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刘道规单骑出城

说来也巧,消息放出没几日,雍州刺史鲁道之,正好率军自襄阳赶来支援。

鲁宗之勉强算得上是刘毅的旧部,曾跟随其讨伐雍州刺史桓蔚。

当然,这个雍州是在太元年间,侨置于襄阳的雍州。

鲁宗之将要率军抵达,江陵城内的将佐官吏则是拿不准他的意图。

究竟是前来支援的,还是趁机夺城,想要占据荆州的。

如今的谯蜀,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

趁着晋朝内乱,益州刺史手下的参军谯纵,联合当地望族,割据自立。

鲁宗之突然引军前来,谁又能保证他不是下一个谯纵呢?

对此,刘道规府中的官吏也是纷纷出言劝谏。

“鲁兖州来意未明,不如让他驻扎在城外。”有人开口说道。

“不可,若真做出这等事,只怕那些士卒会心生怨恨,反倒是把事情弄巧成拙了。”

有人则是考虑到了鲁宗之手下士卒的感受。

“鲁兖州以前为何不带兵前来,独独选在这个时候,只怕其中有诈。”

又有一人开口说道,还颇有些得意的摇晃着脑袋,仿佛看穿了一切。

刘义之听完这话,差点被气笑了。

鲁宗之以前带兵来荆州干什么?

造反吗?

前面两个官员的话语,起码还有些道理。

毕竟现在人心难测,说不准鲁宗之忍不住诱惑,真的动了别的念头。

最后这个官员,明显是个不通世事,只会夸夸夸其谈的草包。

刘义之又想到了王凝之,听说这个家伙借鬼兵阻挡孙恩,结果城破被杀。

这种货色都能做到会稽郡内史的位子,也难怪孙恩能席卷三吴八郡,迅速做大。

不过话说回来,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地方官员,自己老爹才能踩着孙恩上位。

关键是这种夸夸其谈的货色,还自我感觉良好,美名其曰不受案牍之劳形。

想到王凝之,刘义之又联想到了老王家的另一个人—王衍。

东海王司马越在讨伐匈奴刘渊的途中病死,众人便推举王衍,统率大军。

王衍倒是有自知之明,不敢担当,无奈之下,大军只好先行返回。

结果,没过多久便被石勒追上,围而射之,士卒死伤殆尽,王衍等官员也被俘虏。

石勒倒没有直接将这些官员杀死,反而很有兴趣的与他们谈论晋朝衰落的原因。

这个时候,王衍发挥了嘴炮本色,说自己从小就对做官没有兴趣,国家衰落,与他无关,为了活命,又劝说石勒称帝。

石勒是什么人?

一个奴隶出身,却能统率大军的枭雄,虽不识字,但经常听人读史,熟谙古今得失,岂会被王衍给忽悠住。

于是,他愤怒的说道:“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

说完,石勒就让人把王衍带了出去。不过他越想越气,心里暗骂,这家伙竟然把自己当成傻子忽悠。

随后,又对着身边人吐槽道:“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

我石勒纵横天下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于是让士卒在晚上,将墙壁推倒,把王衍活活压死。

你说这群人,说他们没本事吧,却又占据着高位。

说他们有本事吧,一遇到大事,就束手无策,甚至干出些啼笑皆非的事情。

当初王谧与刘裕关系那么好,结果被人用言语一蛊惑,吓得直接跑路,差点坏了大事。

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人出身太好,一生太过顺利,当真正遇到生死大事,就瞬间怂了,露出了原形。

“叔父,江陵危急,鲁刺史带兵前来援助,又岂能将他拒之门外。”

“若他真的另有图谋,应当遮掩才对,又怎么会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外面,让我们提前做好防备。”

刘义之见那个人,还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本来还打算听听其他人的看法,现在也没了这个心思,索性直接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那个家伙听到有人和他唱反调,脸色不由得拉了下来。

寻着声音望去,正好看到刘义之对他怒目而视,于是赶忙转过头去,理了理身上的衣袍,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唔,鲁刺史仗义救援,我们岂能在这里疑神疑鬼,此事不必再议,我自当亲自出城迎接。”

刘道规一锤定音,直接做出了决定。

他要单骑出城迎接鲁宗之。

待到府僚官吏散去后,刘道规又将亲信将佐召集到身边,对着几人吩咐道:“若是有不测之事发生,尔等皆要听从冠军将军的号令。”

虽然刘义之的地位、将军号,比这几人高,但毕竟是初来乍到,刘道规又特意叮嘱了一遍。

“叔父。”

刘义之张了张口,他想提醒一下刘道规谨慎行事,毕竟人心难测。

“无妨,鲁刺史远道而来,我岂能不亲自出城迎接。”

刘道规阻止了刘义之接下来的话,笑呵呵的说道。

距离江陵城还有三四里地,鲁宗之下令全军停下,就地休整。

他也没有贸然率军行至城门口,担心引起误会。

“鲁公,我等见江陵被桓贼围困,怀着一片赤诚之心,特来相助,又何须担忧,直接进城便可。”

身边的将领见鲁宗之下令停军,心里面有些不乐意。

眼看着就要到江陵城了,为何不直接进去。

大家伙赶来支援,这几天一路行军辛苦,还指望进城好好休整一番呢。

“今时不同往日,江陵城人心惶惶,我若贸然行军至城下,万一引起误会,这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吗?”

鲁宗之笑了笑,开口安抚道。

那将领见自己家主公都这样说了,只好悻悻的走开,安排手下士卒,就地休整。

鲁宗之刚下马歇息片刻,就见前方一人一骑,朝着自己这边而来。

“鲁公大义援救江陵,何不快快进城。”

声音传来,人影近了,鲁宗之这才看清,来人正是荆州刺史刘道规。

他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心里暗叹道,刘裕战功赫赫,名震天下,其弟刘道规亦是智勇双全、胆识超群的人杰啊。

“刘公亲自出迎,实在是令我等不胜惶恐。”

鲁宗之见刘道规亲自出城迎接,把排面给足了自己,自然也是笑着迎了上去。

“城内已经安排好了饭食、营地,鲁公快快让将士们入城休整。”

刘道规走到众人面前,又再一次说道。

鲁部的将领见到刘道规独自一人出城,又安排的如此妥帖周到,也不由得投去敬佩的目光。

身居高位,有如此胆魄,还能第一时间考虑到底层的士卒,这可不多见。

“贼人作乱,我等自当守望相助,何必再言其他。”

鲁宗之说完,随后下令,大军跟随刘道规入城。

刺史府内,檀道济、到彦之、王镇之等人皆是面色不安。

等了一会,檀道济忍不住站出来说道:“世子,不如让末将先去军营内,把士卒集结起来,披上盔甲,拿好刀剑,以防不测。”

刘义之表面神色正常,可心里也是有些吃不准,万一阴沟里翻船,那可就亏大了。

有时候不说反倒没事,檀道济把这个话一说出来,刘义之就不由得产生了联想。

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曹老板的名言突然出现在刘义之脑海中。

不过,倒也不至于。

“檀将军,你即刻去军营坐镇,其他一切照常,先不要轻举妄动。”

刘义之想了片刻,觉得先采取一个折中的办法。

派一个将领坐镇大营,其他一切照常。

若是真的有意外发生,再有所动作也不迟。

“诺。”

檀道济领命而去,心中还有一丝窃喜。

在场的几人中,世子安排自己坐镇军营,而不是派其他人去,这说明什么?

想到此处,檀道济不由得加快脚步,直奔营地。

刘义之作了安排后,在场的众人总算安心了几分,不是人人都有刘道规这样的气魄与胆识。

自己是不是太过谨慎了,刘义之心里暗自思忖道。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后世人的吐槽,不是没有道理。

偏安一方,国事败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这一切又该归咎到谁的头上?

也难怪刘裕大力提拔寒门子弟,以至于刘宋王朝逐渐形成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

实在是前朝的教训太过深刻。

刘义之觉得,自己谨慎些总归没有错,毕竟,命就这一条。

又等了大约一刻钟左右,府门外传来熟悉的谈笑声,众人悬着的心,此刻算是彻底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