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低调开场

2010年4月6日,清明假期后的第一天。上午九点多钟,一位老人抱着一只电饭锅,小心翼翼地穿过春日的暖阳和中关村东部的街巷,拐进了位于保福寺桥边的银谷大厦。银谷大厦里往来穿梭的白领们大都没有注意到这位不起眼的老人,偶尔有人扫视一眼,也转瞬即忘,他们绝不会意识到,这是一个传奇诞生的时刻。

这位老人是黎万强的父亲,他径直来到大厦807室,推开门,等在屋里的14个人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这14个人便是小米科技的创始团队。揭开锅盖,米香扑鼻,大家每人盛了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边吃边聊,其乐融融。十几个人,四百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弥漫了一屋子的小米粥味道,就在这样的气氛下,小米正式成立了。

雷军后来回忆说:“我们唯一的仪式就是一起喝了碗小米粥,然后就开始上班了。”黎万强后来也提到这个特别的仪式:“当年煮小米粥的电饭锅,我让我老爸收藏好了。”这样的仪式虽然简陋,却让人印象深刻。

“小米”这个名字,是雷军和几个合伙人无数次“头脑风暴”的结果。黎万强印象比较深的一次是在知春路一个咖啡馆的讨论,他说:“当时,房间叫玄德厅,雷军和我们几个合伙人商量给公司取什么名字?雷军喜欢摇滚,一个备选名是‘红星’,另一个名字是‘创造’。”

现在看这两个名字,不仅令人感慨,如果他们当时选了其他名字,小米会是怎样。当然,历史无法假设,雷军最后从佛经中获得了灵感,《阿含经》中有这样一句:“佛家(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这句话出自一个典故,意指小小的一粒米,蕴含的力量超过了一座须弥山,投入波涛汹涌的河流中,能够让河水瞬间平静。或许,这是雷军以此典故作为公司命名的初衷,就是希望他的公司能够像佛陀手中那颗米,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够在互联网浪潮中,发挥须弥山一样的作用。

不过,佛家故事中的“米”显然是大米,选择“小米”是由于小米早期投资人、五源资本(原晨兴资本)创始合伙人刘芹的建议:“现在用户不喜欢高大全,就叫‘小米’吧!”

雷军还挖掘出了“小米”的更多含义:“首先小米拼音是mi,Mobile Internet,小米要做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次是Mission impossible,小米要完成不能完成的任务;最后,‘小米’这个名字亲切可爱,你周围有人叫‘小米’吗?”这样的基调下,小米公司很快形成了“米”文化,如会议室也大多起了与米有关的名字,如“香米”“红米”等。

小米的LOGO“MI”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它很好地表明了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小米LOGO反转后是心的形状,只不过少了一点,然而它的寓意却十分深刻:希望能让用户省点心。

一碗小米粥下肚,每个人的胃里暖呼呼的。趁着暖呼劲儿,小米科技的第一个项目启动,这个项目便是“小米司机”。几个为做手机走到一起的人,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坐下来,开始写代码。之所以先做软件,是基于雷军的判断。做了十几年软件的雷军,对互联网和手机行业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觉得在未来的手机行业将会呈现出六个明显的趋势:手机功能方面要电脑化、互联网化、全能化,而在设计方面,手机的发展趋势将趋向于颠覆性、人性化、情感化。因此,小米先从互联网做起,互联网是信息时代培养粉丝和塑造品牌形象的不二之选,在互联网上发展一两年的时间,再去做手机。至于手机的配置雷军已经想好了,只做顶级配置的手机,同时还要做到性价比最高,而手机的销售则主要靠网上的在线销售,赚钱的事大可不必着急。

在应该做什么软件这个问题上,林斌考虑了很久,为了找到最佳方案,林斌几次将大家召集在一起,共同出谋划策。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做一款颇具人性化、为司机朋友们提供提醒服务的软件——“小米司机”。

第一款应用很快完成。通过“小米司机”,用户可以便捷地查询违章记录。当大家满怀希望地推向市场之后,却得到了很不理想的结果,“小米司机”的用户体验非常差。并非软件做得不好,而是服务内容惹的祸:用户如果没查到违章记录,会觉得软件没什么用;如果查到了,心情郁闷。得知真相后,大家都哭笑不得。事实上,“小米司机”从战略角度也不可行,因为类似的小软件在市场上比比皆是,小米要想脱颖而出,需要做一套独特的、具备自身特点的东西出来。

于是,小米的第一个具备战略意义的项目MIUI操作系统启动了。

MIUI是一款基于Andriod的主程序操作系统,雷军要求将它做成一个“活的系统”,这样可以让广大民间高手参与进来,有利于粉丝团体的培养。这个项目由黎万强亲自负责,它的产品界面和人机交互设计都是黎万强亲自操刀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黎万强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的神奇魔力。他说:“以前在金山都是封闭开发,关起门来追求高精尖,动不动一两年。我们以为做到最好了,可是发布之后用户未必喜欢,而且两年里市场可能发生很多变化,要改也来不及,就这么错过了市场机会。这一次,我们从各个论坛里筛选出100个用户,产品上线的第二天早上就得到用户反馈。你看到很多真实的身份,有的是水果店店长,有的是香港内衣设计师,哇,你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用户。你会发现,如果你善待用户,他带给你的好处是超出想象的,他对你的宽容度也是超出想象的。”

2010年8月16日,小米公司正式发布MIUI的内测版。在此后一年的时间里,MIUI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万名手机硬件发烧友,在MIUI论坛活跃用户高达30万。来自24个国家的MIUI粉丝自动自发地将MIUI升级为当地语言版本,据不完全统计,MIUI系统刷机量达到100万。可以说MIUI在小米粉丝的积聚过程中居功至伟。

从公司成立到MIUI圈得大量粉丝的近一年时间里,小米的发展都是在静悄悄地进行。成名之后再次创业的雷军,有着深深的忧虑。他有过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个性要强的他不允许自己再次失败,更不愿意让别人知道。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曾转发了一条雷军参与创建小米公司的微博,刚转发雷军的电话就打过来了,孙陶然只好马上删除。两年之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的时候,雷军暴露了心迹:“小米开始的那一年半,我们不允许任何人讲小米是我雷军办的,那一年半里,我也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我想我偷偷干吧,如果成了,我就承认;如果失败了,我就死都不承认小米是我办的。”

不过,MIUI只能算是小米的先头部队,它虽然为小米拉来了无数粉丝,但真正的引爆点却是小米手机,而小米公司诞生之后的几个月里,团队里还一直没有做手机的人。

在硬件制造领域,不管是雷军还是林斌都没有广泛的人脉,为了尽快找到合适的人选,雷军在2010年的夏天,用三个月时间面试了100多名手机硬件方面的人才,却始终没有找到满意的人。

就在雷军感到绝望的时候,有人将周光平介绍给雷军。和当初听说刘德的反应一样,雷军认为不太现实。首先周光平已经55岁了,这样年纪的人很少愿意出来创业。其次,从1995年开始,周光平就在摩托罗拉担任高级工程师职务,在摩托罗拉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有出来创业的必要。但是在林斌的建议下,他还是和周光平见了一面。

那是一个周六的中午,雷军准备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来约见周光平,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两人见面后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话匣子一开就再也合不住了,从中午12点一直聊到晚上12点,聊在兴头上二人连吃饭都顾不得,午饭和晚饭竟然叫外卖。这次见面后没过几天,雷军在出差的路上接到林斌打来的电话:“周博士同意了!”那一天雷军感慨万千,他知道,小米手机的最后一块版图,已经拼上了。

周光平加盟小米之后,马上组织团队展开手机的研发。与此同时,雷军开始寻找MIUI之外的另一款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