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古寺誉海外。
青州人天分缘连,信仰自由,不仅信孔、信道、更信佛。佛法传入后,青州建有多少寺庙,后人无从数验,但从民间流传下来的寺庙地点和庙名看,也可谓星罗棋布。
在众多的寺庙中,名气最大者当属“龙兴寺”,此寺名大,不仅是因它建造宏伟,更是因它与青州、与国人、与海外有着不解之缘。
青州的龙兴寺始称“佛堂”,到北齐方称“南阳寺”,隋朝又改曰“长乐寺”,至武则天时又改称“大云寺”,中宗年间,始称“龙兴寺”。
初称“佛堂”,与南朝刘宋的北海太守刘善明有关。当时青州闹灾,饥饿的人群吃尽了草根树皮,又自相残食。刘善明为太守,无力筹措食粮,只好打开自家粮仓,煮粥救命。灾民见有人家接济,就齐呼其家为“续命宅”,后因佛教影响,人们就把这“续命宅”称作了“佛堂”。
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非常久远,途经也不一样。循陆上的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佛教谓之汉传,从海上传入的佛教称谓南传,两传佛教虽入地迴异,却都从不同方向延展到了青州。五世经初,天竺高僧佛陀拔陀罗从南印度自海路至青州,东晋高僧法显去天竺取经,携经像自陆路至青州,并在青州弘法一冬一夏,此前,密乘高僧佛图澄也到过青州传扬密法,所以,青州可谓佛教名传云集之地。
两晋年间,开始青州归东晋,南传佛教对青州影响很大,后青州归北魏,北魏佛教又对青州产生了重大影响。青州龙兴寺,正是在这些影响下诞生的。这正是,百脉朝源,历史成就了青州的佛教,也成就了这龙兴之寺。
北齐时期的龙兴寺,高僧辈出,大德云集,名震九州。据“大齐碑”述:青州龙兴寺,乃正东之甲寺也,时寺一寺数院,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连袤,千有余间,有百法院、九曜院、老公院、新罗院、药师院等。
龙兴寺至唐朝时期,香火仍盛,有史料记载,唐开成五年(即公元八四零年)三月二十一日,日本和尚圆仁一行三人,曾来青州龙兴寺稍住,一则求佛弘法,二则在州衙倒换去五台山通牒官文。圆仁和尚是鉴真大师在日本的第三代弟子,他从唐开成二年十月二日随团来到中国,先到赤山法花院,再来青州龙兴寺,后去五台山,在中国历时十年。回国后,圆仁和尚将十年的中国之行著书一部,名曰《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这部行记同我国的《大唐西域记》,意大利的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一起,被列为世界三大旅行游记,名传四海。书中就有对青州龙兴寺的记载。
让人遗憾的是,龙兴寺辉煌千年后,却在公元一千三百年左右,不知不觉的消失了,许多侨居海外的游子,很早就听说青州的龙兴寺,他们有的不远万里,专程来到青州拜佛,有的借公务之机,转道来青州朝拜,让他们料想不到的是,在海外闻名,来青州却无踪,走访询问,才知已灭失多年,早时还能看到龙兴寺仅存的大钟,它悬挂于南阳城东门内的凝翠楼上,后来连大钟也见不到了。
不知道是盼切的心愿感动了佛祖,还是青州本来就不该和龙兴寺断缘,就在人们到处寻找龙兴寺踪迹之时,公元一九九六年十月十六日清早,青州博物馆馆长王华庆散步来到一个正在施工的工地,偶然间,他发现挖掘机挖出的土层出现异样,走至近前一看,竟发现此处有掩埋大量物品的痕迹,于是急令民工停止作业,并迅速找来了业务副馆长夏名采,两人下到沟底,开始人工向下挖掘,当挖至三米深时,突然发现了埋在土中的五颜六色的佛像。两位馆长兴奋异常,马上叫来了馆中工作人员及民工,大家一起动手,很快揭开了埋葬佛像的土层,一个大坑暴露出来,这里面掩埋的全是佛像。
坑中佛像分三层堆叠,最上层的佛像还有掩埋时铺设的草席纹络,并有祭烧过的痕迹。造像的材质,基本都是石灰石、汉白玉、花岗岩、铁木陶和泥塑,造像最大的高达三百二十厘米,最小的只有二十厘米,类型分为造像碑、佛像、菩萨像、罗汉像、供养人像等,部分造像带有纪年,从北魏永安二年(即公元五二九年)到北宋天圣四年(即公元一零二六年)都有,距今都已千年以上。
造像出土后人们发现,数量虽然不少,可完好的不多,许多造像毁坏极为严重,有的毁成碎块,有的仅存肢体。从完整保存下来的造像看,雕刻技艺高超,人物形象逼真,且类型多样,造型优美,立体感极强,大部分造像还保留着鲜艳的彩绘和贴金,有的还在佛像的袈裟上用各种颜色绘制了许多佛经故事,艺术价值极高。
消息传出,全国各地的专家们迅速云集到了青州,经勘测和鉴定,得出了结论:这些掩埋了几百年的造像,就是古代闻名海外的青州龙兴寺造像,这出土的地点,就是人们寻找了百年之久的古代龙兴寺遗址。
消息也很快传遍了世界,海外的知名专家也闻讯赶到了青州,专家们考察了这些残缺不全的造像后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次出土,“改写了东方艺术史及世界美术史”,出土的这些造像,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集大成者”。
青州闻名于世界的古代龙兴寺失而复得,消息震惊了国人,震惊了世界,也震动了美籍华人夏荆山老人的菩萨之心,震动了国内僧人释正开的菩萨之心,他们的善举和青州人的诚心,感动了天地,于是,千年古寺得到了异地重建,这是青州人的荣幸,是中国人的荣幸,也是世界人民的荣幸。
复建的龙兴寺位于增福仰面山体之旁,位于陀岭之下。寺庙北依繁荣城镇,南照增福卧山,后靠高高陀岭,前耀吉祥云门,实为兴旺发达之地。
公元二零一零年十月二十日,新复建的龙兴寺大殿落成开光,青州沸腾了,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山谷成了人的海洋。站在高处俯视,只见弥水泛花,云门吐雾,陀岭放光,增福也显得格外安祥。站在远处向碧寺遥望,犹如旭日初升,天地一片辉煌。
古老的龙兴寺走失了几百年,他和过去的青州人一样,历经坎坷,几经磨难,现在,终于伴随青州人,迎来了好年头,走进了新时代。
佛光普照,青州的未来必定更加美好。
(六)、古宝振中原。
青州是一块风水宝地,在这块宝地上究竟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的故事,有史料记载的寥寥无几。在这块宝地下究竟蕴藏有多少遗迹古宝,被后人发现的也屈指可数。更多更辉煌的历史往事,大多都被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淹没在了岁月的尘埃里。
公元一九三一年的一天,青州苏埠屯的几个村民,在村边的一道大岭附近劳作,偶然间,发现了几件古代的青铜制品,大家不识为何物,就带回了家中。后来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很快传到了县衙,当时的县长很重视青州的考古,就责令相关部门前去收缴上报,不料,这一举动,却创造了一个历史奇迹。
原来,在我国的考古界,自北宋开始,人们就在研究带有“亚丑”文字的青铜器。专家们认为,这“亚丑”文字,应该是一个部落的象征,这个部落虽历史久远,但从青铜器的制造工艺来看,应该是一个聪慧、能巧、发达的部落,这“亚丑”文字,应该就是这个部落的族徽。
猜测归猜测,由于此等物件出土甚少,又无出土地的记录,多少代的专家学者为此探索了千年,寻找了千年,尽管伤透了脑筋,也终归一无所得。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当青州上报的几件青铜器摆到专家们面前时,人们惊呆了,因为这不起眼的几件青铜器,不但制造精美,而且上面刻有“亚丑”文字。从此,一个部落的出处被揭露了出来,一个历史谜底被彻底解开。考古专家迅速来到了青州的苏埠屯,当人们来到村边的大岭时,惊奇的发现,这道大岭竟是一座古墓。
历史到了公元一九六五年,新中国的考古专家,决定解开苏埠屯古墓的秘密。当专家们小心翼翼的打开一号古墓时,却发现此墓已经被盗,庆幸的是,盗贼盗墓时将一些物件散落在了古墓中。专家们慢慢的拨开了泥土,将一些散件清理了出来,这些散件包括陶器、青铜器、贝币、金箔和玉蚕,清理中还发现了四十八具殉葬者的尸体。最让人注目的是两件铜钺,一大一小,大的高三十二点七厘米,宽二十三点八厘米,下方有钺刃,刃宽三十四点五厘米,重四点六五公斤,钺身是勾眉圆眼的透空人面形,龇牙咧嘴,狰狞中透出威严,在钺身嘴的两侧,铸有“亚醜”铭文。小的铜钺也为人脸形,只是上宽下窄,人脸两侧,也铸有“亚醜”铭文。专家们经过鉴定,认为,这两件铜钺,是国家一级文物,堪称稀世珍宝。这“亚醜”文字,的确就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亚醜”二字,就是这个民族的族徽。同时得出结论,青州苏埠屯古墓,是仅次于河南安阳“王陵”的全国第二大商代古墓。
“亚醜”铜钺的出土揭示:当时的青州,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先进、势力强大的地方,在这里繁衍的这个强大民族,就是青州人的祖先。遗憾的是,由于时代过于遥远,历史对它失去了记忆,只有这埋藏在地下的文物,在诉说着这几千年前的文明。
这仅次于商王的古墓,埋葬的究竟是何人,到现在仍是一个谜,要解开这个谜,还有待于新的出土,有待于新的奇迹发生。
在青州大地的尘埃下,埋藏的还不止是商代的文明,一九八二年春天,在谭坊镇马家冢子的东汉古墓中,出土了一件“宜子孙”玉璧,国人闻之,为之一惊。
该玉璧材质为产自XJ昆仑山地区的和阗玉,璧玉圆形出廓,通长三十厘米,外径十五点四厘米,内经二点六厘米,出廓五点四厘米,厚零点六厘米,重三百七十五克。玉的中部有凸起的圆环,环与外廓间交互浅雕夔龙与乳丁八组,环与内孔间雕乳丁一百五十八个,背面与正面相同,只是乳丁为一百一十八个。正面出廓部分,由透雕夔龙纹组成,纹中间透雕“宜子孙”三字。此玉璧以其体形大,雕技精湛为世人罕见。经专家鉴定,这块玉璧,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古、最优、最完整,艺术性最高的一件珍品,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仅见的有字汉璧,属国家一级文物。
这块玉璧的出土,一方面揭示了当时青州人的技巧和才能,另一方面也证明,当时青州与XJ昆仑山地区贸易的繁荣。
一九六五年,王母宫范王村农民在田间劳作时,出土了一套“齐法化”刀币范,刀币范实际上就是铸造刀币的模具。这范呈长方形,长二十七厘米,宽十三厘米,由子范和母范两块组成,两块合厚七厘米,夹砂灰陶制作,钱模完整,在范的顶部,留有模口,正面陶模刀币上刻有阴文反字“齐法化”,背面陶模阴线很浅,刀币上还有三道横线。
经专家鉴定,这是齐国在青州制造钱币的模具,距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四千年的刀币珍贵,这制造刀币的模具更是无价之宝。
青州宝地,宝物遍地,无价之宝何止这么几件,实是千千万万。走进青州占地三十九亩的博物馆,四面一万平方米的博览大厅,宝物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这里不仅有明朝赵明忠的状元卷和明朝四大名家仇英临摹的清明上河图原件,出土的“宜子孙”玉璧,就那千手观音、七千年前的北辛文化遗存和林则徐书法真迹,也会让人赞叹不已。
博物馆庭院中放置的那一对明代石狮和一对铁鹤,也是华夏一绝!
古青州遗失的文明,正在不断显现。
新青州创造的成就,正在走向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