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基建:通向数字孪生世界的迁徙之路
- 安筱鹏等编著
- 1801字
- 2024-01-22 19:19:43
01 新基建构筑新世界:数字孪生世界
安筱鹏:新基建:数字孪生世界的“铁公基”
新基建到底新在哪里?由信息通信技术构筑的数字基础设施,正在解构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的世界——数字孪生世界。数字孪生世界的本质是在比特的汪洋中重构原子的运行轨道。数字孪生世界的意义:通过物理世界与数字孪生世界的相互映射、实时交互、高效协同,实现在比特的世界中构建物质世界的运行框架和体系,构建人类社会大规模协作新体系。数字基建就是构建数字孪生世界大厦的“地基”。数字化的过程是把物理世界比特化,构筑一个数字孪生的世界,在数字孪生世界形成物理世界资源配置效率的决策,并把决策反馈给物理世界,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实现物理世界的资源优化。数字化的逻辑概括成一句话,就是比特去引导原子。
刘松:数字基建是由大量的科学家、企业家和知识网络支撑的
这次疫情把我们经济社会运行强行切换到了数字世界。疫情期间,大家通过钉钉实现在线办公、在线会议、在线学习,通过网上购物来满足日常需求,其实人们已经在比特世界、数字空间中开始工作、学习、生活,解决各种生产力、生产关系的问题。尤其是疫情使得非IT人士理解了数字世界的工作和生活运行方式。疫情期间,我们的工作、生活、教育已经在比特空间中开始构建了。2003年“非典”的时候还没有这样的条件,还没有构建数字基础设施来支撑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疫情也让我们发现了之前许多无效的工作。
我们看到的只是疫情期间经济、社会运行的结果,它背后的支撑是数字基建,数字基建与传统基建的重要区别在于,数字基建是由大量的科学家、企业家和知识网络支撑的。我们今天能享受的每个应用带来的便利,其实都是过去 50 年来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的知识积累。原有基于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正在向赛博空间、数字空间切换,进而给我们带来在工作生活上极大的便利,这是数字基础设施带来的社会价值。
吕本富:新基建的价值就是用比特引导原子
新的基础设施所要建设的数字世界,与过去的原子世界不同,是比特在引导原子,这个定义是比较准确的。新基建,如果完全是一个比特的数字世界,那就是在玩游戏,不是新基建的本质特征;新基建如果仅涉及纯粹的原子世界,那就是旧世界。新基建最重要的特征,是用比特引导原子。最近这些年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比特引导原子世界的道路上。比如,出差、出游前要使用数字地图,购物前要查询网友点评,了解信息后再行动,这就是比特引导原子的常见场景。这几年在数字政府建设中提到的“最多跑一次”,也是典型的比特引导原子的场景。
没有被比特引导的原子世界,意味着效率和价值的浪费。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比特引导原子的领域,效率更高;还没有被比特引导原子的领域,往往处于低效率状态,甚至是混乱状态。举个例子,生鲜的时效性使它成为电商最难啃的骨头。中国生鲜浪费达到 35%,美国在大农业下,生鲜从包装到物流的标准化,中间环节的浪费只有5%。中国过去几千年的小农经济,生产端和消费端都是高度碎片化的,许多环节还没有达到用比特引导原子的状态,未来的空间很大。没有被比特引导,就意味着效率和产值的浪费。
新基建建设中的挑战如下。一是跨界融合。工业互联网最能体现这个跨界引导的难题,比特引导原子,涉及每个细化垂直领域的知识模型,涉及隐性知识如何显性化,涉及多部门、专业人群如何协作。二是路径依赖。一个国家数字化路径与原子世界的制度基础强相关,中国小农经济决定了农业数字化的路径依赖,中国与其他国家大农场的制度设施不一样,这决定了中国数字化道路一定是独特的。三是用户习惯。疫情期间用户习惯从线下强行切换到线上,让我们在一种极端状态下看到了数字化的价值,也就是比特引导原子的价值。
后疫情时代,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果疫情完全结束我们是不是要回到之前的状态,许多场景下不再需要用比特引导原子?疫情结束后如何能使用许多基于数字化的新业态,如在线学习、在线办公、在线会议、在线医疗、在线签约等,能否继续保留,从一种非常态转化为一种常态?
我们可以大胆提一些建议,比如,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以后中小学20%的学校教学活动必须在线上完成,50%的各类K12辅导班的课程必须线上完成;比如,国内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中是不是补充一条:50%的流程必须在线上完成,到医院看病直接进诊室,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我们需要通过建立一套强制性的管理评估体系来实现比特引导原子,提速新基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