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悲催的人啊!
- 科技之开局造出无敌拖拉机
- 罪恶掩盖
- 3544字
- 2023-08-04 17:41:17
第14章悲催的人啊!
热的程度也有讲究。如果是火苗大的时候烤,那就是火太急了,玉米棒就全被烤焦了。外面是黑的,里面还没熟。
大部分游客在村民的带领下,吃的是又香又嫩的青玉米,吃的都是黑灰色的嘴角。如果他们不小心,他们的脸就会黑白分明,就像包公一样。
“秋糯米煮的时候更香!”有一个老人有些回味地赞叹着。
不仅吃到了青玉米,今天游客们也大开眼界了。就连玉米棒外面的那层玉米皮,在当地人手里也能玩出花样。只见带队的矮个男子盘腿坐在地上,折叠编织着玉米皮。过了一会儿,他变出了一顶小帽子,下面飘着两根用玉米皮编成的辫子。
“给我,给我——”张兰一手抓住,扣在头上。真的很精致,尤其是他摇头的时候。两个辫发都飞到了空中,看见游客的孩子和姑娘小媳妇们大叫着围住了老王,求他做一个。
即使我有三个头六只胳膊,我也太忙了。老王立刻变成了苦瓜脸,于是赶紧喊道:“大家别急,先干活,晚上回家再剪辑。这一手是村里的底!”
游客们也充满了期待。他们收集了很多玉米皮,准备晚上找楼主帮忙补点东西。
虽然游客在工作上并不强势,但也装不下多少人。所以那些割玉米秆的人渐渐供应不了一些心急的游客,就干脆钻进玉米地里,站在秆上掰玉米。当然,主要还是为了多体验。
这有点痛苦。玉米的叶子刮在脸上,痒痒的,几把下来就成了火烧火燎的活。没干过农活的人真的吃不了这个苦,于是有些人开始退让。
反倒是那些小娃儿,因为又瘦又瘦,在地里钻来钻去很灵活,就像藏猫狗一样,不想出门。大人叫他们不要听,嘴里还在嚷嚷:“听,前面地里肯定有人在掰玉米,我们不怕!”
大人们聚精会神地听着,果然前面很吵,至少有几十个人在干活。
“看来我们的人都到齐了。他们不会偷庄稼吧?”老王觉得有点不对劲。在农村,也有秋收时节来摘庄稼的,说是摘。其实大部分都是在田里拉,跟偷差不多。
尤其是今年,江北的庄稼长得特别好,所以也最容易被小偷光顾。
就在这时,我听到前面一声巨响,然后我看到一阵玉米秸秆,许多玉米秸秆扑倒在两边。然后,两个黑人出现在大家面前。
这是——大灰熊,天啊,快跑——游客们乱作一团,刚要逃离,就听到老王大喊:“别怕,这是我们村的老张老王,他不咬人!”
灰熊也是散养的——游客半信半疑,随时准备逃跑,一边看着两头灰熊,也不知道是谁先笑出来的,然后笑声就成了一片。
原来那两只瞎熊也在掰玉米。前面那个灰头土脸的老张拍了他一巴掌,咔嚓一声,上面连着玉米的秸秆掉在了地上。后面的那个怎么样?他甚至拖着一个麻袋,把地上的玉米和秸秆全部塞进麻袋。
每个人都有一句著名的歇后语。灰熊掰下玉米扔出一只耳朵。据说灰熊是愚蠢的。当他们进入玉米地时,他们看着它。哇,好多玉米。赶紧多掰几个,于是他们掰下一只耳朵放在腋下。然后他们忙着掰下一个穗,但是一个孩子的胳膊掉了玉米穗。最后他们累了,得到了。
显然,这个故事不适用于这两只灰熊。他们知道如何使用麻袋。谁要说胡雄傻?他一定比胡雄更蠢。
“老张和王,你们两兄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既然你愿意掰玉米,就罚你劳动改造,跟我们掰玉米!”老王曾经跑过来,直接拖着麻袋,先把赃物没收了。
结果撞车了,麻袋都轻了。所有的东西都掉出来了。麻袋被拖在地上,已经被磨出了一个大洞。难怪老张和老王忙了大半天,袋子都没装满。结果老王抓住了他们。
他虽然满腹不悦,但老张和老王也不傻,知道他打不过那个矮个子,就指派他们,他继续掰玉米。老王之所以把他们拉进来,主要是为了给游客找点乐子,增强旅游的凝聚力。至于游客,过了一段时间,他们也不害怕了,反而觉得这两只又大又笨的熊挺逗的,于是陆琴呵呵和大灰熊一起干,很多人也和老张一起干。而两只灰熊却一副不情愿的样子,反差非常明显。
要说这个江北太神奇了,不仅野猪能帮忙收土豆,灰熊还能帮忙掰玉米。这是名副其实的江北。
晚上下班的时候,看到老张和王的表现还不错。老王又给它们喂了些青玉米,它们终于没有白忙活。但两兄弟也想过,明天什么都不说,不做贼。当他们累了,他们会半饱。他们还不如在树林里捡松子吃呢!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结束,江北的秋收也告一段落。地里的庄稼基本都清理干净了,只剩下一些秸秆之类的,之前没有运回村里。
另外还有一些白菜、萝卜、芥菜等蔬菜,不怕霜冻。即使它们被轻微冻伤,在阳光照射后也能立即恢复。
这几天,大家脸上的笑容一直没有断过,因为老张估算了一下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大丰收!靠天吃饭的农民,当然最希望有个好收成。
这期间前前后后去过江北几千游客,后来都满载而归,多多少少拉了几个农产品。这也让张兰的口袋越来越鼓,大有成为小富婆的趋势。
老王担心她忘本,又提醒了她几句:“来年我们林子里的果子一定会大丰收。姑娘,你要未雨绸缪。”
但是老王不在乎这个。呵呵的说:“你不要所有的果实。我们山里的果子跟你一样,小富婆不愁嫁!”
跟他吵架,用关云的话说:张兰当然占不了便宜——
山里的水果其实是张兰的最爱。她怎么会舍得放弃呢?而且建立酒厂的资金都准备好了,只等来年春天,路修好了,就可以用材料建厂了。总之明年秋天肯定会投产。
因为这片森林出产的野果质量远超同类,可想而知,张兰酿造的果酒饮料,味道想都不敢想,想起来就有点让人忍不住要淌口水。
庄稼都收回来了,大家的神经都放松了不少,也没什么多事可做了,可以慢慢干活了。
但是老王很忙。收拾完秋儿,他马上组织村里的一些壮劳力转移到草地上,准备在店子上收割一些草作为冬季饲料。这个月割草如果放到别处就有点晚了。不过放在江北正好,那里的饲草生长期非常长。现在,店子上的饲草刚刚开始变黄,正式到了最肥沃的时候。
这项工作非常必要。收集草籽和割草与清理秋儿对江北的重要性密切相关。要知道,现在村里的食草动物还真不少,有马有羊,再加上老牛,草泥马什么的,都是在漫长的冬天里被老鼻子啃的。
但是,没有必要把店子的草都收割了。毕竟有很多野生动物直奔这个冬天,比如鹿,黄羊。按照老李提出的方案,大致甸子上十分之一的草就够了。
目前,大部分牧场已经使用现代机械直接收割牧草。但是以江北目前的经济实力来说,我们是买不起的。只能更努力,慢慢剪。反正今年牲畜还是少,草也没太多可以收割。
于是,女人们照常收集草籽,而老男人们则用镰刀割草。割草比收割庄稼轻得多,也经济得多。农作物的茎通常较粗,而茎较软。而且江北的这片草甸,草长得好,一人多高,不用密密麻麻的割,还能省不少力气。
早餐后,大军正式出发前往草甸。此时此刻,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蓝天、白云、黄草,秋风吹来,青草涌动,这才显示出草地上的牛羊,场面是多么壮丽!
虽然十一黄金周刚刚过去,但游客仍然不多,大概五六十人,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不用上学也不用工作。听说村里在割草,我就跟着去了,顺便欣赏了一下草地的景色。
伴随着杨锐悠扬的蒙古语曲调,一行人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心稍长。
老王也瞎哼。不管怎样,他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他的打扮也和别人不一样,都是戴着手套,手里提着镰刀,而他和老李肩上扛着大钹,更有几分威武。
所谓大钹刀,大致相当于大几号的镰刀:刀柄是十几尺长的木杆,刀刃半米多长;用法也和镰刀不同。
既然草甸子不需要全割,当然要选择上涨趋势好的地方收割。虽然草种一样,但是靠近河边的草特别高。事先,每个人都选择了几个牧场——当然不是像薅羊毛那样,而是一个地方。
到地方后,分配任务,其他人相距两米以上,大家齐头并进;老李和老王是大场面,大部分游客都远远甩在后面。
只见父亲稳稳地站在脚下,双手一前一后握着大铲刀,然后甩着胳膊。大铲刀在前面划了一个长长的弧线,一排草就放下了。随即,大铲刀又轻轻抱了回来,那块草被聚拢成一堆,刚好是一大捆。然后,重复刚才的动作,比用镰刀快多了。
“就是个人形割草机!”有些游客推崇,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不下苦功,根本不会玩大钹刀。就算是力气大的工人,也要割一会儿草,再扎一会儿,利用这段时间休息一下。
而老王精力充沛,不休息。大刀唰唰唰就是抡。后面有一个人帮忙捆草,我忙不过来。
起初,老李有意与老王竞争。干了半个小时,被这个变态远远甩在后面。老李摇摇头:年纪大了,看来江北第一英雄的位置应该让给年轻人了。
收草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但还是很感性的。各种杂草被割掉后,浆液会散发出各种气味,清新可口。尤其是要切瓜香的时候,浓烈的黄瓜香可以大大缓解疲劳。
意外时有发生。老王一边玩着大刀,一边听着草丛里扑腾的声音,不停的让野鸡冲出草丛,在空中飞舞。只是扇动了几下翅膀,他就从空中掉了下来,掉进了截流的空地里。
汽车后面的游客很快抓住了这只野鸡。经检查,原来是翅膀被老王的大刀剖开,半个身子都是血,显然活不成了。
“没想到意外收获,晚上炖了。”老王一喊,游客们就开始兴高采烈地把倒霉的山鸡送上了路,几根山鸡羽毛也被游客们洗劫一空。
经过两个繁殖季节,草场上的野鸡和兔子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