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灵枢白话解(第二版)
- 郭霭春编著
- 3169字
- 2023-09-28 17:05:38
本神第八
【提要】本篇主要是研究情志致病的情况,具体指出七情内伤的病机和病证,并推论了五脏虚实也可影响情志的变化,在用针刺时,“必须观察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才可以相应地进行治疗。
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①也,至其淫泆②,离藏则精失③、魂魄飞扬、志意(恍)[悗]乱④、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⑤,生精、神⑥、魂、魄⑦、心⑧、意、志、思、智、虑⑨?请问其故。
【注释】
①五脏之所藏:肝藏血,心藏神,脾藏营,肺藏气,肾藏精。
②淫泆:泆,与“佚”通用。引申有失常之意。
③离藏则精失:谓离开所藏,则五脏的精气就会失掉。
④悗乱:即“烦乱”之意。
⑤德气:“德”与“气”是同义词。指构成宇宙的本原物质。
⑥精神:人的生命。
⑦魂魄:人的生理本能。
⑧心:人的思维器官。
⑨意志思智虑:人的精神活动的高级形式。
【白话解】
黄帝问岐伯:针刺的法则,必须先详察并根据病人的精神活动情况。因为血、脉、营、气、精,这都是五脏所藏的。等到失了正常,离开所藏之脏,那五脏的精气就会失掉,魂魄也飞扬了,志意也烦乱了,本身也就失去智慧和思考的能力,因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天然的病态呢,还是人为的过失呢?还有,什么叫作德气?能够产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希望听到这其中的道理。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①,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②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注释】
①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在,“生”的意思。这是说人是承受天地(自然界)的本原物质“德”“气”而产生的。
②任:使。引申有支配的意思。
【白话解】
岐伯回答:天生我的是德,地生我的是气,这德气的本原物质交流搏击,才会使人化生成形。所以,演化成人体的原始物质,叫作精;阴阳两精相结合而产生的生命活动,叫作神;随着神的往来活动而出现的知觉机能,叫作魂;跟精气一起出入而产生的运动机能,叫作魄;可以支配外来事物的,叫作心;心里有所忆念而留下的印象,叫作意;意念所在,形成了认识,叫作志;根据认识而反复研究事物的变化,叫作思;因思考而有远的推想,叫作虑;因思虑而能定出相应的处理事物方法,叫作智。
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①,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②,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③。
【注释】
①必顺四时而适寒暑:杨上善曰:“智者养生,要有之道,春夏养阳,使适于暑;秋冬养阴,使适于寒。”
②节阴阳而调刚柔:杨上善曰:“阴以致刚,阳以起柔,两者有节,则刚柔得矣。”
③长生久视:不老之意。
【白话解】
因此,智者养生的方法,必定顺着四时来适应寒暑的气候,协调喜怒而安定起居动静,节制阴阳的偏胜,以调和刚柔,像这样,虚邪贼风就不会侵袭,自然可以延寿,不易衰老了。
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①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②。盛怒者,迷惑而不治③。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④。
【注释】
①惮散:谓过喜,是说过喜不知检束。杨上善所谓“喜乐志达气散,伤于肺魄,故精不守藏”是也。
②愁忧者闭塞而不行:杨上善曰:“愁忧气结,伤于脾意,故闭塞不行也。”
③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杨上善曰:“盛怒气聚,伤于肾志,故迷惑失理也。”
④荡惮而不收:谓动荡恐惧而不能自持。杨上善曰:“右肾命门藏精气,恐惧惊荡,则精气无守,而精自下,故曰不收。”
【白话解】
所以过分恐惧思考,神气就会受伤,神气受伤,就会使阴气流失而不能固摄。悲哀过度伤了内脏,就会使气机竭绝而丧失生命。喜乐过度,就会致喜极气散不能收藏。愁忧过度,就会使气机闭塞不能流畅。大怒,就会使神志昏迷,失去常态。恐惧过度,就会由于精神动荡而精气不能收敛。
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①,破脱肉②,毛悴色夭,死于冬。
【注释】
①自失:控制不住自己。
②破䐃脱肉:䐃,肉之突起部分,如肘膝后肉如块者。破䐃,谓耗伤䐃肉。
【白话解】
过度恐惧思虑,就会伤神,神被伤,就会害怕得控制不住自己,时间久了,䐃肉伤坏,肌肉脱消,再进一步,到了毛发憔悴,容色异常的状态,就会在冬季死亡了。
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①,毛悴色夭,死于春。
【注释】
①不举:谓不起。
【白话解】
过度忧愁而得不到解除,就会伤意,意被伤,就会苦闷烦乱,手足乏力,不愿抬起来,再进一步,到了毛发憔悴,容色异常的状态,就会在春季死亡了。
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妄]①不精②,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③,毛悴色夭,死于秋。
【注释】
①妄:乱。
②不精:作“其精不守”为是。这是说魂伤可导致肝失去藏血作用。
③举:有“动”义,“动”与“痛”义通。
【白话解】
过度悲哀影响到内脏,就会伤魂,魂被伤,就会出现精神紊乱症状,导致肝脏失去藏血作用,使人阴器萎缩,筋脉挛急,两胁骨痛,再进一步,到了毛发憔悴,容色异常的状态,就会在秋季死亡了。
肺喜乐无极①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②人,皮革③焦,毛悴色夭,死于夏。
【注释】
①无极:不止。
②狂者意不存:狂者善忘、善怒、善恐、善笑、善骂詈,其意识活动已失正常,对于周围事物,不能仔细观察。
③革:皮肤。
【白话解】
过度喜乐,就会伤魄,魄被伤,就会形成狂病,狂病发展到意识活动失去观察能力,其人皮肤枯槁,再进一步,到了毛发憔悴,容色异常的状态,就会在夏季死亡了。
肾盛怒①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
【注释】
①肾盛怒:张介宾曰:“怒本肝之志,而亦伤肾者,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
【白话解】
大怒不能遏止,就会伤志,志被伤,就会屡次忘记自己从前所说过的话,腰脊痛得不能随意俯仰屈伸,再进一步,到了毛发憔悴,容色异常的状态,就会在季夏死亡了。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白话解】
过度恐惧而解除不了,就会伤精,精被伤,就会发生骨节酸痛和痿厥的病,并常有遗精的症状。因此,五脏是主藏精气的,所藏的精气不可被损伤,伤了,就会使精气失其所守,形成了阴虚,阴虚就一定缺少气化活动作用,那就距离死亡不远了。所以运用针刺的人,必定要观察病人的状态,从而了解他的精、神、魂、魄等精神活动的旺盛或衰亡,如果五脏精气已经损伤,就不是针刺所能治疗的了。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①,胸盈仰息②。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注释】
①喘喝:气促声粗。
②胸盈仰息:胸盈,谓胸部胀满。仰息,谓仰面而喘。
【白话解】
肝贮藏血,魂是依附于血液的。肝气虚了,就会产生恐惧的情绪,肝气盛了,就容易发怒。脾贮藏营气,意念是依附于营气的。脾气虚了,就会使四肢的运用不灵,五脏不能调和,脾气壅实,就会使腹部胀满,月经及大小便不利。心藏神,神是寄附在血脉之中的。心气虚了,就会产生悲伤的情绪,心气太盛,就会笑而不止。肺藏气,魄是依附在人身元气之中的。肺气虚了,就会感到鼻塞,呼吸不便,气短,肺气壅实,就会大喘,胸满,甚至仰面而喘。肾藏精,人的意志是依附于精气的。肾气虚了,就会手足厥冷,肾有实邪,就会出现腹胀,并连及五脏不能安和。因此说,治病必须审察五脏病的症状,借以了解元气的虚实,从而谨慎地加以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