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一次看见我父亲
母亲三岁时候与岭下村老关家结的娃娃亲,双方的奶奶都是老闫家的姑娘,她们张罗订亲。那年代的婚姻都是从小家里给订亲,长辈包办的,有的直到结婚才知道对方长的什么样子。起初我姥姥也不愿意。母亲的大伯说他看见过那小孩儿(说的是我父亲),长得虎头虎脑了,挺好的。加上我们老关家是满族人,家境比较富裕,日子过的很好,姥姥才同意的。就这样他们父母把这桩娃娃亲才定下来。
母亲她十多岁时候,又一次因为什么事情和周国耀(母亲的大姪子比母亲小二岁)上桥头镇去。从梨沟里的周家街家里出来,过庙沟村、刘家堡子村、岭上村,再通过岭下村才能走到往桥头镇的路上,大约有20多里路。天气热,太阳火辣辣地晒人。走了近十里路来到岭下村附近,走累了就在一个大柳树下乘凉。这时就看见远处那边儿过来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儿,背着个书包,打着个伞。母亲看见了,就跟国耀说:“你看那个小男孩,读书人多好,人家有钱,打个伞,晒不着。咱们家穷呀,读不起书也打不起伞。”过了一会儿,那个打着伞的小男孩渐渐的走近了。国耀一看,那个人他认识,是我父亲。国耀一看就跟我母亲说:“大姑,那个人是我大姑爷吗。”原来那个打伞背书包的小男孩是母亲的未来丈夫。母亲一听是自己的未来丈夫,就羞红了脸。从来也没见着过,就不好意思了,赶紧起身走了。
等我父亲一点儿点儿走进来,国耀就走上前去说:“大姑爷,我和大姑上桥头镇去。我大姑说你打个伞挺好的,晒不着。这大热天的,太阳火辣辣的晒人,去桥头还有十多里路呢,晒得够呛。”我父亲就说:“你就把伞给她拿去吧,我不用了。”国耀拿过伞就去追我母亲。追上了就说:“大姑,你怎么走啦”。这时候母亲又不好意思了,说:“你怎么把人家伞拿来呀?我也不认识他呀!”
这件事情在她八九十岁时还记得,只是闲说话说起来,我才知道的。母亲家穷,一辈子没有钱读书,不识字。她从小就跟奶奶周闫氏学做针线活和纺线织布,奶奶年纪大了,眼神儿不好,就帮着奶奶接线头,帮奶奶纺棉花等。三四岁就下地干活,帮父母点垵、缕种子的、踩地格子,六七岁就在田间间苗、拔草。母亲长得高,十三岁就和妹妹出去到辽阳,在那边儿给有钱人家拣棉花,挣点儿工钱。捡棉花最累,但每天晚上回来过称,母亲拣的都是最多最好的。二姨人小,拣回来的不够称,母亲还得把自己拣的棉花给二姨添上凑数。晚上她还帮主人家做活儿,做饭什么的。那家人家都看中了她,想聘她做自家的儿媳妇。这时候,我奶奶也知道母亲能干,就非要早点儿娶回来。姥姥家不愿意,说讲好十七岁还小,十八岁时再给。从小定亲时就讲好了,到时候大了再聘姑娘。经不住我奶奶家三番五次找人说和,母亲17岁就嫁给了父亲。母亲说,那是一九三五年的冬天,是舅舅(舅舅比母亲大一轮,都是属羊的。)赶了一个大马车送的亲,把母亲送到了岭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