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建筑的屋顶上,还有两个宝贝:螭吻还是鸱吻?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在这九子里,有一个叫螭(音吃)吻的,龙头鱼身,生性好张望。这就是在中国古建筑屋顶正脊两边的那两只大兽,也叫“吞脊兽”。
屋顶上小兽众多,又是龙,又是凤,还有各式各样身怀绝技的小怪物,有能喷水的,有能吐火的,都是业务骨干。俗话说:人多了打瞎乱,鸡多了不下蛋。这都在一个单位,互相之间难免会不服,但有了这两个巨大的龙头坐镇,谁还敢不听话?
这两个龙头,魏晋时期叫“鸱(音吃)尾”,唐宋时代叫“鸱吻”,明清时代叫“螭吻”。为什么会有这种名字上的演化呢?
据靠谱的史料记载,这两个家伙是从晋代开始出现的。隋朝著名的建筑师,工部尚书宇文恺就说过:“自晋以前,未有鸱尾。”就是说鸱尾这种建筑上的装饰,是从晋朝以后才开始有的。传说有一种海中的鱼,能兴风浪,长着很像鸱的尾巴(“鸱”是一种鸟),所以古代的工匠就把它的尾巴放在屋顶上,想借助它的力量防火防雷。说白了,就是古代的一种不靠谱的“消防措施”。
反正真着火了,这条尾巴是挤不出一滴水的。
我们现在发现的最早的“鸱尾”,是在北魏的龙门石窟古阳洞的石刻屋顶上。到了唐代的中期,开始有了变化。唐代是一个开明奔放的时代,对外来文化也是来者不拒。这时候的鸱尾,开始有了兽头吞脊的造型,于是名字也从鸱尾变成了“鸱吻”。著名的唐代建筑,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鸱吻,就是这种龙头形的吻。
那为什么在唐代会从“尾”变成“吻”呢?这种龙头的造型是从哪来的呢?
鸱吻(五台山)
鸱吻(独乐寺)
在唐代,由于政策的开明,从印度传过来的宗教“佛教”已经非常兴盛了。佛教文化中有一种鱼,叫作“摩羯鱼”,传说是龙首鱼身,能兴风作浪,是水神的坐骑。看,又逮着个会水的,于是人们也把它放在了屋顶上。这回不光是个尾巴了,有了脑袋有了嘴,可以喷喷水什么的。
于是这个重量级的消防员就上岗了。
到了宋辽时期,鸱吻的做法延续了唐代的造型,但不像唐代的那么霸气,由满脸横肉的糙汉变成了苗条的秀才。宋徽宗赵佶所作《瑞鹤图》,画的是都城开封汴梁宣德门上,祥云笼罩,鹤群翱翔的景象。宋徽宗把这城门楼上的鸱吻画得非常清楚。这一对鸱吻,背上还出现了一个像刷子一样的东西,叫作“抢铁”。这个东西就是后来明清螭吻上剑把的来源,一开始是防止鸟雀落在鸱吻上的赶鸟工具,作用类似如今在墙头上插的玻璃碎片。
元代是个少数民族统治中原的时代,统治者还没有那么多“皇权”的意识,这个时期的文化主要延续了唐宋时期的风格,算是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元代的永乐宫三清殿鸱吻,出现了“背兽”,到了明清时代就成了鸱吻上的标配。
(北宋)赵佶《瑞鹤图》局部
《瑞鹤图》宣德门鸱吻
明清时期的建筑基本是差不多的,由于众位皇帝们过于自恋,所以把皇宫里弄得到处都是龙,甭管是在石头上趴着还是在墙上挂着,反正只要有点儿地方一准让龙给填满了。
屋顶上也不例外。
由于屋顶上这俩家伙变成了龙,所以名字也就跟着改了,叫作“螭吻”——这个“螭”就是一种没有角的龙。我们在故宫里看到的这种螭吻,就是“鸱吻”进化的最终阶段。那么问题来了,螭吻的背上,为什么要插把剑呢?
这把剑可来头不小,传说这是东晋道教中赫赫有名的人物,“神功妙济真君”许逊的剑。许逊年青时曾任蜀郡旌阳县令,所以又称旌阳先生。他做官时也是居官清廉,为百姓兴利除害,在当地有很高的声望。后来弃官东归故里,在新建县酉山修身炼丹,成仙得道。据说他做官时,有一条蛟龙经常兴风作浪、为害四方,许逊便用神剑将蛟龙钉死,从此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螭吻背上这个莲花形的剑柄,就来源于此。
就这样,这一对最开始只有尾巴没有头的小怪物,经历了“鸱尾”—“鸱吻”—“螭吻”的演变,最终变成了屋顶上的龙头大哥,始终占据着整座建筑的制高点,统领着“脊兽”“戗兽”“套兽”等一众小弟。
深藏功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