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你以为的就是真的吗?
- 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傻事
- 黄仁杰编著
- 14091字
- 2023-07-17 11:00:26
1 剃刀定律:你以为是你帮了大忙,其实是害人不浅
“帮一把,应该的。”
生活中要是听到这句话,估计换谁都会心头一热。可也有某些时候,要是真有人说了这句话,估计你想骂人的心都有了,不信?那看看这条新闻。
一位姓杨的女士天生是热心肠,和身边一位男同事关系不错,两个人又住在同一个小区,所以平时谁家有点事都伸把手帮个忙。有一次,这位男同事和老婆闹矛盾,杨女士也不知道怎么开了顺风耳的技能就知道了,二话不说就上男同事家劝和,可这一去着实把男同事的老婆惊呆了:我们两口子吵架,怎么把你招来了?于是这位夫人脑洞大开,学起福尔摩斯来了个推理:肯定是我老公跟你诉苦来着,你们俩有故事!就这样,一男一女的战争变成了两个女人的战争,不到一天的工夫,整个小区都知道了杨女士的“绯闻”,她也顺便得了个“小三”的不雅称号。
有人觉得,这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其实是杨女士热心有余情商不足。夫妻之间闹矛盾,最简单的解决方案不是第三方介入,而是两个人自动和好,因为无论谁介入都会把问题复杂化,比如女方的娘家人或者男方的七大姑八大姨。
不过回头想想,杨女士虽然算是多管闲事,但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她想帮助男同事解决问题,优化人际关系,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嘛,所以就被一条心理定律坑了——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是14世纪由英格兰逻辑学家威廉提出来的,它的定义就像它的理论一样简单:“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听着过于简单,我们不妨借用牛顿的一段话作为解释:“自然界不做无用之事。只要少做一点就成了,多做了却是无用;因为自然界喜欢简单化,而不爱用什么多余的原因来夸耀自己。”
剃刀定律听着简单,可真要做起来就难了,因为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掺和进来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可这么一折腾,就反映出了一种境界和格局上的狭小。
从前有一个聪明人,很会讲道理,万事都看得很透。有一天,他在寺庙里忽发感慨,对佛祖说:“佛祖啊,以我的智商绝对可以代替您,因为您坐在上面一句话都不说就能让人敬畏,更不要说我还会帮人开解了。”佛祖很大度,真的让这个人代替了自己的位置。很快,有三个人来拜佛。第一个是求财的商人,第二个是想要钱给丈夫看病的妇女,第三个是渴望出海平安的渔民。结果,商人临走时把钱包落在铺垫下面,被妇女捡到了,轮到渔民叩拜时商人赶回来,以为钱被渔民拿走了,二人就打在一起。这时,坐在莲花座上的聪明人忍不住点拨:“别打了!商人的钱是妇女拿走的!”于是,商人追了出去。
聪明人以为自己化解了一场纠纷,可佛祖给他看了两幅画:第一幅是妇女救活了丈夫,商人打伤渔夫,渔夫没有出海,商人被带到了衙门,妇女的丈夫康复后成为商人的得力助手,两人都发了财;第二幅是妇女的丈夫病死了,家破人亡,渔夫第二天出海遭遇海啸死亡,商人拿着钱回家因意外坠入山谷。
聪明人看完两幅画半晌无言,佛祖告诉聪明人:通过机缘达成心愿,而不是依靠外力,这就是佛和凡人的区别。
想想看,妇女拿走了不会影响商人生活的一点钱给丈夫治病,这是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渔夫因伤躲过海啸,比说服他不出海要容易得多;商人找到一个帮手致富也是天赐机缘。总而言之,三个人完成心愿的“解决路径”都是最短的。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受到一点启发呢?
奥卡姆剃刀的原理简单易用,在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方法论。
某厂商曾经引进一条香皂生产线,产能不错,但是存在设计缺陷,时不时地会有几个空盒子流出来——肥皂没装进去,结果流入市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后来,公司聘请了一个专业自动化的博士后,成立了一个十几个人的科研攻关小组,综合采用了机械、微电子以及X射线等多种技术,耗资百万最终解决了问题,每当生产线有空盒子经过时都会被探测器检测到,然后一只机械手臂把它推走。后来,中国南方有个乡镇企业也引进了同样一条生产线,一个小组长花了100元钱解决了问题——用一台风扇在生产线旁边猛吹,空盒子都被吹走了。
这个故事有着很多版本,现在也是真假难辨,不过它的确证明了奥卡姆剃刀的合理性:费了那么多力气去检测空盒子,为什么不用一阵风把它吹走?当然,我们讽刺的不是高科技和高学历,而是这种思维方式。掌握高精尖的知识没错,关键在于有没有更简单的解决办法。所以,奥卡姆剃刀的另一种表达就是:当你有两个处于竞争地位的理论能得出同样的结论,那么简单的那个更好。
为什么无印良品在中国那么出名呢?就是因为它奉行了剃刀定律,采用了大道至简的原则:花哨的设计方案统统枪毙,选择最简洁的;多余的功能统统放弃,选择最实用的,最后就是用简约和实用来解决问题。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社会和过去相比更复杂了,高速发展带来的是快节奏的生活,经济转型快,结婚生子快,大家为了解决房子、票子、孩子等问题,都在不断地做加法,自认为在提出解决方案,结果往往是越出力越坏事。所以,与其脑洞大开地列出几十个解决方案,不如静下心先排除干扰选项,找出一个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2 心理投射:你以为所有人和你一样不爱吃五仁月饼?那月饼卖给谁了?
每到中秋节,网上都会冒出一个话题:五仁月饼有多难吃?此话题一出就炸开了锅,不少网友纷纷诉说五仁月饼给自己留下的“童年阴影”,甚至有一年还搞出了“把五仁月饼踢出月饼界”的话题。当然,也有不少人表示五仁月饼也挺好吃的,愤愤不平地要给它平反……结果双方各执一词,打起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口水仗。
就是这么一块小小的月饼,暴露出最常见的一种认知心理现象:心理投射。
心理投射也叫投射效应,意思是把自己的某些特点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表现为在认知和对别人形成初步印象时,总会下意识觉得对方和自己具备相似的特征,所以就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的感情和意志强行加给对方了。打个比方,一个重金属音乐发烧友参加派对,一边播放震耳欲聋的音乐,一边看着对他礼貌微笑实则咬牙切齿的陌生人:“嗨,怎么样,很不错吧?”一个平时就喜欢算计别人的家伙,开会时看到某部门的死对头瞄了自己一眼,心中忍不住会想:“这小子又在打什么鬼算盘?!”
同理,不爱吃五仁月饼的人会觉得别人也不爱吃。
心理投射几乎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只不过有的人的念头一闪而过,有的人却深度中毒,可无论轻重都要遗憾地告诉你:那是病,得治。
心理投射本质上就是拒绝认真观察别人的真实情况而妄下结论,说得再专业一点,心理投射是一种认知障碍。
不过,有一件事更有意思,很多聪明人恰恰喜欢心理投射。
《庄子》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庄子和惠施在濠水岸边散步,庄子说:“河里那些鱼儿游动得从容自在,它们真是快乐啊!”旁边的惠施马上反问:“你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快乐?”惠施回答:“我不是你,自然不了解你;但你也不是鱼,一定也是不能了解鱼的快乐的!”
庄子是一个聪明人,却聪明地认为自己能够揣摩出鱼的想法,其实这也是很多聪明人的下意识反应。说到这里,心理投射忽然有了一个孪生兄弟,叫“以己度人”。
从词义上讲,“以己度人”好像不是什么褒义词,那为什么聪明人会跟它扯上了关系呢?原因很简单,以己度人有时候还是挺管用的。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喜欢钱,也喜欢名望,那么也认为你的员工和你一样喜欢钱和名望,于是就用提成和奖状去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这种以己度人错了吗?应该没什么问题,因为喜欢名利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然而问题来了:如果你有幸雇了一个极少数的不爱名利的员工,这招还管用吗?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和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饮酒作诗,偶尔也互相开开玩笑。一次,苏轼和佛印在一起打坐参禅,苏轼看到佛印一动不动,忽然灵光一现想要戏耍他一下,就问:“大和尚,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佛印连看都没看一眼就说:“你坐在那里像一尊佛。”苏轼一听喜上眉梢,接着问:“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里像什么吗?”佛印摇头,结果苏轼说:“你坐在那里就像一坨牛粪。”没想到佛印沉默无言,苏轼更加得意,回家之后跟妹妹说了这件事,结果妹妹鄙视地看着他说:“参禅讲的是见心见性,心里有什么,看见的就是什么。佛印说你是一尊佛,证明他心中有佛,你说佛印是牛粪,你的心里装的是什么?”苏轼一听才觉得自己是吃了亏。
这就是以己度人的大型翻车现场。
以己度人,有时候暴露出的是对自己的嫌弃。比如你是一个见了陌生人就心跳120迈的人,结果遇到了一个见生人就心跳140迈的主儿,于是就下意识地讨厌他,说不准还会来一句:“你看那小子真怂!”冷静一下吧,你讨厌的不是他,而是你自己。
热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有一集讲述了刘梅因为误会夏东海脸上有口红印而吵了起来,最后负气出走。夏东海意识到自己处理问题不当,就急着出去找她,半路遇到了一个出来找狗的老头儿,老头儿口口声声喊着爱犬为“老伴儿”,夏东海则喊着“梅梅”,最后俩人一起坐了下来。老头儿看着夏东海说,天黑了不好找啊。夏东海回了一句“是啊”,结果老头儿又担心地说,得看着点,小心咬着人。夏东海这才注意到老头脚下的狗,知道他们两个都误会了对方。
老头儿和夏东海都在同一时刻犯了“以己度人”的毛病,而他们揣摩对方的动机里都有内疚、埋怨自己的成分,所以脑子就被感性的细胞占领了高地,问也没问就把人和狗混为一谈了。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发现,心理投射是可以避免的。
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多沟通,避免先入为主。
有些聪明人,可能是把自己想象成了洞察天命的智者,总是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看到什么就直接“脑补”给出了答案,根本懒得问人家到底是怎么回事。这种装高冷换来的多半是误会和笑料,其实只要一句话就能帮你确认,何必那么自信地瞎猜呢?
另一方面,我们要学会多思考,避免漏掉线索。
有时候我们观察到的事并没有可以询问的对象,那也不要紧,先用眼睛看一遍,查查都有什么线索,然后在脑子里想一遍,琢磨一下这么推断是否合理,最后才可以从嘴里说出来,而不是过分依靠直觉。
回头看看,聪明人喜欢心理投射,其实是喜欢生活在自己创造的小世界里,这里一切都是按照他们的想法来的,有什么愿望都能如愿以偿,于是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掌控感……好了,醒醒吧,这些喜欢心理投射的“聪明人”,你们和真正的聪明人只差一盆冷水。
生活是美好的,可总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不会因为你的想法而改变。当然,心理投射也不是什么“绝症”,它不过是我们的主观意识过于强烈而已,所以我们要用适度的理性驱散它,消除它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或者想要成为真正的聪明人,不妨冷静地思考一下:我们和别人既是相同的,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经过多方面的、持久的接触才能客观地了解一个人,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站在对方的思维和情感的角度,而不是让我们灵魂出窍进入对方的身体,那不叫换位,叫以己度人。
真正聪明的人,既不会轻信于主观,也不会偏听于客观;既不会完全依赖感性,也不会完全遵守理性。学会辩证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人和事,试着多一些倾听,多一些沟通,少一点武断,试着忍耐三分钟,或许你会对刚才某个“讨厌的家伙”肃然起敬。
从现在开始,别再逢人就问:“你也不爱吃五仁月饼吧?”
3 结果偏误:你以为是靠自己成功?其实有人帮了你
现在是一个焦虑的时代,几年前那篇《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刷爆朋友圈之后,多少人一夜睡不着觉,都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马爸爸”。正因如此,成功人物的致富心经依然畅销不衰,像什么“马云从来没说过的成功秘诀”“听了这些话你就能成为李嘉诚”之类的文章隔三差五问候你的朋友圈。客观地讲,向大佬学习经验,减少试错成本,这还真是聪明人会干的事儿。可问题在于,聪明人往往会掉进思维陷阱,它就是“结果偏误”。
什么是结果偏误?它是指我们往往愿意倾向于结果,用结果的质量来评判你的决定,而不是用决定本身的质量。简单说,就是以成败论英雄。
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
给你一枚硬币,99%的概率可以抛到正面,只有1%的概率是反面,猜中就给你100元钱,猜错罚你100元钱,你会选择哪个面呢?估计只要不是喝多了,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正面,因为概率摆在那儿嘛!可是万一你运气实在“太好”,碰上了那1%的概率,输了100元钱呢?估计你很可能会觉得选择正面是个错误的决定,因为你以前掷硬币都是反面多嘛!或者你会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幸运儿体质,中标1%才是常态……总之,你会七七八八想一堆埋怨自己的话,但是请你冷静下来想想:从概率上讲,你当初的选择有错吗?没错。但是最终的结果影响了你的判断。
想想赤壁之战,有多少人看到这段历史时拍案而起,大骂曹阿瞒愚蠢透顶?连环大船明摆着会被火烧啊,为什么还敢做这样脑残的决定呢?可是,难道曹老板不知道连环大船怕火攻这个致命的弱点吗?当然知道,人家还特意调查了赤壁一带的天气,确定只有西北风才放心大胆地把船连在了一起,只是在最关键的一战变成了东南风,这才有了一段惨败的黑历史。
说曹操不够聪明的人,的确是把赤壁之战的前前后后看明白了,记忆力和理解力都没问题,可他们走进了一条岔道,那就是他们的结论是以赤壁之战结果来推断的,根本没有代入到曹操当时身处的环境之中。不过,煮酒论英雄,品茶谈历史,说点主观的话也没什么大碍,可如果在生活中犯了这种错,那付出的成本可就无法估量了。
记得周星驰的电影《破坏之王》吗?在影片里,周星驰饰演一个混迹底层的外卖小子何金银,看中了钟丽缇饰演的女神阿丽,因为两人差距过大,何金银没敢表白,直到有一次,阿丽和柔道部的主将黑熊闹矛盾,正好何金银路过,阿丽为了气黑熊亲了何金银一下,结果就是这一吻让何金银顿时鼓起了勇气,他认为生活还是充满奇迹的,女神也有可能爱上屌丝,于是一根筋地展开了对阿丽的追求。后来,何金银知道阿丽是利用了自己,可他还是不愿意放弃,最终抱得美人归。
因为是喜剧电影,何金银和阿丽的结局是美好的,可如果放在现实生活中,何金银的结局会是怎样呢?他不是被阿丽的某一个男友打个半死,就是惨遭N次拒绝后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因为他被结果偏误坑惨了,认为自己有机会追上女神,那个吻就成了励志的动力。当然,何金银不能说是多么聪明的一个人,可他原本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女神不会看上自己,可即便如此,他仍然会因为一个意外的吻否定了之前的正确决策——别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有看到当初那个吻其实是黑熊帮了自己。
结果偏误,会让人得出错误的结论,然后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你还别不信,说不定有一天,你会看一群猴子写的《炒股心经》呢!为什么?
我们随便从动物园或者山里抓出100只猴子,让它们在股市上随机买卖股票,过了一年,肯定会有猴子赚钱,也会有猴子赔钱,再过一年,赚钱的猴子可能剩下了一半,再过几年,可能就剩下了一只猴子,那它可就是猴界中的巴菲特了!这么大名气的猴子肯定会被媒体采访,然后媒体会总结出一堆成功的秘诀,比如爱吃香蕉,喜欢头朝下睡觉,喜欢把别的猴抓虱子的时间用来思考……总之一定能挖出一些猛料,然后出版成书,你敢说你不会买吗?
这只幸运的猴子,何尝不是你自己呢?
不管你爱不爱听,都得明白一个事实:坏的结果未必都是你的全责,好的结果也不都是你的功劳。只是,出现坏结果的时候我们会去找外因,然后甩锅给别人,可出现好结果的时候就会从自己身上找闪光点,结果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就拿那只猴子来说,如果在下一年度把钱都给它投资股票,你敢保证能赚钱吗?也许猴哥一把火烧了华尔街也说不定。所以,我们要相信,好结果不等于好决策,它可能只是一个幸运的概率。
闭上你的眼睛,想想这一个月以来做过的最成功和最失败的决策,不用说,你能想起来的最好的决策肯定是给你带来好结果的,最失败的决策是带来坏结果的。明白了吗?你根本不会从计划本身去考虑,这是绝大多数人容易犯的错误。
既然结果偏误有这样大的危害,我们能不能克服它呢?其实,想要避免这种事并不难,以后再复盘一次决策,问自己四个问题。
第一,你为什么会作出这个判断?答案如果是通过结果,那就值得怀疑,如果是过程,你才有资格继续问第二个问题:你是通过哪些信息来判断的?打个比方,有的人初中文凭却当了老板,你说学历不重要,可有的人上大学照样获得了成就,所以“初中毕业”这个信息就不是最关键的,你要找其他更可靠的信息,比如这些成功人士身上的品质、能力等。解决了第二个问题后进入第三个问题:你作出判断时征求了别人的意见了吗?如果没有,那又得打一个问号,如果有就能进入第四个问题:你真的有必要去作这个判断吗?
其实,这个问题才是最重要的,也是结果偏误的“病根儿”。为什么我们非得分析一个偶然性的事件背后的原因,然后用这个原因再去得出某个判断呢?说来也有些尴尬,往往越是聪明的人,越会觉得一件事情结束了总得来个分析报告,结果就分析出了荒唐的判断。
说到底,真要想从源头上掐断结果偏误,还是要以宽怀的心态去看这个世界,别一失败了就抹黑全天下,要以客观的视角看自己。也别一侥幸成功了就给自己脸上贴金。只要心态平和了,细枝末节就不去计较了,而它们往往就包含着随机性和外因性。总而言之,多享受过程比什么都重要,这才是善待自己、善待整个世界。
4 透明度错觉:你以为有人注意你,其实根本没人看你
如果你谈过恋爱,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在一个美妙的盛夏,你和情人漫步在公园中,突然口渴,你和情人相视一笑,对方自告奋勇地过去给你买饮料,你坐在清凉的长椅上等待那个身影的归来,可当对方捧着一瓶百事可乐来到你面前时,酷暑的炎热顿时荡然无存,只剩下内心的颤抖和冰冷,暴怒的你指着百事可乐说:“为什么不是美年达?!为什么?”
你以为别人知道你的想法,其实是你想多了。不过,这也不是矫情,恰恰是因为你很聪明,因为你想和情人制造一点小情趣,因为你想通过一件小事验证对方是不是真的懂你、爱你?相反,如果是一个心思简单的人,想要喝什么就会直接跟对方说,根本不会拐弯抹角。
别小看这种聪明,不仅谈恋爱会做这种事,工作上也一样。某天,老板交代给你一个任务,你二话不说接过来,绝不会问那么多细节,这是因为你想让老板看出你们是默契的,然后就会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然而很快你就“杯具”了,原来你和老板并没有想到一块儿去,老板没说透是因为他觉得你肯定懂他,你没问清是觉得老板了解你才委以重任的……
这就是聪明人容易陷入的一种心理误区——透明度错觉,它是指人们会高估别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或我们会高估自己对别人的了解程度,从而造成沟通中的误会。
国外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邀请了40名大学生,两个一组,一个人演讲,另一个人观看,演讲结束后,演讲者和观众都要对演讲者表现出来的紧张程度打分(分数越高越紧张),结果演讲者给自己的平均打分是6.5分,观察者给对方的平均打分是5.5分。为什么会有这一分之差?因为演讲者认为,自己心里的紧张表现出来了,而事实上并没有。
当然,这个实验也让那些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放心了:其实大家并没有那么关注你,你所谓的紧张和不适大部分都是自己造成的。
不过也别高兴太早,陌生人可能不那么在意你,可如果是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对方很容易认为你应该理解他/她。人家生气了,什么也不说,指望着你能赔礼道歉,结果你却一脸疑惑不知道该怎么办,最后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演越烈,最后弄不好分道扬镳。可糟糕的是,聪明人就算知道透明度错觉,仍然不会直接说出来?为什么?因为说出来会掉价,会失去在一段关系中的主动权。
这不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吗?也许你会说,老娘母胎单身不谈恋爱,那你可真是小看了透明度错觉了,它不仅会给人际沟通带来麻烦,还会给人的自我评价带来干扰,于是就关联了另一种心理现象——焦点效应。
焦点效应,直白说就是以自我为中心,这个同样是聪明人容易犯的错误,因为从生存策略上讲,让别人关注自己往往能够利益最大化,就像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一样。可问题在于,你以为别人关注自己了,其实对方并没有真的关注,这种一厢情愿反而会害了你。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指挥家、作曲家叫沃尔特·达姆罗施,他二十多岁就成为了乐队指挥,年少成名让他有些目中无人,觉得自己的才华无人能比。一天,乐队正准备排练时,达姆罗施忽然发现自己把指挥棒落在家里了,就打算派人去取,结果他的秘书说:“没关系,向乐队其他人借一下就行了。”这让达姆罗施一脸困惑:除了乐队指挥谁还有指挥棒呢?虽然想不通,可他还是随口问大家谁能借给他一根指挥棒。结果,大提琴手、首席小提琴手和钢琴手都从上衣内袋里掏出指挥棒,这3根指挥棒一下子让达姆罗施清醒过来,他终于意识到没有谁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一直在努力成为更优秀的人。于是从这一刻开始,每当达姆罗施思想松懈时,就会想到3根指挥棒在自己面前晃动的场景,这让他不断地鞭策自己。
达姆罗施的才华让他名气斐然,可这份才华也让他恃才傲物,误以为自己永远是乐队里众星捧月的焦点,幸亏他及时发现了真相,否则真的可能会被那些不被关注但默默努力的人超越。
聪明人有才华,恃才傲物就难以避免,所以更容易把自己当成焦点,结果不仅影响了和别人的关系,也会让自己活得很累。
看到这里,你还觉得透明度错觉不够坑人吗?既然是个坑,我们怎么才能避开它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不管和谁沟通,都尽量别让对方猜来猜去,有什么想法表达出来就好了。其实,人际沟通不过就是三个组成部分:因为一个客观事件(A)而产生了什么感受(B),所以我希望对方可以怎么做(V)。
划重点:客观事件、感受,怎么做。这些就是沟通的重点,无论三个元素中去掉哪一个,都可能影响到别人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人际关系。
文艺点说,当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很轻的时候,才有机会触摸到生命的真实。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我,不娇揉也不造作,即便你真的是别人注意的焦点,也应该保持适当的低姿态。这可不是逼着让你谦虚谨慎或者懦弱畏缩,而是一种真正聪明的处世之道,学会了才有人生的大智慧和大境界。
虽然透明度错觉和焦点效应会产生负面影响,可如果正确引导,也能变消极为积极。因为越是有透明度错觉心理的人,越容易进行自我审查,他们对自己的认知、情绪和行为的觉察度很高,既希望别人多关注自己,同时也在意别人眼中怎么看自己,所以聪明人都会尽量控制自己别在他人面前犯错误,而那些性格大条的人可能就不在意这些,自然也不容易有错觉产生。
同理,我们还可以利用透明度错觉和焦点效应,在社交中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比如适当地恭维对方,关注对方身上的一些微小变化,这样就会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又不算是吹捧对方,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送你一句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名言:“天使之所以会飞,是因为她们把自己看得轻。”
5 控制错觉:你以为比二哈聪明?是二哈让着你吧!
如今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控制人生,从控制体重开始。”有的人把它当成座右铭来鞭策自己,这其实是一件挺正能量的事儿,和“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逻辑差不多。可是,有的人却把这句话改成了“连体重都控制不了还谈什么控制人生!”乍一听好像意思差不多,可细心品味就能发现,第二句的潜在意思是“控制体重这件事并不是很难哟”,而第一句话仅仅是表达了一种努力做好的态度。
问题就出在这儿。
扪心自问,你真的能控制自己的体重吗?它仅仅就是体重秤上的数字吗?仅仅就是肉眼看不见的卡路里吗?没错,体重可以量化,甚至可以精确到毫克,可是减肥这件事是能够量化的吗?你确定是因为多跑了10公里减掉的还是因为失恋减掉的?你确定是因为少吃了10顿大餐减掉的还是因为苦夏减掉的?减肥看起来是个人的事,可它仍然充满了一部分不确定因素,可很多人偏偏愿意相信能够控制。
如果你觉得减肥这个例子还不足以证明人类对控制感的迷恋,那不妨想想你看过的影视剧里是否有这样的场面:在一家乌烟瘴气的赌馆里,输红眼的赌徒拿起几个骰子,亲了又亲揉了又揉,最后使劲往桌面上一扔,嘴里喊着“来个大的!”,如果想要一个小的,肯定是温柔地扔出骰子。你觉得赌鬼离自己身边太远?那好,用手柄玩过游戏或者看过用手柄玩游戏的人吧?有没有发现游戏角色在躲闪的时候,玩家也会一边操纵手柄一边做相似的动作?还有足球场上,球迷一边呐喊一边伸脚想要攻进一个世界波……没错,这些都是控制错觉。
控制错觉,就是人们会高估自己对事件的控制程度,而低估客观因素在事件中的影响程度。具体解释就是,人们习惯把世界理解成为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世界,相信能够采用很多巧妙的办法不去发现真相。用今天流行的一句话讲就是:人们只愿意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家里养过二哈的人,看着这个上帝画狼的草稿在面前窜来跳去,扔出一个球就接过来,傻头傻脑地又交还给你,是不是有一种控制二哈的满足感呢?先别急着享受,如果你和二哈调换一下角色,你可能会盯着自己说:这个傻主人真烦,天天让我陪他玩!听着有点扎心吧?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儿。
有人觉得,二哈怎么想不重要,反正我开心就好。行了,控制错觉每时每刻都在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有可能左右我们的命运。不要觉得这是危言耸听,想想你自己,有没有听过老板鼓励你“只要努力工作就会前途远大”呢?结果是拖欠奖金和提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你傻,其实你恰恰是一个聪明人,懂得找目标作为动力来激励自己,也愿意相信自己的能力会逐步提高,可是这个聪明却把你结结实实地带进了控制错觉的大坑里。
控制错觉不仅是个大坑,还能随时变换形态去坑你。打个比方,你成功搞定一个客户签下了一个大单,得到了老板的表扬和小小的奖励,你就认为自己真的掌控了局面,然而事实上是客户跟原来的对接公司闹翻了,但是你绝对不会知道,更不会客观地分析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你只会被控制错觉忽悠着认为自己能力出众,于是你的人生就被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然后就在某一天,老板又给了你一个大客户,你兴高采烈地承诺下来,结果铩羽而归,从此被老板雪藏。
别以为只有普通人会掉进控制错觉的坑,成功人士也一样如此。
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战场上耀武扬威,碰上了混混出身的刘邦,两个人交手多次,项羽明显占据上风,最夸张的是彭城之战,刘邦的56万大军被项羽的3万精兵打得丢盔弃甲,吓得刘邦连儿子都差点扔在半路上,所以项羽觉得自己无论是能力上还是出身上都超过了刘邦,夺取天下是分分钟的事。那么项羽不聪明吗?当然不是,他对当时的情况过于乐观了吗?也不算。问题在于,刘邦虽然打了败仗,可仍然有反击的能力,结果项羽误以为自己掌控了局势,主观的麻痹加上意外因素,最终导致项羽在垓下之战大败。
正是因为控制错觉让项羽过于自负,所以他没办法像刘邦那样接受失败,反观刘邦,一路上就是被挨打羞辱惯了的,自己的亲爹被绑起来要烤着吃他都吵着分一口,劣势之下的刘邦知道自己稍不留神就可能一败涂地,所以从来也没有产生过控制错觉,即使翻了车也能拍拍身上的土爬起来。
项羽的悲剧,可不是只在历史上发生。这几年,偶有博士生、研究生自杀的新闻,有的是名牌大学前途似锦,有的是家境殷实生活无忧,可他们自杀的理由却让人大跌眼镜:有因为毕业论文自杀的,有因为被女孩拒绝自杀的……你能说这些人不聪明吗?可他们干出这些傻事,不就是因为之前过于顺利了,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人生,所以遇到点挫折就失了章法,这么大的落差谁受得了呢?于是精神就崩溃了。
和控制错觉一起坑人的还有一个小帮凶,它的名字叫“优于常人”。从字面上就能理解,它是我们高估自身对事物的发展,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而自动选择性无视“幸运”二字。正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有了“优于常人”这个捣乱的心理效应,控制错觉才会让我们看不清世界的本来面目。
既然了解了控制错觉的危害,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它呢?给你推荐一个老师——斯多葛学派。
斯多葛学派是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的学派,他们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心法叫做“控制二分法”,专治控制错觉。这个心法主张,我们必须正确区分哪些是自己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不能控制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能够控制的并有勇气去做。
控制二分法的核心在于,你要认清可控边界,只关注边界内的事,至于外面的事情就顺其自然吧。那么,什么是边界内的事情呢?就是你个人的能力所能决定的事情。打个比方,你们公司准备参加一场大型投标活动,你负责写投标文件,能写成什么样是你能决定的,至于能不能中标,那真的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中标了,你可不能把功劳全都放在自己身上,要想想别人是否也付出了努力,想想竞争对手的报价是不是高得离谱了……总之,尽量少夸大自己,多专注于自身。
当你养成了这种思维习惯之后,即便遇到了投标不中的糟心事儿,也能尽快地解脱出来,因为你知道成败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自己,只要无愧于内心就是好同志。有人觉得这样是不是活得太累了?没办法,人的天性中就藏着一种控制欲,都希望自己能掌控世界,不搞点思维矫正是很难改过来的。最后,分享一句斯多葛学派代表人物塞内加的名言:“困住我们的是幻象,而不是现实。”
6 归因谬误:闹钟没响害你迟到?其实是懒癌发作
某天早上,你正懒洋洋地猫在被窝里做着春秋大梦,忽然耳边响起了老板训斥的声音,你打了个哆嗦爬起来,看表才知道距离上班还有20分钟……当你衣衫不整牙没刷净地跑到公司时,一点不意外地迟到了,于是这个月的全勤奖就和你说拜拜了。中午吃饭时,同事问你为什么迟到,你咬着牙根骂了一句:“都怪那该死的闹钟没响!”
真的是闹钟没响吗?也许你根本就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你知道,没响的是你心里的那个“闹钟”,它被一个叫懒癌的家伙死死捂住了。
你觉得这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才能干出的蠢事儿吗?不,干这种事儿的人往往都是聪明人。
网上曾经有人发过这样一个帖子:他有一位资深HR的朋友,这位朋友有一次当面试官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小伙子,就打心眼里想把对方招过来,可就在这时,他忽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细节:这个小伙子每段职业经历都不长,于是就问对方为什么换工作,小伙子倒是挺实诚,说多次离职还真不怪自己,是公司倒闭了,结果不得不重新换了一家新公司,可是干了没多久新公司又倒闭了,于是周而复始……当资深HR听完小伙子的叙述后,看着对方委屈的表情,用比人家还委屈的声音告诉他:“抱歉,我们不合适。”
根据发帖人的描述,这位HR是一个非常理性也很出类拔萃的人,为公司挑选过无数的精英骨干,然而,他还是因为那个小伙子身上的某种“神秘力量”而放弃了他。没错,这个“神秘力量”就是他每到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就要关门大吉。
可能你觉得这是一个段子,现代人每天接收这么多信息,怎么能相信这种迷信的东西呢?事实上,有这种思维的人还真不在少数。往大了说,这是人类对“因果”的一种痴迷。用科学点的词描述,就是“归因谬误”。
归因谬误也叫归因偏差,简单说就是人们有时候会有意或者无意地把个人行为及结果进行不准确的归因。说到“因”,就有人会想起“因果报应”,的确,这是很多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特别是在看到一些行为不端的人受到惩罚之后,就会用这句话进行解释。从积极的方面讲,“因果论”能成为人约束自我的戒律。可是从消极的方面讲,它也会让人无端地背黑锅。
当然,“因果论”也很委屈,它本身是没毛病的。你把一个鸡蛋扔在地上,鸡蛋就会碎掉,那么“扔鸡蛋”是因,“鸡蛋碎掉”就是果。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会把自己的想法加入进来,从而混淆了真相。打个比方,今天外面下了瓢泼大雨,出门很不方便,于是就躺在床上睡大觉,这看起来是一对因果,但是你有没有想过穿上雨衣或者打着雨伞出门呢?或者是等雨停了、变小一点再出门呢?然而事实上你统统没有,因为懒,所以把责任都推到了下雨上。
现在明白了吧?当我们习惯于进行外归因(把原因归结到外部世界,相反就是内归因)的时候,就会自动屏蔽主观能动性,进入消极和被动的状态。就拿那个帖子里的HR来说,他本来看中了那个小伙子,可是却把他“只要入职公司就倒闭”的意外当成了一种因果关系,担心自己的公司也被拖下水,所以才拒绝录用他。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看起来很聪明的人,却会陷入归因谬误呢?这是因为聪明人都喜欢从现象背后挖出一些规律来,然后用这些规律来指导实践,避免自己犯错。应该说这个思路没问题,可很多人在加工信息这个环节上出了问题。
我们来看看两种常见的归因谬误。
第一种,一拧水龙头,水就出来了。
这一类归因是非常隐蔽的,可能你会说这句话没问题啊?拧水龙头,水闸就被放开,水自然就流出来了。可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就发现问题了:没有自来水公司,水能流出来吗?没有水库蓄水,水能流出来吗?如果外面的总水闸关上了,你把水龙头拧烂了也没用。所以,这就是一个伪因果问题。不过,聪明人很少会这么琢磨,因为在他们看来,水库也好,自来水公司也罢,通常是很少出问题的,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只考虑水龙头就行了。但是这样一来,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反而被忽视了,无关紧要的因素倒成了主角。
在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卖轮椅》中,赵本山为了让范伟相信坐上轮椅以后智商就能提高,故意问那些回答过的问题,所以范伟才能对答如流,这才是真实的因果关系,可由于范伟被忽悠得失去了判断力,把“坐上轮椅”和“对答如流”当成了因果,最后上当受骗。其实,“坐上轮椅”是发出了一个信号,“拧开水龙头”也是发出了信号,真正在背后起作用的因素,范伟并没有看到,自然就被坑了。
第二种,天气预报说明天有雨。
我们每天都会关注天气变化,所以看到明天有雨就会做好准备,看起来是天气预报在前,下雨在后,天气预报似乎就成了下雨的因,而下雨本身倒变成了果,这就和“雄鸡唱晓天下白”一个道理:公鸡打鸣了,天就亮了,可天真的是被公鸡叫亮的吗?雨是因为收到了天气预报的通知才下的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思维误区,是因为时间的先后顺序干扰了我们的判断。
郭德纲和于谦有一个段子,老郭问于谦多大岁数,谦儿哥说他38,老郭说他34,比谦儿哥大,谦儿哥急忙拦住他问为什么,于是老郭开始从30数到34,然后得意洋洋地看着谦儿哥:“都34了,还没你吧?”然后才数到了38,谦儿哥沉吟片刻说:“要这么论,先有的你,后有的你爸爸?”
一般来说,人受的教育程度越高,认识事物的能力也就越高,这点毋庸置疑。可有时候,我们的学习过程是先关注果,然后再去关注因,这和我们之前提到的结果偏误有相似之处,让我们在追溯原因的时候忽视了变量,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一个结果是一连串事件造成的,然而聪明人往往忽略掉其他部分,只筛选他们关心的部分,这还真不是懒,是因为利益相关。那个资深HR为什么不去调查应聘的小伙子曾经就职的公司的倒闭原因呢?是老板经营不善还是市场发生变化?HR之所以没有调查,因为这些和他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唯一有关系的是坐在他面前的小伙子——招了这个人可能会让公司倒闭,然后自己也吃不上饭。
分析起来像是在看喜剧片,可现实就是充满了如此多的“喜剧”,然而喜剧的内核其实是悲剧。如果被HR拒聘的小伙子是一个能人呢?他因此去了别的公司,成为HR所在公司的竞争对手,搞不好哪天真让这家公司关门倒闭了,那么对HR来说,这就是归因谬误带来了灾难性后果。这么一看,做一个普通的聪明人不难,可做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聪明人却不易,因为他要学会真正站在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某个事件,忘掉瓜葛,斩断情丝,这么一搞脑子就清醒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