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医大师周仲瑛辨机论治风湿病临证经验
- 周学平主编
- 13字
- 2023-09-28 16:49:36
上篇 总论
第一章 中医辨证论治方略举要
第一节 痰证辨治
一、痰的概念
痰是人体内津液不归正化所变生的病理产物。痰既可因病而生,也可停积致病,故其为病相当广泛,可以表现于许多疾病之中,反映出一定的证候特点。因此,历代医家倡“百病兼痰”之说,作为审证求因、探讨病机、指导治疗的依据。
在证候方面,痰有两类不同表现,一为排出于人体之外的黏性液体物质或凝聚在躯体局部有形可征者;一为反映脏腑经络有痰的特异症状但外无形质可见者。在临床上,必须掌握这一基本概念,不能狭隘地理解为痰仅指排出体外之痰。
痰、饮、水、湿,同出一源,俱为津液停积所成。分别言之,其源虽同而流则异,各有不同特点。从形态及性质看,水属清液,饮为稀涎,湿性黏滞,痰多厚浊。从病症言,水之为病,易泛溢体表全身而为肿胀;饮之为病,多停于体内局部,随着病位及症状的不同,分为四饮(其中溢饮与水肿类同);痰之为病,无处不到,湿系导致发病之因,二者为病多端,涉及的病种更广。合而言之,因四者源出一体,又每可相互转化,故方书有“积水不散,留而为饮”“积饮不散,亦能变痰”“痰从阴化为饮,饮从阳化为痰”以及“水泛为痰”“痰化为水”“痰属湿”“积湿生痰”等的论述,指出了四者相互之间的联系转变。
二、痰的成因
痰之为物,多由一定的病因影响人体津液输化运行凝聚而成。导致津液运化失常的因素不一,故痰之生成涉及外感、内伤各个方面,《证治汇补》有言:“人之气道,贵乎清顺,则津液流通,何痰之有?若外为风、暑、燥、湿之侵,内为惊、恐、忧、思之扰,饮食劳倦,酒色无节,营卫不清,气血浊败,熏蒸津液,痰乃生焉。”说明痰是在多种致病因素作用下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诚如张景岳所说:“痰非病本,乃病之标,必有所以致之者。”但另一方面,因痰导致某一病证,则痰已成为直接发病之因,每与原始病因或其他病理产物合邪而致病。故必须分别考虑其先后双重因素以为辨治章本。
1.外感六淫
外邪侵袭人体,阻碍气化,以致津液积聚,凝结为痰,由于所受之邪不一,因此可有不同的分类。如《医学入门》说:“风痰,外感贼邪,……寒痰,因形寒冷饮,……湿痰,或外感湿滞。”分别说明六淫俱可导致痰的生成,一般以痰邪阻肺最为多见。
2.内伤七情
凡愤郁忧虑惊恐,则情志郁结不畅,气机闭塞,气不布津,液聚为痰。故古有气痰、郁痰、惊痰等名。丹溪有言:“惊则神出其舍,舍空则生痰。”李梴亦说:“气痰,七情郁成。”皆指情志刺激可以生痰。其病多属心肝两经。
3.酒食失当
过食浓煎厚味,贪酒无节,积湿蒸热,因热成痰。恣食寒凉生冷,或因热伤冷,冷与热结,水湿壅滞,停积成痰。故古有食痰、酒痰之称。如李梴说:“热痰因厚味积热,食痰因饮食不化。”《名医杂著》亦言:“若老痰,饮酒之人多有之。”刘完素还指出:“酒性大热而引饮冷,冷与热凝于胸中,不散而成湿,故痰作矣。”病变主要在脾胃。
4.劳欲体虚
劳倦过度,纵欲好色,伤及正气,或素质有偏差之处,以致水谷不化精微,反为痰浊;如阳虚气弱,或肥胖之体,形盛气虚者,则气不化津而为痰,阴虚则虚火灼津而成痰。故张景岳说:“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或以忧思酒色致成劳损,非风卒厥者,亦虚痰也。”“有虚损而生痰者,此水亏金涸,精不化气,气不化精而然。”病本多在肾和脾。
三、痰的病理
《素问·经脉别论》云:“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说明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津液之生化、敷布、排泄,依靠脾的转输运行、肺的通调布散、肾的蒸化开合,三者相互为用,共同完成水液的代谢过程。津液循行于经脉之中,化为气血,灌溉周身,充养脏腑,若一旦感受某种致病因素,导致某一脏器的功能失调,经络气化失宣,则津液潴留,而为水、湿、痰、饮。
分而言之,肺居上焦,主气,有布散通调水津的作用,如肺气郁滞,治节不行,则津液停而成痰。脾属中焦,主运化,升清降浊,使水谷变生精微,输布充养周身,运输排泄水湿外出,若湿困太阴,脾虚不运,则转输失调,津液停积而为痰。肾处下焦,属水,主五液,职司开合,分清泌浊,管理水液的蒸化排泄,若火衰水亏,蒸化失常,则津液亦可成痰。故清·陈修园说:“痰之成,气也,贮于肺。痰之动,湿也,主于脾。痰之本,水也,源于肾。”《圣济总录》亦说:“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三焦调适,气脉平匀,则能宣通水液,行入于经,化而为血。若三焦气塞,脉道壅闭,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成痰饮。”指出痰的生成主要是因肺、脾、肾三脏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以及肝气失于疏泄等,导致三焦气化失宣,经脉络道壅闭,津液失于流行,不能成为气血,反而积聚为痰。
总之,人禀阴阳二气以生,若阴阳偏盛偏衰,脏腑功能违和,气失其清肃而过于热,则煎熬津液为痰;气失其温和而过于寒,则津液凝聚而亦能为痰。故痰实为水火之产物,皆由脏腑阴阳失调,三焦气化不宣所导致。
四、痰的诊断要点
1.面色
凡有痰者,眼皮及眼下必有烟灰黑色。若面色灰暗如土色,为虚寒痰;面颊色红而有油光者为热痰;黄滞者为湿痰;青晦者为风痰。
2.形体
肥胖颈短,形态臃肿者为痰体,所谓“肥人多痰”者是。
3.神态
表情呆滞,目睛转动不灵者为有痰。
4.脉象
脉滑不定,大小不匀为有痰;结脉有因痰阻气道者;关上脉伏而大者为痰;若痰病久得涩脉者,势难卒开。
5.舌苔
多见腻苔或厚浊黏腻苔。
6.痰的色质气味
新而轻者,形色清白,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稠黏凝结,咯之难出,渐成恶味,腥臭咸苦。若痰吐地上,干后如蜗牛行走之涎沫,或在日光下有五色华彩者均为实痰;吐出后易于化水者,属虚寒。味甜为脾热,味苦为胆热,味腥臭为肺热,味咸为肾虚。
五、痰的辨证分类
痰乃津液所变,津液流通于一身,无处不有,故痰亦随气上下,无处不到,既可内及脏腑,亦可外流骨节经络,表现出不同的脏腑经络见症。另一方面,由于导致成痰之因不一,故在病理性质方面,亦各不相同。为此,既须根据症状,辨清停痰部位,又须区别痰之性质,了解痰的成因。
1.辨痰之病位——了解所属脏腑
(1)痰阻于肺
咳嗽,气粗喘息,咯痰量多,或痰鸣漉漉,常兼寒热。可见于呼吸系统某些急慢性炎症病变。
(2)痰蒙心窍
惊悸,怔忡,癫狂,痫厥,谵语妄言,哭笑无常,神昏,神呆,夜寐奇梦。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及某些心脏病。
(3)痰蕴脾胃
呕吐,泛恶痰涎,痞满,泄泻,腹胀雷鸣,嗜卧,身重。多见于消化系统某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4)痰郁于肝
头痛,眩晕,躁急善怒,胸胁闷痛,咽中如物梗阻,昏厥,语言謇涩,口吐涎沫。多见于精神神经系统疾病。
(5)痰动于肾
喘逆短气,咳唾痰沫,腰脊强痛,跗肿胫酸,小腹拘急,小便不畅,面色黧黑。可见于呼吸系统某些慢性疾病。
(6)痰留胸胁
咳唾胁痛,胸背引痛,甚则气促不能平卧,胸部胀满闷塞。主要见于胸腔积液、胸痹等。
(7)痰流骨节经络
骨节冷痹,肢节牵引刺痛,关节肿胀而皮色不变,流痰走注,麻木,瘫痪,手臂重滞不举,口眼歪斜,全身瘙痒如虫行,背膊紧冷,局部有结核硬肿。可见于关节炎、淋巴结肿大、某些肿瘤或神经系统病变。
2.辨痰之性质——了解致病因素
(1)风痰
其痰清而无色,浮沫多泡,伴有外风或内风形症。外风风痰在肺,内风风痰在肝。
(2)寒痰
外感寒邪者,其痰稀薄而色白,易于咯出,伴有肺寒表证。若寒从内生者,其痰清稀而呈小泡沫,有冷感,夹有灰黑色点,伴见肺肾虚寒、水泛为痰之候。
(3)湿痰
痰白,色如藕粉,稠浊起块,量多,滑而易出,每在早晨或食后咯出,伴脾虚或湿盛之候。
(4)热痰
色黄,胶黏浓厚成块或如脓状,不易咯出,伴有心火或肺热见症,若癖结日久,攻之不易消克者,称为老痰、顽痰,常易发生怪症。
(5)燥痰
色白,粘连如丝或呈小块,量少,涩而难出,常由肺燥水亏引起,表现为燥热阴伤之候。
(6)郁痰
痰滞咽喉,咽之不下,咯之难出,痰少,质黏如米粒或似絮条,常见于肝气郁结之候。
六、痰的治疗要领
1.治分脏腑虚实
痰的生成,主要责之肺、脾、肾三脏,故对虚实之辨,亦以此三脏为主。所谓虚实,乃指邪正而言,大抵脾肺分其虚实,肾脏辨其水火。
(1)实证
指邪气壅盛,津液留滞,病起不久,血气未伤,脉证俱实。在肺者,为风寒或燥热外干,肺气郁滞,气不布津。在脾者,为湿积生痰,当随其所因而祛之。
(2)虚证
指正气不足,输化无权,病非一日,元气已伤,形羸气弱。在肺者,为肺虚气不化津,当补肺益气养阴。在脾者,为中阳失运,痰浊内生,当补脾以杜痰源。在肾者,阳虚则火不制水,水泛为痰;阴虚则虚火灼津成痰,当补肾以导其归藏,元气强而痰自不生。
2.审其标本缓急
当因病生痰时,则病为本而痰为标,但因痰而续发其他病证时,则痰为本,而续发的病证为标。由此可知,痰是具有标本双重作用的病理因素。故古有“见痰休治痰,以治必求本”及“急则先治其痰”的两种论点。
凡因病生痰者,治必求本,不能单纯地见痰治痰,应该审证求因施治,病本去而痰自清。如虚痰补之、实痰祛之、热痰清之、寒痰温之、湿痰燥之、燥痰润之、风痰散之、郁痰开之、食痰消之。
若因痰而续发某些病证时,则应以治痰为先,不能单纯见症治症,痰去则诸症自愈。尤其是痫厥、哮喘等重病急症,痰势壅盛者,更应先治其痰,以缓其急。
3.治宜理脾化湿
方书有言:“脾为生痰之源,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一切诸痰,初起皆由湿而生,虽有风、火、燥痰之名,亦皆因气而化,非风、火、燥自能生痰也。”突出脾湿是成痰的基础,理脾化湿为治痰要点,并认为湿之为物,本无定体,既可单独为病,又易因他邪相引合而为患,理脾化湿,分消其病邪则痰自清。证之临床,常以二陈汤为治痰主方,随其邪正虚实、病因及病位,配伍相应药物,每取良效,可资说明。
4.治以理气为先
痰是津液留聚所成,津液赖气化以宣通,故痰之病变与气滞密切相关,所谓“行则为液,聚则为痰,流则为津,止则为涎,顺于气则安,逆于气则重”。若气机失调,则津液停积而为痰;既停之后,又复阻碍气化功能,因此治痰必先理气,“善治痰者,不治痰而理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自无停积成痰之患。
进一步说,导致气滞之因多端,“气之为病不一,故痰之为病亦不一,必本其所因之气,而后可治其所结之痰”。因此,还当辨其气滞之因,采取相应措施。
当然,在理气的同时,治痰亦不可偏废。如痰积已深,阻滞气机,气不得顺,又宜先逐已盛之痰,痰去则气自可顺。《医统》有言:“有理气而痰自顺者,治其微也,有逐痰而气方畅者,治其甚也,二者皆治痰之要也,不可偏废者也。但看痰与气,孰轻而孰重,故施治有可急而可缓,故曰逐痰理气,有所先后。”说明痰随气滞者,导痰先须顺气,积痰阻气者,顺气须先逐痰。审其因果,分其微甚,予以施治。
5.治痰常兼治火
痰的形成多由气滞引起,气之与火,本属一源,“元气盛者火必实,元气虚者火必虚”。若气实火盛,则势必煎熬人体阴液而成痰,气虚火衰,不能运布津液亦可凝而为痰,故前人认为治痰“须辨火之微甚,明气之盛衰,则痰火自可相安于无事”。如气火偏盛而成痰者,治宜清降,气火偏虚而生痰者,又当温补。
在气火偏盛偏衰的主次关系上,一般均以火盛为多见,因在生理情况下,“痰之未病,即身中真阴也,火之未病,即身中真阳也”,在病理情况下,“气病多从火化”“痰得火而沸腾,火得痰而煽炽”,故方书有“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的论点,将痰归属于阳邪(相对的),认为“凡痰因火动者,宜治火为先”。无论因热而生痰,或因痰而生热,均当清化,用药不宜温燥,以免助火生痰。同时,还当根据邪正虚实分别处理,若实火煎熬成痰,治以苦寒泻火;阴虚燥热生痰,治予甘寒清热。火降则痰自平。
6.治痰当以化痰、祛痰为基本大法
痰虽因病而生,但既成之后,又能致病,因此必须以化痰、祛痰为主,痰去则致病之源自绝。
(1)化痰
能使痰归正化,消散于无形,或将其稀释排出体外。其适应的范围最广,可用于实证病势不甚,无须攻利、涌吐者,或脏气不足,因虚生痰者。
(2)祛痰
能荡涤祛除内壅的积痰,包括吐利等法。适用于邪实而正不虚,病势骤急,或病延日久,顽痰、老痰胶固不去者。
兹以化痰、祛痰为基础,按其脏腑经络病位、痰之性质,分别条列其常用治法方药。
(1)辨病位论治
痰阻于肺:病机属肺气郁滞,津液停聚成痰,治宜利肺化痰,方选止嗽散加减,常用药如杏仁、桔梗、橘红、紫菀、佛耳草等。若痰浊阻肺,肺气不降,当降气化痰,配苏子、莱菔子、旋覆花。
痰蒙心窍:病机属痰迷心包,神机失用,治宜开窍化痰,方选白金丸、导痰汤加减,常用药如半夏、橘红、茯苓、远志、矾郁金、菖蒲等。
痰蕴脾胃:病机属脾虚不健,痰浊内生,治宜健脾化痰,方选六君子汤加减,常用药如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法半夏、陈皮等。
痰郁于肝:病机属肝失条达,气郁生痰,治宜解郁化痰,方选四七汤加减,常用药如厚朴、半夏、苏梗、茯苓、香附、枳壳、旋覆花、蛤壳等。若气郁化火,炼液成痰,用加减泻白散,药如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丹皮、山栀、黄芩、竹茹、橘皮、苏子、枇杷叶等。
痰动于肾:病机属阳虚水泛者,治宜温肾助阳化痰,方选济生肾气丸加减,常用药如附子、肉桂、补骨脂、五味子、蛤蚧、半夏、沉香等。病机属阴虚火旺者,治宜滋肾养阴化痰,方选金水六君煎加减,常用药如当归、地黄、知母、麦冬、五味子、茯苓、半夏等。临证可在补肾化痰的基础上,随其阴阳化裁。
痰留胸胁:病机属痰饮癖积,停留胸胁者,治宜攻逐痰涎,方选十枣汤、控涎丹加减,常用药如芫花、大戟、甘遂、白芥子等。病机属痰浊痹阻,胸阳不振者,治宜通阳泄浊化痰,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常用药如半夏、瓜蒌、薤白、桂枝、厚朴、枳实、菖蒲等。
痰流骨节经络:病机属流痰结核,痹阻络道,治宜软坚消结,通络化痰,方选四海舒郁丸、指迷茯苓丸、控涎丹加减,常用药如姜汁、竹沥、橘络、白芥子、旋覆花、夏枯草、贝母、胆南星、海藻、昆布、海浮石、牡蛎等。
(2)辨病性论治
风痰:外风风痰在肺,治宜疏风宣肺化痰,方选杏苏散加减,常用药如苏叶、防风、前胡、杏仁、桔梗等。因风为先导,常兼他邪,可随其所因配伍。
内风风痰在肝,入络者,治宜搜风化痰通络,方选牵正散、青州白丸子加减,常用药如白附子、胆南星、半夏、全蝎、地龙等;上扰者,治宜息风化痰,方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常用药如半夏、天麻、白术、茯苓、蔓荆子等;内闭者,治宜祛风通窍化痰,方选牛黄丸加减,常用药如牛黄、胆星、全蝎、白附子、僵蚕、天竺黄等;风痰壅盛,一时性神机不用者,可予涌吐涤痰,方如稀涎散、瓜蒂散。
热痰:病机属痰热郁肺者,治宜清肺化痰,方选清金化痰汤加减,常用药如桑白皮、黄芩、知母、贝母、竹沥、半夏等;病机属痰火扰心者,治宜清心泻火涤痰,方选黄连温胆汤、猴枣散、礞石滚痰丸加减,常用药如黄连、牛黄、天竺黄、胆星、猴枣、礞石、朴硝等。痰火扰心可合并肝经风痰、热痰的见症,临证时注意随症加减。
寒痰:病机属寒痰(饮)蕴肺者,治宜温里散寒化痰,方选小青龙汤加减,常用药如麻黄、桂枝、细辛、杏仁、生姜等;病机属肺气虚寒,气不布津者,治宜温肺补气化痰,方选温肺汤加减,常用药如人参、黄芪、肉桂、钟乳石、干姜、半夏等。
湿痰:病机属脾湿生痰者,治宜燥湿化痰,方选二陈平胃汤加减,常用药如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茯苓等。
燥痰:病机属燥热灼津者,治宜清肺润燥化痰,方选桑杏汤加减,常用药如桑叶、桑白皮、南沙参、杏仁、贝母、天花粉、梨皮等;病机属阴伤肺燥,虚火灼津者,治宜养阴润肺化痰,方选沙参麦冬汤、润肺汤加减,常用药如北沙参、百合、玉竹、生地黄、麦冬、川贝母等。
气痰:参见辨病位论治“痰郁于肝”部分。
临证时应对停痰部位、痰之性质联系互参,结合施治,不可偏废。根据各种治痰药的性味、功用和归经,分别选用。若痰与其他病理产物合邪致病,尚应同时配合相应治疗。
此外,还应重视治痰药的炮制配伍,如以半夏为例,本为治湿痰之主药,但可因不同的炮制而异其性,如竹沥制者化热痰,姜汁制者化寒痰,半夏曲消食化痰,仙半夏治实痰,朱衣半夏、胆汁制半夏治惊痰等。在配伍方面,合芩、连治热痰,配姜、桂治寒痰,合苍术治湿痰,伍白附子治风痰,配麦冬治燥痰。由于不同的炮制配伍而起到不同的作用,从而表现其功效的多面性,使其应用范围更为广泛。
七、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痰之为病范围甚广,病理性质多端,痰证的临床表现可涉及西医学多系统疾病。凡表现有“痰”的特异性证候者,俱可根据异病同治的理念从痰治疗,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由此也说明各种治痰方药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无论在临床上,还是在理论上,中医学痰的病理学说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开展实验研究,进一步深化我们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