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是一场美丽的修行:叶凤英自传
- 叶凤英
- 2652字
- 2023-09-15 18:32:54
第一份工作
别人在探询我的故事时,总要刨根问底,想知道我小时候是不是就立下了什么宏愿。这种心情我颇能理解。人们在读名人传记的时候,常常注意到四个字——“少有大志”。人们更愿相信名人少时也肯定不同凡响。
所幸我不是那种从小就确立了大志的名人,说起来惭愧,我儿时的理想是“能把小学读完,然后到工厂里做一名女工”。可遗憾的是,这一理想也并未实现。
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的成绩虽然名列前茅,但还是跟哥哥姐姐一样辍学了。离开学校后,我一直在家里打理家务,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76年9月7日。农历八月十四日,我离开了东莞老家,来到了香港。
内地与香港,过去与未来,分明就是两种不同的生活。
在车上的我,仿佛站在夜幕渐开的黎明,我要告别安静祥和的夜,而当曙光照来,香港的清晨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香港是一个用钱构成的社会,到处都是冷冰冰的”“香港没有什么人情味……”在家乡,我就被动地接受了这些对香港的描述,所以在路上我有些怯生,也很害怕。但是好奇却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思维。好奇心不仅来自对未来在香港生活的畅想,还有我的大哥,分别七年的大哥,我还能认出他吗?
大哥来接我,虽然已经七年未见,我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他来了。按照我当时的想法,大哥很洋气,他沉稳、优雅,浑身仿佛被一层活力的光圈笼罩,这是一种引人注目的魅力。也许在我眼里大哥始终是个伟岸的人。大哥看着我,很开心地笑着,他的笑容胜过清鲜的海风,消解着我对陌生环境的不安。虽然我没有行李、身无分文,只要有大哥,一切都变得安全了,他帮我登上了“恒昌行”的车。从新界出发,经过九龙半岛、香港岛,我们11点才到西环北街我们家人住的小房子里。
我至今还能记起那天晚上的感觉,那似乎是一个特别适合重逢的夜晚。
因为夜晚的缘故,车环岛而行,看不清其他的建筑物,很多汽车在马路上风驰电掣。色彩缤纷的霓虹灯,耀眼夺目,灯光透过车窗照进来,温情脉脉地包容着我。我仿佛跨越千山万水而来,家乡的一切消失得无影无踪,我18岁以前的天空变得模糊了。五光十色的都市虽然让我忐忑,但它蜿蜒开来的道路,却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憧憬。
也许是已经知道我要过来的缘故,家人都集中到狭小的房子来,久违了的热闹冲淡了我对香港的陌生感。我反复环顾周遭,充满好奇。新环境、新生活,这是我以前曾做过的梦,居然会在这一天,难以置信地一股脑涌到我的眼前。兴奋,大半夜了我的心都不能平静。
到香港的第二天是中秋节,闻知我抵港的消息后,我那在台湾地区读大学的六姐也赶过来,离别了七年之后,我和家人终于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中秋佳节。
关心我的六姐替我在香港的生活做了打算,在来香港的第三天,六姐帮我在夜校报名并送我上学。周一到周五,我在“救恩夜中学”里学习英文;周六周日,在“东南商学院”学习会计课程。
就在我上夜校的那一天,我跟随大哥到了他的公司,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与我小时候的理想大不相同的是,我没有进车间,而是在办公室里做文员的助理。
做这样的第一份工作,我有些惶恐。我不知道即将面对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做好公司的事务。一切都是陌生的,当时我对工作不敢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就像我对生活一样。那时候的我因为非常普通,不引人注意,所以自卑感极强,自我封闭,不爱说话,总想躲在角落里不被人发现。
我怎样才能胜任即将开始的工作呢?虽然大哥没给我压力,让我慢慢地学,我还是几乎整夜未眠。我早早地起床,穿上姐姐的一件苹果绿高领衬衫,配上一条牛仔裤,裤子把身体包得紧紧的,我好像头一次在镜子前端详自己,发现自己身材有点胖,头发也有点乱,连忙又找了一条皮筋把头发绑起来。镜中的我,总是不能让自己满意,但当时的我也无能为力。
我知道,工作是改善我境遇的唯一途径,所以我一定要把工作干好。
当时大哥没有直接指导我的工作,我唯一的上司是一个文员兼会计,她是我的入职导师。但对于我这个下属,她似乎并不以为然,也许她认定我像很多内地过来的姑娘一样,俗气、不长进。
我在这份工作里遇到的困难是以前从来没有设想过的。由于我当时的语言组织能力相当差,而且带着明显的东莞乡下口音,所以连接电话这样简单的事情,对我来说也是件很难以企及的事。那时候我能做的事情唯有帮上司抄抄送货单,只要仔细就可以解决好了。还可以跑银行,只是处理不了复杂的业务,只能办理存款罢了。
我也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做饭。大哥公司的业务当时正在慢慢地步入轨道,按当时的经营模式,对员工是提供午餐的,公司请了一个厨师专门负责做饭。但时间一久,同事们渐渐对伙食有些厌倦,甚至罢工宣泄不满。这事情反馈到大哥那里,大哥就让我做了后备厨师。于是我就到厨房拿起大勺,做饭、洗碗的事全包了。一个人在厨房里忙着,倒觉得有些贡献和满足。
那时候我基本上奔波于三个场所:白天是恒昌行,周一到周五晚上是救恩夜中学,周六、周日是东南商学院。
工作的时候我很难走出自卑的羁绊,唯有在夜校,在久违的书本里,我才能沉下心来,不再彷徨和焦虑。我也才能冷静地反思自己:我与周围的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差距呢?同在一个教室,为什么别人看上去那么自信,打扮得那么入时,而我却不行呢?我为什么不可以修正自己呢?
我开始试着模仿大多数人的样子修剪自己的头发,开始注重衣服的色彩搭配,注意修正自己的家乡口音,不再躲在角落里,开始主动地和同学打招呼。
这一改变令我十分惊喜,我开始意识到在恒昌行,我也可以做到:融入公司,寻找自己的路。
有这种想法之后,我不再在乎上司和公司的其他同事怎么看我,在他们交待工作或者电话沟通的时候,我总是拉长耳朵倾听,我知道要先成为他们,才能超过他们。我不甘心自己总是打着乡下丫头的印记,要让自己快速成长,希望在某一天早晨醒来的时候,我带着方言的发音和与环境不协调的行为都随风而散,我,变成一个能融入公司的全新的人。
当初,越是想在公司表现得好一些,就越紧张,以至于自己都怀疑有一些动作是不是自己做的,上司曾对我处理事情急于求成的态度提出批评,还好我并没有泄气,通过聆听、求教,逐步找到了与同事相处的感觉。
我顺利地处理完了第一个业务电话;我为自己剪了第一个和别人一样的发型;我在公司面带微笑……这一切都如鱼儿回归大海,我开始变得自信,对工作和生活的想法也越来越多了。
在接触第一份工作以来,我并没有接触过老子,也不知道老子关于水之大德的论述,但我已经学会了如水一样甘愿处下,谦虚谨慎。这也许是中国古文化从小就在我心里植根的原因吧。
倾听是一种好习惯。老子说:上善若水。我把自己定位成水,静谧地在低处听同事的业务建议或处世法则,这使我尽快地掌握了工作技能和交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