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NIO创建的TimeServer源码分析

我们将在TimeServer例程中给出完整的NIO创建的时间服务器源码。

代码清单2-8 NIO时间服务器 TimeServer

我们对NIO创建的TimeServer进行简单分析下,16~23行跟之前的一样,设置监听端口。24~25行创建了一个被称为MultiplexerTimeServer的多路复用类,它是个一个独立的线程,负责轮询多路复用器Selctor,可以处理多个客户端的并发接入。现在我们继续看MultiplexerTimeServer的源码。

代码清单2-8 NIO时间服务器 MultiplexerTimeServer

由于这个类相比于传统的Socket编程会稍微复杂一些,在此展开进行详细分析,我们从如下几个关键步骤来讲解多路复用处理类。

(1)30~42行为构造方法,在构造方法中进行资源初始化,创建多路复用器Selector、ServerSocketChannel,对Channel和TCP参数进行配置。例如,将ServerSocketChannel设置为异步非阻塞模式,它的backlog设置为1024。系统资源初始化成功后,将ServerSocket Channel注册到Selector,监听SelectionKey.OP_ACCEPT操作位;如果资源初始化失败(例如端口被占用),则退出。

(2)55~77行在线程的run方法的while循环体中循环遍历selector,它的休眠时间为1s,无论是否有读写等事件发生,selector每隔1s都被唤醒一次,selector也提供了一个无参的select方法。当有处于就绪状态的Channel时,selector将返回就绪状态的Channel的SelectionKey集合,通过对就绪状态的Channel集合进行迭代,可以进行网络的异步读写操作。

(3)92~99行处理新接入的客户端请求消息,根据SelectionKey的操作位进行判断即可获知网络事件的类型,通过ServerSocketChannel的accept接收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并创建SocketChannel实例,完成上述操作后,相当于完成了TCP的三次握手,TCP物理链路正式建立。注意,我们需要将新创建的SocketChannel设置为异步非阻塞,同时也可以对其TCP参数进行设置,例如TCP接收和发送缓冲区的大小等,作为入门的例子,例程没有进行额外的参数设置。

(4)100~125行用于读取客户端的请求消息,首先创建一个ByteBuffer,由于我们事先无法得知客户端发送的码流大小,作为例程,我们开辟一个1M的缓冲区。然后调用SocketChannel的read方法读取请求码流。注意,由于我们已经将SocketChannel设置为异步非阻塞模式,因此它的read是非阻塞的。使用返回值进行判断,看读取到的字节数,返回值有以下三种可能的结果。

◎ 返回值大于0:读到了字节,对字节进行编解码;

◎ 返回值等于0:没有读取到字节,属于正常场景,忽略;

◎ 返回值为-1:链路已经关闭,需要关闭SocketChannel,释放资源。

当读取到码流以后,我们进行解码,首先对readBuffer进行flip操作,它的作用是将缓冲区当前的limit设置为position,position设置为0,用于后续对缓冲区的读取操作。然后根据缓冲区可读的字节个数创建字节数组,调用ByteBuffer的get操作将缓冲区可读的字节数组复制到新创建的字节数组中,最后调用字符串的构造函数创建请求消息体并打印。如果请求指令是"QUERY TIME ORDER"则把服务器的当前时间编码后返回给客户端,下面我们看看异步发送应答消息给客户端的情况。

(5)127~135行将应答消息异步发送给客户端。我们看下关键代码,首先将字符串编码成字节数组,根据字节数组的容量创建ByteBuffer,调用ByteBuffer的put操作将字节数组复制到缓冲区中,然后对缓冲区进行flip操作,最后调用SocketChannel的write方法将缓冲区中的字节数组发送出去。需要指出的是,由于SocketChannel是异步非阻塞的,它并不保证一次能够把需要发送的字节数组发送完,此时会出现“写半包”问题,我们需要注册写操作,不断轮询Selector将没有发送完的ByteBuffer发送完毕,可以通过ByteBuffer的hasRemain()方法判断消息是否发送完成。此处仅仅是个简单的入门级例程,没有演示如何处理“写半包”场景,后续的章节会有详细说明。

使用NIO创建TimeServer服务器完成之后,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创建NIO客户端。首先还是通过时序图了解关键步骤和过程,然后结合代码进行详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