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宁静啊,芦苇荡正在炊烟升起,茅草屋倒了。放牛丫头却还一概不知,还在认真地看起诉书。
这个放牛娃,姓好,名阑珊。祖籍河南信阳人,在六十年代随父母亲来到厦门铁路,做检修工。
父亲姓好,很有文化,给独女取了个美丽的名字,由于丫头出生那天恰是正月十五,闹元宵之夜,厦门火车站有高火节习俗,所以取名好阑珊。
“好”(hào)姓,是中华姓氏,古音子(zǐ),同子姓,后独成一姓。
据郑樵《通志》记载:“好氏,火报切,见《纂要》。”最早见于史籍的该姓人为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的妇好。
“阑珊”引用于《青玉案·元夕》,南宋·辛弃疾:“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由此景“灯火阑珊”而得名。
好阑珊(女),生于1965年(农历)正月十五。本科学历,24岁毕业于厦门理工学院。
好阑珊,孙闽,赵赤明仨人都在厦门铁路职工宿舍大院生活过,一起长大,是每天过家家的儿时伙伴,又同在厦门铁路职工学校,从小学到高中,皆是同班同学。
孙闽离开厦门4年之久,有些同学看得起她,有些同学看不起她,但她在闽北大山里的时候,也曾经想过“我如果荣归故里,我一定要把同学们召集起来,让他们知道我今天能荣归故里的命运转折同大家分享。
那么在认识梁土生住牛棚里,她是没有什么多想法,只有想到能够在牛栏里安心的有饭吃,父母亲人都在,又不劳累就可以。
梁土生又是哑巴,乡下人好相处,好对付。关于自己的婚姻,在厦门大的城市,同学之间也瞧不起她,这点是最心痛的一方面。
一个人在别人心目中没有一点成就感,没有一点地位,他就会感到失落,没面子。
而现在身处这山沟沟里大人都是没有文化的,所有的女人都抵不过她漂亮的情况下,没有竞争对手,一夜间变成了凤凰。突然找到的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找回了面子。
要想继续当凤凰,那么就在这里扎根开花结果,所以孙闽选择了梁土生。
婚后梁土生又给钱孙闽管家,她掌握了这个家的财政权时,又进一步决定为梁家传宗接代生娃。
从此以后孙闽在这个乡下部落成了名人,成了大家点赞和羡慕的乖巧媳妇。
孙闽本身在学校喜欢唱歌跳舞拉二胡,这下来到这个村庄更是夜夜笙歌,引起全村的小孩大人来围观,这是她找到人生最有发挥才艺的舞台。
对于姐姐孙沪的两个龙凤胎也尽职尽责,利用空余时间教好外孙子外孙女,做到了称职的小姨。
往往意外之财都是降落在善良人身上,就有了那句“好人有好报的结果”。
当孙闽在厦门买下房子,买下蔬菜批发店面时,为了炫富,曾抱着两个4岁的儿子,又带上赵赤明一块,刻意打电话邀约好阑珊老同学聚会。
孙闽在酒席上讲过:“父亲抱养的女儿孙沪是黑户,一直上不了户口。40岁那年无夫生子,双儿上不了户口,至今6岁了。后来哑巴看到俩娃很可怜,收为义子,跟哑巴姓梁,儿子叫梁月好,女儿唤梁月圆。我这两个双胞胎也跟着取“月”字;大儿叫梁月吉,小儿喊梁月祥。”
好阑珊接过话说:“你们现在事业有成,儿子双全,非常幸福美满。我呢大学毕业以后一直创业,到今天还是单身狗。孙同学若是不嫌弃我穷的话,过一个给我当干儿子,以后我供他读书,长大可以继承我的财产,你们意下如何?”
酒过三巡大家都高兴,哈哈大笑,点头说好,不在话下。
若说孙闽和好阑珊,论长相,孙闽还差一载。
好阑珊在学生时代,高中班里,不但是学霸还是班花,甚至说校花不为过。
毫不夸张地说,孙同学只是小家碧玉;好同学却是大家闺秀,端庄大气。
孙和赵俩人高考落榜后参加了工作,才结束了同学阶段。但同学群还在延续。
孙闽因父母亲身体欠佳,药费付不起的情况,把宿舍楼卖了。欠了好多钱,还无处租房。无奈下才到芦苇荡建了小屋。
四年前好阑珊来过孙闽家几次,这条偏僻的芦苇荡小路,并不陌生。所以今天她牵着两头牛来躲债,找老同学家落脚。走到芦苇荡小屋没有见到孙闽,就干脆把绳子拴在小柱子上了。
原来这两条奶牛是在发病期间,肺部发烧想寻找水喝,造成性子急躁,想挣脱绳索,所以干架起来,导致茅草屋一片倒。
梁土生的父母,爷爷奶奶都是老实人,加上农村人都是看过牛的,知道牲口会偶尔溜走损失农作物,这也是正常的。
几个大人在那边没有发脾气,没有作声骂人,只是在看这两头奶牛的身体情况。
穿得很时髦的女士,忽然听到哗啦啦的一片倒声,着实吓了一跳,也预感到了小茅屋完蛋了。
当她胆战心惊地从芦苇丛里爬起来看时,梁土生和龙凤胎仨人骑着三轮车刚好到家了。
在好阑㻚眼前出现的却是老的老,小的小,聋哑人,疯婆子,幼儿小孩。这些人怎么沟通啊?她还更吓了一大跳,这下怎么办?损坏东西要赔偿,这个小屋子要赔偿多少钱呢?
好阑珊跑步过去,到了八口之家面前一直鞠躬道歉:
“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不晓得牛绑在柱子上会把茅屋拱倒。
我叫好阑㻚,是厦门本地人,因为办奶牛厂,聘请的兽医技术不过关,牛一夜发病,他吓得就跑了。牛栏里损失很严重,很多合作伙伴指责我,要我赔偿损失,还到法院起诉我。还有融资的亲朋好友,见我破产了,跑到牛栏把牛牵走完了。
剩下这两头,我又无处可去,就来找老同学孙闽,想在她家躲几天,想不到又闯下如此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