的内点.

证明:取,则以为中心、为半径的开区间()是开区间(0,1)的子区间,即所以是开区间(0,1)的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