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

【提要】本篇首先说明九针的不同形状和不同用途,以及有关针刺的疾徐手法、迎随补泻的作用,其中“气至有效”的论点,更突出候气在临床上的重要性,对于提高针刺疗效有一定积极意义。

其次,介绍了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是全身气血、经气汇集之处,与五脏六腑相通。五脏六腑有病,必然反应到十二原穴上,因此它是主治脏腑疾病的重要穴位。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它提出了针刺治病,犹拔刺、雪污、解结、决闭,言不可治,未得其术的一段议论,那是说任何疾病都是可以治疗、可以被认识的,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令各有形,先立针经,愿闻其情

【注释】

①子:通“慈”。爱的意思。

②百姓:指百官。

③属:不断之义。

④被:通“服”。

⑤毒药:指味道辛苦的药。

⑥逆顺出入:逆顺,承上经脉言;出入,承上血气言。出入,犹言往来。

⑦经纪:此指微针之进退深浅度数。

⑧表里:杨上善曰:“腑输为表,脏输为里。”

⑨终始:杨上善曰:“微针之数,始之于一,终之九也。”

⑩情:真实。

【白话解】

黄帝问岐伯:我爱万民,养百官,而征收他们的租税。我怜悯他们不能终尽天年,还接连不断地生病。我想叫他们不服药,也不用砭石,只是用细针,刺入肌肤里去,就能够疏通经脉,调和气血,使气血运行在经脉中,起到逆顺往来的相合作用,使这种疗法可以传到后世,这就必须制定出针经大法来。为使针法永远不会磨灭,历久不至于失传,在学习中,容易运用,而难以忘掉,这又必须制定出微针的进退深浅准则,更要分析篇目章句,辨别腑输脏输,并需要制定出针的长短之数,使其各有形态可求,主要是先编成一部《针经》,我希望听到实际内容。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逆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注释】

①粗守形:谓粗工只能拘守形体,在病位上针刺。杨上善曰:“守刺规矩之形,故粗。”

②上守神:谓上工能根据精神变化进行针刺。

③速迟:指用针疾徐而言。

④空:通“孔”。

⑤叩之不发:叩,通“扣”。叩之不发,是说刺不知机,就会针不应手,如同弓弩扣之不发。

⑥要与之期:与,等待。这是说要等待它的适当时刻。

⑦正行无问:谓气之逆顺已明,即可直刺,深浅在志,何问之有?

⑧和:有分析之义。

【白话解】

岐伯回答:我愿意按着次序,有条理地从小针开始,直到九针,说一下其中的道理吧!小针的关键所在,说着好像容易,可是达到精微的境界那是很难啊!粗工拘守形体,仅知在病位上针刺;高明的医工却根据患者的神气变化针治疾病,神啊!神啊!人身经脉,如同门户一样,病邪可从门户侵入体内,医生看不出是什么病,哪能了解病变的原因呢?针刺的巧妙,在于如何运用疾徐手法,粗工拘守四肢关节的穴位治疗,高明的医工却能观察经气机动的变化,经气的机动不会离开孔穴的,这里面所蕴蓄的道理是极精而又微妙的。当邪气盛时,不可迎而补之;在邪气衰时,不可追而泻之,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不会有毫发的差失;不懂得气机变化的道理,就像箭扣弦上,不能射出一样,所以针刺必须掌握气的往来顺逆盛衰之机,才能确有疗效。粗工对此昏昧无知,这种妙处,只有高明医工才能有呢!什么是逆顺呀?正气去叫作逆,正气来复叫作顺,明白逆顺之理,就可以放胆直刺,无须四顾欲问了。正气已虚,反而用泻法,怎么不会更虚呢?邪气正盛,反而用补法,怎么不会更实呢?必须迎其邪而泻,随其去而补,对于补泻手法,能用思维去分析运用,那么针刺之道,也就尽于此了。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衡],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注释】

①宛(yù玉)陈:宛,通“郁”,积聚,停滞。宛陈,谓积久之瘀血。

②大要:犹“大略”,就是大概的意思。旧注以“大要”为古经篇名,似因原衍“曰”字致误。

③按而引针是谓内温:引针,即出针。温,通“蕴”,蕴藏,蕴积。此言泻法出针,不应按闭针孔,否则,邪气就会蕴积于内而不得泻。

④虻(ménɡ蒙):昆虫类,好吸人畜之血。

⑤令左属右:杨上善曰:“左手按穴,右手行针,内气已补,右手出针,左手闭门,使气相续不灭也。属,续也。”

⑥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此言邪血留者,应速刺除。

⑦正指直刺无针左右:谓针不偏斜,直刺而下,不可偏左偏右。

⑧必在悬阳及与两衡:杨上善曰:“悬阳,鼻也。鼻为明堂,五脏六腑气色皆见明堂及与眉上两衡之中,故将针者,先观气色,知死生之候,然后刺之。”

⑨神属勿去:属,有“聚”义。神属勿去,是说方刺之时,精神凝聚而不分散。

【白话解】

凡是针刺时,正气虚用补法,邪气实用泻法,有瘀血的用破除(放血)法,邪气胜的用攻下法。大概是慢进针而快出针,急按针孔的为补法,快进针而慢出针,不按针孔的为泻法。这补和泻的作用,似有感觉又似无感觉;细察气的先至后至,而定留针或去针。总的说来,用补法也好,用泻法也好,要使患者感到补之若有所得,泻之若有所失。补泻的要点,在九针有不同之妙。或补或泻,可用针刺手法来解决。在用泻法时,要持针纳入,得气后,就摇大针孔,转而出针,这可使邪气随针外泄。假如出针随即按闭针孔,这会使邪蕴于内,瘀血不散,邪气不得外泄啊!在用补法时,随时施针,意念里如无其事,如行如止,像有蚊虻叮在皮肤上的感觉,针入皮肤之中;候气之际,有如停留徘徊;得气以后,急速出针,又像箭离弓弦一样,右手出针,左手急闭针孔,经气因而留止,针孔已闭,中气就会充实了。如有皮下出血,不可任其瘀留,应该速予除去。持针的准则,精神坚定是可贵的。对准腧穴,端正直刺,针不偏左偏右,针者精神集中到针端,并注意观察患者,仔细看其血脉,进针时避开它,这样,就不会发生什么危险了。将刺的时候,一定要看患者的鼻和眉目之间,而针者也须聚精会神,毫不疏忽,从而测知疾病的好坏。所谓“审视血脉”,那血脉之所在,横布在腧穴周围,看起来显得很清楚,用手去摸按也会感到坚实。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尖]如氂,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

【注释】

①镵(chán蝉)针:针形尖锐。镵,锐也。

(dī滴)针:针似箭头,镝也,箭镞也。

③铍(pī批)针:针尖似剑锋。

④机关:关节。

【白话解】

九针之名,各有不同的形状:第一种叫作镵针,长一寸六分;第二种叫作圆针,长一寸六分;第三种叫针,长三寸五分;第四种叫作锋针,长一寸六分;第五种叫作铍针,长四寸,宽二分半;第六种叫作圆利针,长一寸六分;第七种叫作毫针,长三寸六分;第八种叫作长针,长七寸;第九种叫作大针,长四寸。镵针,针头大而针尖锐利,适于浅刺以泻皮肤之热;圆针,锋形如卵,适于摩擦分肉之间,既不会损伤肌肉,又能够疏泄分肉的邪气针,其锋像黍粟之粒的微圆,适于按压经脉,以引正气,从而使邪气排除;锋针,三面有刃,用以治疗积久难治之病;铍针,针尖像剑锋一样的锐利,用以刺痈排脓;圆利针,针尖像长毛,圆而锐利,针身稍微粗些,适于治疗暴痹;毫针,针尖像蚊虻的嘴,轻缓地刺入皮内,留针养神,可以治疗痛痹;长针,针锋锐利,针身略长,可以治疗日久不愈的痹证;大针,针尖像折的竹茬,其锋稍圆,可用以泻去关节壅滞的积水。所有九针的情况,大致如此而已。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病益。故曰: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以任其所宜。无实[实]无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是谓甚病,病益甚。取五脉者死,取三脉者恇,夺阴者死,夺阳者狂,针害毕矣。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注释】

①邪气在上:风寒暑雨之邪,由风府、风门而入。

②浊气在中:寒温不适,饮食不节,病行肠胃。

③清气在下:寒湿之邪,由足部起。

④陷脉:谓头部穴位,以头部孔穴,多在骨陷之中。

⑤中脉:谓中焦足阳明之脉。

⑥五脉:指五脏五输穴。

⑦三脉:指六腑六输穴,即三阳之脉。手足各有三阳,故三阳谓六腑。

⑧恇(kuāng匡):怯弱的意思。

【白话解】

气在人体经脉之内,阳邪之气常在上部,糟粕之气常停中部,寒湿之气常留下部,因而针刺部位也就不同了。如刺头部骨陷孔穴,就会使阳邪得以外出,刺阳明之脉,就会使浊气得以外出。病在浅表而针刺太深了,能够引邪入里,会使病势加重。因此说,皮肉筋脉各有它的部位,病证各有它的适应孔穴,情况不同,就应该随着病情慎重施针,不要实证用补法,也不要虚证用泻法,损不足而益有余的做法可说是加重患者的苦痛,因而病势也就越发严重了。精气虚的病人,取了五脏五输穴,可以致人于死;阳气不足的病人,取了三阳经的六输穴,可以致人于怯弱。耗伤了阴经,会发厥证;损伤了阳经,会发狂证。这都是用针不当的害处。针刺时,需要候气,如刺后尚未得气,不问息数多少,必须等待经气到来;如果针已得气,就可去针不再刺了。九针各有不同的功能,针形也不一样,在使用时,要根据病情分别选用。总之,针刺的关键,是要得气,针下得气,必有疗效,疗效的可靠,就像风吹云散,很明朗地看到青天那样,这些都是针刺的道理啊!

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注释】

①五脏五腧:腧,是“俞”的借用字,又借用为“输”。古代“腧”“俞”“输”三字经常通用。五脏五腧,是指每脏各有井、荥、输、经、合之五个特定穴。

②六腑六腧:是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每腑各有井、荥、输、原、经、合之六个特定穴。

③络脉十五:十二经各有络脉,此外又有任脉之络、督脉之络、脾之大络,共计十五。

④凡二十七气以上下:经脉十二,络脉十五,故云二十七气,此二十七气,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

⑤所出为井:杨上善曰:“井者,古者以泉源出水之处为井。人之血气出于四肢,故脉出处以为井也。”

⑥所溜为荥:脉气出后,尚未充盛,犹如流动之小水。

⑦所注为输:张介宾曰:“注,灌注也。输,输运也。脉注于此而输于彼,其气渐盛也。”

⑧所行为经:脉气大行,如同河水流畅。杨上善曰:“经者,通也。”

⑨所入为合:杨上善曰:“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脏之气,故名为合。”

⑩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谓人体经络之气所聚之处,即三百六十五个气穴。

【白话解】

黄帝说:我希望听到脏腑脉气所出之处的情况。岐伯说:五脏经脉,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输穴,五五共二十五个输穴;六腑经脉,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输穴,六六共三十六个输穴;人体脏腑有十二经脉,每经各有一络,加上任督之脉各一络和脾之大络,共十五络。这二十七脉之气循行周身,出入于上下手足之间,它的脉气由微小而趋向旺盛,最后入合于内,这就是所谓“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的意思。这二十七气流注于五输穴,昼夜循行不息。人体关节等部位的相交,共有三百六十五个会合处,都是血气游行出入和络脉渗灌诸节的地方,不是指皮肉筋骨说的。知道这些要妙所在,一句话就足以蔽之,否则就会散漫无边际了。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害中而去,则致气。精泄则病益甚而恇,致气则生为痈疡。

【注释】

①知其散复:散,谓血气之耗散。复,谓血气之还复。杨上善曰:“观其明堂五色,察其目之形色,则病之聚散可知。复,聚也。”

②一其形:一,分也。一其形,是说分别形体之肥瘦强羸。

③听其动静:杨上善曰:“调尺寸之脉六变,谓听其动静也。听动静者,谓神思脉意也。”

④右主推之:谓右手主推而进针。

⑤左持而御之:谓左手佐助而护针身。

⑥反实其外:外指阳,内指阴。谓反而补益阳经。

⑦重竭:张介宾曰:“脏气已绝于内,阴虚也。反实其外,误益阳也,益阳则愈损其阴,是重竭也。”

⑧辄(zhé折):有“每”义。

⑨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杨上善曰:“心肺为外,心肺之气已绝,用针者实于肾肝,亦为实实虚虚,所以致死。”

⑩逆厥:脏气已绝于外,反补脏阴,阳气愈竭,而发逆厥。

⑪四末:指四肢。

⑫精泄:谓伤气。

【白话解】

在进行针刺之际,时刻察看患者的气色和眼神,可以测知血气的耗散与还复;分别病人形体的强羸,听他的声音动静,可以了解邪正虚实。然后右手推而进针,左手防御针身,等到针下得气,就可出针了。凡是要用针的时候,必先观察脉气的和与不和,然后才可治疗。如五脏之气已绝于内的病人,是阴虚,而用针反补在外的阳经,阳愈盛则阴愈虚,这叫重竭,重竭必死,在死时是安静的,这是因为医生每每违反经气,误取腋和胸的腧穴,促使脏气愈趋虚竭所致。至于五脏之气已虚于外的病人,是阳虚,而用针反补在内的阴经,阴愈盛则阳愈虚,引起四肢厥冷,这叫逆厥,逆厥必死,在死时是烦躁的,这是误取四肢末端穴位,促使阳气衰竭所造成的。针刺的要害,刺已中病而不出针就会伤气,不中病而出针,就会使邪气留滞不散。伤气会使病加重而使人虚弱,气滞很容易发生痈疡。

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之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也。

【注释】

①五脏有六腑:脏腑之气,表里相通。

②四关:即两肘两膝,是全身关节之大关。

③禀:通“廪”。《素问·皮部论》王注:“廪,聚也。”

④脖胦(yāng央):任脉气海穴的别称,在脐下一寸五分。

【白话解】

五脏有在外的六腑,六腑之外有十二原,十二原穴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病变。五脏有病,应该取十二原穴。因为十二原穴,是五脏聚三百六十五节经气而集中的地方,因此五脏有了病变,就反应到十二原,而十二原也各有所属之内脏,了解原穴的性质,看透它的反应,就可知五脏的受病情况。心肺居于膈上,属于阳位。肺是阳部的阴脏,为阳中之少阴,它的原穴,是太渊左右二穴。心是阳部的阳脏,为阳中之太阳,它的原穴,是大陵左右二穴。肝、脾、肾位于胸膈以下,属于阴位。肝是阴部的阳脏,为阴中之少阳,它的原穴,是太冲左右二穴。脾是阴部的阴脏,为阴中之至阴,它的原穴,是太白左右二穴。肾是阴部的阴脏,为阴中之太阴,它的原穴,是太溪左右二穴。膏的原穴是鸠尾,属任脉,只有一穴。肓的原穴是气海,属任脉,也只有一穴。这十二原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相通的关键所在,所以能够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

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

【注释】

①胀取三阳飧泄取三阴:三阳,指足三阳经,即胃、胆、膀胱。三阴,指足三阴经,即脾、肝、肾。杨上善曰:“胀取六腑三阳原也,泄取五脏三阴原也。”

【白话解】

凡患腹胀病,应该取足三阳经;凡是患飧泄病,应该取足三阴经。

今夫五脏之有疾也,譬犹刺也,犹污也,犹结也,犹闭也。刺虽久,犹可拔也;污虽久,犹可雪也;结虽久,犹可解也;闭虽久,犹可决也。或言久疾之不可取者,非其说也。夫善用针者,取其疾也,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解结也,犹决闭也。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白话解】

五脏有病,好比肌肉扎了刺,物体被污染,绳索打了结扣,河水淤塞了一样。但是,扎了刺虽然好多天,还可以拔掉它;污染日子虽久,还可以洗净它;结扣拴了好久,还可以解开它;河道淤塞时间虽然长些,还可以疏开它。有人认为久病就不能针治而愈,这样的说法是不对的。善于用针的医生,就像拔刺、涤污、解扣、疏淤一样,疾病的时间虽然很长,还是可以达到治愈效果的。说久病不能治的,是因为他未掌握针刺的技术啊!

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气下乃止,不下复始也。疾高而内者,取之阴之陵泉;疾高而外者,取之阳之陵泉也。

【注释】

①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杨上善曰:“刺热者,决泻热气,不久停针。徐引针使病气疾出,故如手探汤,言其疾也。”

②寒清:同义复词。《吕氏春秋·有度》高注:“清,寒。”

③如人不欲行:杨上善曰:“刺寒者,久留于针,使温气集补,故如上行,迟若不行,待气故也。”

④殆:通“怠”。

⑤气下乃止:下,作“去”解。气下乃止,是说邪气退去就须停针。

【白话解】

针刺热病,好像是手试沸汤,一触就起;针刺寒病,好像人不愿出行的样子。阴分里有了阳邪热象,应当取足三里穴,准确进针,不能懈怠,邪气退了,就应该停针,假如邪气不退,还需要再刺。病出现在上部,而属于内脏的,可取阴陵泉;病出现在上部,而属于外腑的,可取阳陵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