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35],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36],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37],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38]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1]人将:《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序》作“将人”,与后文文例合。

[2]妄:《甲乙经》卷十一《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作“安”。

[3]耗:新校正:“按《甲乙经》耗作好。”

[4]教下也:《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序》作“教也”,“下”属下读。当乙正。

[5]美:新校正云:“按别本,美,一作甘。”《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序》作“甘”。

[6]任:《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序》作“美”。

[7]曰:王冰注作“自”。

[8]合于道:新校正:“按全元起注本云:合于道数。”《甲乙经》卷十一《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瘀血呕血唾血》同全元起本。

[9]敝:通“蔽”。“蔽”犹“极”也。见《吕氏春秋·当染》高注。《史记·龟策列传》:“寿蔽天地,莫知其极。”

[10]刑:《太素》卷二《顺养》、《病源》卷十五《肺病候》作“形”。

[11]亟夺:《太素》卷二《顺养》作“不极”。

[12]净:《太素》卷二《顺养》作“静”。净,同“静”。

[13]空:通“孔”。《汉书·张骞传》:“然骞凿空。”

[14]精:通“晴”。《史记·天官书》:“天精而景星见。”

[15]不:《太素》卷二《顺养》无。

[16]独沉:新校正:“《太素》作沉浊。”

[17]佩:通“倍”,违反之意。《荀子·大略》:“一佩易之”杨倞注:“佩,或为倍。”《说文》:“倍,反也。”

[18]锥:《太素》卷二《顺养》作“兵”,与诸校本合。

[19]抟:原作“传”,《太素》卷二《顺养》作“搏”,均误。《素问校义》云:“所谓传,当为抟字之误也。”此说是,故据改。抟,专一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抟心揖志。”司马贞索引曰:“抟,古专字。”

[20]所:《太素》卷三《调阴阳》作“行”,义胜。行者,运行也。

[21]菀:同“郁”,郁积。

[22]高梁:《太素》卷三《调阴阳》作“膏粱”。按高通“膏”,脂膏;梁通“粱”,细粮。丁,音义同“疔”。

[23]魄:《说文解字》引《白虎通》曰:“魄者,迫也。猶迫迫然箸于人也。”

[24]粗:《太素》卷二《调阴阳》作“旦”。可参。

[25]薄:通“博”,搏击也。《淮南子·兵略》:“击之若雷,薄之若风。”

[26]阳密乃固:《太素》卷二《调阴阳》作“阴密阳固”。

[27]更:《太素》卷二《调阴阳》作“争”,属上读。

[28]宫:《太素》卷二《调阴阳》作“官”。

[29]甘:《太素》卷二《调阴阳》作“苦”。

[30]满:通“懑”,闷也。

[31]苦:《太素》卷二《调阴阳》作“甘”。义胜。

[32]不:《太素》卷三《调阴阳》无。义胜。

[33]央:同“殃”,受损。

[34]腠:原作“湊”,据《太素》卷三《调阴阳》改。湊,通“腠”。

[35]以为经风:《太素》卷三《阴阳杂说》无“以为”二字,“经风”属下读。

[36]耳:疑“舌”之误。本书《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在窍为舌。”可证。

[37]二阴:疑作“耳”。本书《阴阳应象大论》“北方生寒……在窍为耳”可证。

[38]心:《太素》卷三《阴阳杂说》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