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南看北斗:一位欧洲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巨变
- (比利时)吕光东
- 991字
- 2023-05-31 16:29:33
第三节 皇家雅典娜
我的高中教育是在皇家雅典娜完成的。它有个文理综合班,招收的是布鲁塞尔最聪明的少年。入学时,对智商的最低要求为120。学校得知我既会说五种语言,又能用五种语言来阅读,就免掉了我的笔试,但要求我必须通过一场面试。于是,学校从大学请来五名教授,逐个面试我。面试结束后,我被皇家雅典娜录取,开始文理兼修:在文科的古典学和历史部,学习古希腊语和拉丁语;在理科部,学习高等数学和天体物理学。
皇家雅典娜作为一所公立学校,不设宗教课,但有两门与宗教相关的课程,一门是伦理与道德,一门是世界宗教史。每个学生都要选一门,这两门我都选了。世界宗教史这门课让我读到了《古兰经》,也是这门课植下了我对佛教的兴趣。
在皇家雅典娜,一年上课时间一共九个月,其余三个月是假期。每天早上9点开课,下午4点放学。紧接着是一个小时的自习时间(学生可以选择要不要再加一小时),用以温习当天的功课,并完成家庭作业。自习课不是强制性的,但多数学生都会善加利用。我们在学校就把作业完成了,暑假没有作业。比利时高中沿用的是法国古老的会考体系,成绩合格者获业士学位[20],它相当于美国的文科学士学位。
比利时大学对所有公民都是免费的,但并非每个高中生都去上大学。一旦成为大学生,行为举止就要符合成年人的规范。如果你不愿受约束,还可以退学。即便退了学,你的人生也不会留下些许污名。大学仍保留你的学分,你随时可以回来,只要十年内完成学业即可。就算没读完,你也已经有了等同于美国学士的学位了。
十六岁离开父母后,我独自一个人生活。当时,我的住处和就读的高中离大广场都很近,不足一百米。战争期间,布鲁塞尔的内城墙倒塌,商业搬离了市中心。但只要布鲁塞尔或比利时有庆典,就总在大广场举行。庆典的由头非常多,就算没有的话,国人也会想一些出来。毕竟,我们把自己叫作“勃艮第公国之后裔”。从1384年到1482年,勃艮第公国统治着比利时。我们国人热爱精美的食物(一顿午餐能吃三小时),热爱本国的啤酒(酒精含量至少8%;比利时有900多种啤酒,出口的啤酒酒精含量在4%以上),也非常喜欢法国勃艮第出产的葡萄酒。
布鲁塞尔真的是我的家,但在我心里,我的家在北海的那个小渔村。缓慢地、确定无疑而又不可避免地,布鲁塞尔的家被我在上海的家所取代。截至目前,我在上海居住的时间,比在布鲁塞尔的时间还要长。而我在中国的时间,超过了我在比利时度过的时光,若比起在美国的时间,那就更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