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 安身立命 根在心灵
- 心灵的成长:中学生活思辨
- 邹骅
- 1087字
- 2023-08-09 18:18:55
人是具有自主思想的社会存在物,人类的一切活动可归纳成求生存和求意义两种。人的成长,本质上是心灵的发育、精神的成长。
本来,学校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培育精神气质的圣地。然而,现实的中学教育大都偏于知识教学、智能培养,这对于学生发展认知能力,认识外界的“天地人事”(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与规律),完成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等基础性任务,固然不可或缺。但是,人的精神要真正达到“从自然的无知状态和自然的迷失错误里解放出来而得新生”(黑格尔语),还必须发展自我意识,孕育内在的“生命自觉”(包括热爱生命和生活,悦纳自我,具有积极自信的人生态度;具有反思自我,在生活中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信念和能力;具有规划人生、主动把握时机、掌握自我命运的觉悟)。事实上,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主体地位都没有认清,作为“人”的核心素养尚且残缺不全,那就难以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更遑论去拥抱美好的人生和未来。
追求生命的卓越,是每个人年轻时的梦想。生命的卓越体现在哪里呢?作为个体的实存,他们心灵充盈,知识丰富,体魄健康,拥有高贵的精神世界;他们的特质得到自由发展,潜质得到充分实现,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令国家强大,使人类受益,成就了自己。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他们做到了守德,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努力实现个人的幸福与社会幸福合二而一,既被世界所爱,也会将爱奉献给世界。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的色调,有些成长注定是深沉厚重的乐章。尽管人类共同拥有仁、义、礼、智、信等基因,但青少年个体的具体美德只有在生活实践中才能生发出来。“生活即教育”。鉴于生活中人们面临的最基本的矛盾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是相同的,我们不妨通过养心的阅读,从前人的真知灼见中汲取那些具有普遍价值的智慧力量,自觉地投入生活,进而运用于实践,在生活的早期就清楚地辨明自己的方向,并且始终如一地将自己的能力对准远大的理想目标。
发生在学校里的正规教育并非教育的全部,个体精神成长更是需要反思与自助。中学阶段是人的黄金时代,中学所读到的东西,会融进生命,化入血液。笔者着眼于中学生的自觉成长,精选了一些关乎“生命觉醒”的重要话题,就“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应该做的事”,分列三十六讲,讲述“可以使他们贤惠的道理”,并“解释逻辑、物理”。目的是引发青少年朋友的思考和讨论,自觉地增强“判断力”和“德性”。但愿求索的思辨给你带来乐趣,给力的建议让你生活得更加美好。
学生的一生只有十五六年是受教于教师的,其余就完全受环境地影响了。让我们把这短促的时间用在必需的教育上吧。
——【法】蒙田
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