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科研经历
对很多学生来说,科研最难的是入门,对此马琪也有一些经验分享。她始终贯彻“不懂就学,不会就问”的理念,不要不懂装懂。对于科研,也需要有目标性,在开始课题前先搞懂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马琪在哈佛大学
平时做实验时,如果学长说得太快了,马琪就告诉他自己没记住,能不能写下来;学长教完之后,自己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继续做。在她看来,实验操作一般都是程式化的,每天把新学的实验操作记下来,多练几次后一般都能掌握。
她也提醒同学们做科研时需要在实验室多花时间,可以的话争取一个工位。平时在等待时也可以看看别人在做什么、讨论什么,这其中也会学到挺多小技巧。同时,要定期向导师、学长学姐汇报一下进度,从而督促自己。
科研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实验失败,如何自我调节显得十分重要。马琪鼓励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导师曾对她说,挫折是长时间存在的,此时自我调整显得更加重要。每次兴冲冲地找导师聊天,马琪都会把当时的状态写下来,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可以看一看,给自己提提士气。
如果一段时间实验不顺利,也需要找到调节方法。比如,可以把实验先停一停,看看实验笔记,整理一下思路,看看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出错了(比如拿错材料、配错试剂之类的),也可以和其他同学聊一聊(比如有时候可能是因为试剂盒不好用,换一个厂家的试试可能就成功了)。
马琪还自嘲道:她这个人的脑袋比较“铁”,即使连续失败几次,也会一直尝试,不会有很强的挫折感。当心情实在差时,她会休息一两天,回家或者出去玩一下。
她也提供了一些降低实验失败概率的方法。比如说,做实验要细致,预实验也要做好实验笔记,能一次做好的实验不要有“不行就明天再来一遍”的想法。她强调做科研需要尽量保证实验的连续性,因为有时候可能就是材料放久了导致实验失败,能尽快做的实验不要放两三天再做。另外,试剂分装,尽量不共用,以防出现污染。
面对未来,马琪早已做好准备,保持一颗探索的心,在生物探索的路上稳步前行,张开怀抱,拥抱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学长寄语
怀仁辅义,慎终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