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医学的主要思维特点

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理性的认识方法。中医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产生,因此,中医学思维方式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从而形成了自身的思维特点,也是有别于西医学的思维方式。了解并掌握中医学所特有的思维特点,是学习和理解中医学理论的门径和钥匙,也是正确认识中医学的必要前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特点,既有中医理论宏观层面的,也有单个具体疾病诊疗环节层面的。宏观层面的思维特点包括取象思维、整体思维、中和思维等。

一、取象思维

取象思维,又称“取象比类”或“援物比类”,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由一事物推到另一事物的推理方法。

中医学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常以自然界和社会的事物与人体内在的事物相类比去探索和论证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疾病的病理变化及疾病的诊断防治等问题,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如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依据木、火、土、金、水的特性归为五大类,中医学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等根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将与自然界“木”相类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归属于肝,将与“火”相类的脏腑组织及功能活动归属于心,以此类推,从而形成了人体的肝系统、心系统、脾系统、肺系统、肾系统等五大生理病理系统。五大生理病理系统按照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运动变化,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之间的动态平衡,保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序进行。中医学还把人体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与自然界中的某些事物和现象进行类比推理。例如:自然界的风具有轻扬向上、善动不居的特性,类比到人体的病理变化,则凡具有轻扬开泄、善行数变而主动等特性的病理表现,如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皮肤瘙痒无定处、头痛汗出、抽搐等,皆属外感风邪为患,治疗时应采用祛风的方法。此外,中医学还运用类比思维创造了很多治疗方法。如用“釜底抽薪法”治疗火热上炎,用“增水行舟法”治疗肠燥便秘等,这些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

二、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是在整体观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指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广泛联系的思维方法。中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基于这一思维方法,中医学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时,注重从整体上来认识和把握。这一思维方法既注重人体解剖结构、内在脏腑器官的客观存在,又重视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功能联系,更强调人体自身内部及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统一和谐关系。因此,中医学在研究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养生等方面,均注重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形成了中医学特有的整体思维模式。

三、中和思维

中和,又称“中庸”,是中国古代哲学中重要的思维方式。中,即不偏不倚,无太过、无不及的平衡状态;和,是对一切有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协调,使之达到和谐状态的过程。因此,中和包含着平衡与和谐两层意思。在中国古代,几乎所有的哲学家都把“中和”这种平衡、和谐、适中、适应等看作是事物内在最理想的状态。

“中和”这种平衡与和谐的思想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如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功能之间处于相对平衡协调状态,则意味着健康,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此外,人的情志活动,既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要平和,否则就会致病。若体内阴阳的相对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平衡失调,则为疾病状态。所以,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目的在于纠正失“中和”的无序状态,使其达到“中和”有序。总之,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辨证论治思想、生命观、发病观、对病证的治疗等,无不是围绕着不偏不倚的“中和”思想来展开的。“中和”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医学之中,不仅对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而且还对指导养生防病、诊疗用药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在中医临床层面,具体思维方法很多,如认识疾病的司外揣内、倒果求因,治疗上的辨证施治、因势利导,等等。这些思维方法最能体现中医学的思维特点,也是认识和理解中医学的重要前提。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念?

2.何为辨证论治?为何“同病”还需“异治”?

3.中医有哪些具有自身特点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