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根据熵增原理,任何企业管理的政策、制度、文化等因素在运营过程中,都会伴随有效功率的逐步减少、无效功率逐渐增加的情况,企业混乱度逐步增加,企业逐渐向无效、无序和混乱的方向运行,最终进入熵死状态。”这是任正非在《熵减:华为活力之源》中描述企业熵增时的状态。任正非认为,这种熵增源于企业的各种内部矛盾,企业要想生成用于抵消熵增的负熵,则必须通过制度、变革,激活组织与人的竞争与活力。

在21世纪初期,企业内部的生产协同更多依靠流水线作业,上下游衔接紧密,组织结构普遍呈树状结构,员工之间的沟通协作也通常是上下游之间的单点协作。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大量企业为了满足业务需求而进行了线上化和数字化转型,生产模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业务节奏显著加快,组织内部的生产协同偏向网状结构,上下游之间的单点协作也演变成各种职能角色之间的复杂协同。在此基础之上,企业通常会通过构建自己的信息化协同能力来抵御这种熵增。

我所在的企业是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了满足业务需求,从2012年创立开始,大量的业务类系统被搭建,随着时间的推移,业务的复杂度越来越高,各类系统不断被推倒、重构、升级。除了大量支撑业务发展的系统以外,也有大量的支撑运营效率和内部协同效率的系统被搭建。据不完全统计,在2022年,公司的各类系统数量已经超过3000个。伴随着业务的发展和业务系统的建设,组织和人员不断膨胀,组织内部的协同呈现网状结构,协同效率显著下降。2015年,公司成立了效能团队,在此之前,公司就引入了一些OA系统,但简单的OA系统根本无法满足组织内复杂的协同需求。从部门成立伊始,我就一直在思考,是否可以打造一套易用的BPM平台来满足公司复杂的网状协同需求,让大家在统一的平台上完成流程节点任务。它类似一个PaaS平台,可以很方便地让各类系统接入,降低系统重复建设流程功能的成本。当公司需要搭建一个线上化流程时,可以通过简单的低代码或无代码配置快速生成一个流程,进而统一全公司的流程管理语言,通过一个引擎来寻找企业治理过程中的阻塞点,改善企业熵增的情况。

通过反复的论证和调研,我们认为这种想法是可行的,完成这个任务可以分为4步。第一步是招聘一名BPM技术专家并组建包含产品、研发和实施的全功能团队;第二步是构建全公司统一、简单易用的BPM平台;第三步是推动全公司的业务类系统、运营类系统、内部效率类系统接入;第四步是通过工作流引擎中的流程耗时来优化流程,推动企业治理,减少阻塞点。

截至2022年7月,公司内绝大多数系统都已接入了BPM平台来管理流程,平台上线了1.1万余个流程模型,每周发起实例3500万个,累计发起流程实例41.33亿个,累计任务实例数达到427.63亿个,公司全员每周都在使用BPM平台进行协同。团队经受住了考验,我们也验证了最初的想法,公司流程运转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回望2017年BPM团队成立伊始,我面试了很多技术专家,但贺波无疑是其中最合适的那个人,他在Activiti框架和技术深度层面经验丰富,对BPM平台在企业内的落地路径有非常深入独到的见解,对产品有自己的思考和规划。BPM平台经历了5年的演进,最后证明了贺波和他带领的团队是非常优秀的。

在接到贺波的邀请写本书的推荐序时,我非常开心,一是因为这本书有大量的干货,二是因为它凝练了贺波和他的团队这些年在BPM领域大量的实战经验积累,这些经验经受住了大平台的考验,这两个特点在BPM领域的其他书籍中是不多见的。

滴滴出行企业服务事业群总经理 蔡晓鸥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