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赵匡胤与青州。
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他来青州的故事,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人们传说,赵匡胤在建业初期,曾三次遇难来到青州,又三次在青州化险为夷。传奇的故事,虽然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印记,但却留在了青州的大地上,留在了青州人的心中。
赵匡胤祖籍涿州,出生在洛阳,祖辈世代为官。父亲弘殷,后唐庄宗时,曾留典禁军,娶妻杜氏,治家严毅。匡胤长大后,容貌雄伟,性情豪爽,常随父出入军营。营中官兵弄刀舞枪,对匡胤影响很大,使他从小养成了喜骑好射的习惯。父亲对他的爱好并不反感,唯母亲甚感担忧。母亲曾多次劝说儿子弃武读书,谁知儿子的一番话,让母亲大吃一惊。匡胤对母亲说:“治世依文,乱世用武,现世道混乱,兵戈未靖,儿愿娴习武事,以安邦定国。”
匡胤的话虽然有理,但母亲对其习武仍放心不下,少大后,为安儿心,就提早为其聘定了婚事。婚后,燕尔新欢,匡胤稍安。到了汉乾佑中,战事频起,父亲出征风翔,战败王景,又激起了匡胤满腔壮志。匡胤要辞母西行,母不允许,于是偷偷潜身外出,直到襄阳,才寄信于母亲和妻子。
赵匡胤一进青州。
初出远行,匡胤不识路途,本想西去从父,不料走错了路,反倒绕向了东南,后来自知有误,索性将错就错,顺道而去。
一路上,他受尽了凌辱,饱尝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盘费用完后,只好乞讨度日。这日,路遇一位僧人,僧人见他气宇非凡,就告知他向北方安,于是匡胤便朝北方而来。
不知走了多少时日,结果走进了青州南部山区,傍晚时分,来到了一个叫圣水峪的村庄,因已极度困乏,未进村里,就病倒在了村头。
村中有一小庙,这日庙中僧徒外出归来,见一衣履黯敞,身披病缠的少年倒在路旁,就搀扶于寺中,寺中老僧寻来药物,村中居民送来衣食,经僧民的几日调养,匡胤渐渐康复。有村民想挽留他在此落脚,匡胤不肯,后拜谢过僧民,又向北而去。
二进青州。
赵匡胤离开圣水峪后不久,便投入军中,一次战败,被敌军追杀,几日逃奔,已筋疲力尽。这天夜里,他不知不觉渡过了弥河,投宿到了青州东南的董家店,一头睡去,连做三个噩梦,第三个噩梦把他惊醒后,匡胤预感不好,就迅速起床,躲进了周围的荆棘之中,不多时,官兵搜索到此,匡胤躲过一劫。
三进青州。
官兵走后,匡胤在董家店稍作休息,又继续北上。走了几日,感觉身体不适,结果迷迷糊糊中又转回了青州,走进了青州南的金家岭西山。疲劳与疾患,使他昏倒在了山脚之下。
金家岭有母女二人上山采药归来,遇见了倒在山下的匡胤,二人十分害怕,母亲拉着女儿说:“快跑,别是坏人!”女儿围青年转了一圈说:“不像坏人,这人是病了,咱们快救救他!”,说着就来拉这位青年。母亲过来,拖着女儿就走,女儿生气的说:“我们天天上山采药,为的就是治病救人,今日有人病倒路旁,怎能不救!”说着就扶起了青年,见青年病的不轻,不能行走,女儿就将他背在了身上。母亲见状,生气的喊道:“男女切肤,受说不清,快把他放下!”女儿不顾母亲的反对,硬是把病人背回了家中。
这母女何人,乃是金家岭金氏人,母亲金刘氏,女儿名玉妹。金刘氏丈夫去世前,经营采药生意,金刘氏时常跟随丈夫上山采药,丈夫去世后,就继承了丈夫的职业,带女儿采药为生。玉妹将匡胤背回家中,就请来郎中为其诊治,并亲自为其煎汤喂药,在龙妹的精心照料下,匡胤很快康复。
玉妹品质贤惠,人又漂亮,他们在一来二往中,慢慢的产生了感情。这天母亲要带女儿上山,匡胤跟玉妹说:“母亲年龄大了,不易劳累,我陪你去采药如何”,玉妹把匡胤的话告诉了母亲,母亲非常高兴,从此,两人就经常相伴上山。
这女儿虽然岁数不大,但也到了董事年龄,两人几次上山后,母亲就有些放心不下,这日,女儿和匡胤走后,就偷偷跟在了后面,见两人路上有说有笑,心里也欢快,走进山里后,女儿见一山崖上有一药材植物,往上怕了几次够不着,匡胤也去够,也够不着,这时玉妹说:“来,你抱着我的腿站起来试试”,匡胤就走到玉妹的面前,蹲下身子,抱起了玉妹,玉妹采下药材后,就告诉匡胤采下来了,可匡胤好像没有听见,玉妹又说了几次,匡胤仍没有听见,这时,玉妹一股热浪也涌上了心头,她扔下了手中的药材,俯下上身,抱起了匡胤的头,匡胤慢慢松了松手,玉妹慢慢从匡胤怀中落下,两人紧紧的拥抱在了一起。
这一切,母亲全都看在了眼里,母亲不想打扰两个孩子,偷偷跑回了家。
母亲回家后静静坐在了凳子上,心想,女儿大了,如果能把这年轻人招来做上门女婿,那是再合适不过。于是两人回来后,母亲就问起了匡胤的家事,匡胤说父亲正在率军平乱,孩儿要去寻找父亲,帮助平乱,询问有没有留下来的意思,匡胤说国家正在战乱,孩儿不能在这里久留,几次劝说后,匡胤执意要走,致使这母亲心灰意冷。
匡胤要走了,两人恋恋不舍,玉妹把他送到了西山下,匡胤问这山叫什么山,玉妹告诉他叫金家岭西山,匡胤说,能把这山叫成“爱妹山”就好了,玉妹顺手在山边采下了一枝花,拿在手上,匡胤问这花叫什么花,玉妹说没什么名字,人们都叫他金岭花,匡胤说,能把这花叫“爱妹花”就好了,玉妹说,等你回来,我们就把这山叫“爱妹山”,把这花叫“爱妹花”。
匡胤靠近玉妹耳边说:“等着我,将来我一定娶你为妻,”玉妹依附在匡胤身边说:“我一定等你,非你不嫁。”
匡胤走了,母亲见女儿和匡胤有了感情,怕这人耽误女儿的终身,就想赶快给女儿找个婆家。这天,她找来了哥哥,让哥为他的儿子提亲,哥虽高兴,可女儿坚决反对。后来,母亲竟鼓动哥哥前来抢亲,玉妹得知,以死相抗。
匡胤走后,久无音讯,玉妹在家度日如年。几年过去,玉妹焦虑成疾,便一病不起,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赵匡胤这次离开青州,时来运转。走到河北,遇见了汉将郭威,投到了郭威麾下。
时郭威为朝廷枢密副使,正受命西征叛军,他见这位青年面方耳大,状貌魁梧,非常喜欢,后又得知与父有交,就将其留在了帐下。
后来郭威篡汉,建国号周,匡胤得提补为东西班行首,并拜滑州副使。未几,又复调开封府马直军使。
郭威无子,逝后立妻侄柴荣为帝,庙号世宗,不久,世宗命他入典禁军,从此,匡胤率军破汉平唐,立下了赫赫战功,后世宗又任他为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太傅,匡胤威名日重。
世宗去世,立宗训为帝,时帝七岁,未谐国事。第二年,北汉主刘钧,约连辽兵入寇,符太后与丞相范质商定,命匡胤会师北征。
赵匡胤率大军按驿前行,到达陈桥驿时,天色已晚。前部指挥苗训,见天上有两日并存,且前日昏暗,后日光明,就唤众将观看,众将见了,就请苗训测料,苗曰:“光明之日,必是点检。”江宁节度使高怀德倡议:“大敌当前,应顺从天意,我等应先立点检为天子,然后北征。”众将同曰甚当。
为防点检不允,众将找来匡胤之弟匡义商议,匡义说:“此事非同小可,须与赵普计议。”赵普时任归德掌书记,听了众将提议,很是赞同,说:“主少国疑,怎能定众,点检威望素著,中外归心,明晨即可行事。”
众将与赵普把事情安排停当,看天色将明,就齐逼匡胤寝所,寝门侍卒摇手示止,众人道:“今日策点检为天子,请予让行。”匡义排众趋入,匡胤惊觉,问义何事,义将众将所议告之,匡胤道:“且待我出谕诸将,再作计较,”言毕趋出,众将露刃环列,齐声呼道:“诸军无主,愿奉太尉为帝!”匡胤尚未回答,高怀德等已捧进黄袍,披在胤身。众将一齐跪地下拜,三呼万岁。匡胤道:“吾曾世受国恩,岂可妄自尊大,擅行不义!”赵普出曰:“天命攸归,人心倾向,明公如若推让,反至上违天命,下失人心,若为国家起见,望礼遇幼主,优待故后,也算始终无负。”
众将拥匡胤上马,匡胤高声呼道:“我有号令,你等能从我否!”众将齐声听令,匡胤又道:“太后主上,我当亲自面事于她,你等不得冒犯!京内大臣,与我并肩,你们不得欺凌!朝廷府库及士庶人家,你等不得侵扰!”众将闻令,无不允诺。
匡胤率大军入城,令将士一律归营,自退公署。过了片刻,军校罗彦瓖等将丞相范质,右仆射王溥等人拥入署门,匡胤见了鸣咽流涕,道:“我受世宗厚恩,被军校逼迫无奈,违负天地,”范质正欲答言,罗彦瓖厉声道:“我辈无主,众议立点检为天子,如或不从众将之命,绝不宽容!”言毕,拔剑出鞘,众官忙下阶跪拜,匡胤扶起众人,将相共商,拥天子赵匡胤登基。
范质召齐百官,齐聚朝门,左右分立,少时,众人拥匡胤登殿,兵部侍郎窦仪宣读诏书,随后,宣徽使引匡胤退至北面,拜受制书,随即掖匡胤登崇元殿,加上袞冕,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建号大宋。
匡胤登基不久,想起了青州落难时的一幕幕往事,想起了和玉妹的约定,急令备下彩辇和快使,前往青州娶亲。当快使来到金家岭时,玉妹的母亲大惊失色,告诉官差:“玉妹因思郎成疾,早年已经病逝。”差官回奏,匡胤听后痛不欲生,没想到和玉妹商定的“爱妹山”,竟成了“辞妹山”,和玉妹商定的“爱妹花”,竟成了“辞妹花”,随即下达谕旨,曰:
朕遵从天意,拨乱反正,少年就想救民众于水火,不料世事艰难。青州遇难,天地开恩,神民共佑,今大业初立,唯与玉妹婚约未成。为慰自心,着将圣水峪之村庙,赐名“养老院”,此地僧民,天地共养,以庙为中,东至弥水,西至黑山之百姓,除担负少量庙供外,免除一切皇粮国税;着青州官吏,在董家店建一寺庙,赐名“三觉庙”,以僧居颂天,佑神永在。朕之性命,乃玉妹所给,今生不能与玉妹为伴,朕终生遗憾,今将金家岭西山赐名“辞妹山”,山之花赐名“辞妹花”。人虽不能相见,但愿不能有违,劳青州僧众,安抚妹灵,待妹灵安息之时,请点亮辇前之灯,带回宫中,让妹之爱火,永燃人间。
宋帝的恩惠,感动了圣水峪,感动了董家村,感动了金家岭的山川,民众僧徒,纷纷聚来圣水峪,在重建的庙内,供奉了一块“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石刻横碑,以示民望僧盼。
赵匡胤在青州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他赐名的“三觉庙”,“养老院”,传至千年,人们把他原来的村名淡忘了,这庙名却传成了村名。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院和庙破了又建,建了又破,直到现在,仍然保留在这两个村内。
一千多年了,唯有这辞妹山没有变,她横卧在青州大地上,一代一代的老人,传颂着它的传说,一代一代的年轻人,询问着它久远的故事,每到夏天,这里的人们都会来山上观看盛开的辞妹花,人们敬仰这山,人们爱恋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