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新装”里找寻成长的通路

冷玉斌

(全国优秀教师,“国培计划”北京大学小学语文课程专家)

众所周知,多年来,方刚先生致力于性教育研究与实践,提出了本土性教育理论“赋权型性教育”。其主张为,教育者应该提供尽可能全面的性与性别的知识和观念给受教育者,他们有获得与自身有关的信息的权利,只有在拥有充分资讯的情况下,受教育者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赋权”。

跳出性教育范畴,以上主张也是好的教育主张。真正的教育总是指向成长,“赋权”,也就是赋予孩子权利,给孩子增能。“增能”,自然就是成长了。由此,对方刚先生新出的“小学生人格成长童话”的理解,也当从这一角度切入。

无论是《怪兽的九个国度》,还是《皇帝的九件新装》,这些书里所有的童话,应该放在一起看,也就是“赋权”,让小读者们收获某一方面相对全面且充分的信息。比如《皇帝的九件新装》,其中童话就涉及“校园霸凌”“家庭暴力”“性别平等”“亲人离世”等话题,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略有奇幻的设计,将这些话题里的正面、反面信息交代出来,小读者透过故事能看到事件中的是非曲折,由此习得观念,从而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做出合适的选择——这就是“成长”的本义了。

这么读起来,假如仍然沿用方刚先生自己的话语,那这些童话是否可以称为“赋权型童话”呢?

好,那就回到童话里。方先生是如何完成赋权的,这一点值得探究。现在,以《五彩缤纷的皮肤》为例,来看看赋权的达成。

这篇童话讲的是男孩青豆,他出生时全身皮肤五彩缤纷,爸爸、妈妈对此深感恐惧,千方百计遮掩这个事实。上学以后,青豆也努力隐藏自己的皮肤,直到某一次郊游,他无意间暴露了艳丽的皮肤,就在无比惊恐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原来同学们的皮肤都是这样五颜六色的。这下子,大家就都不再藏匿自己的皮肤。

想象、情境、冲突、趣味,从手法到内容再到风格,童话味道十足。关键的“赋权”通过“冲突”表现,核心在“问题”。针对“人格成长”这一大的思路,作者将很多想告知孩子的东西转化为“问题”,从“问题”入手,发挥想象,架构童话内容。青豆一出生就遇上了难题,皮肤居然是那样的颜色,这个难题带出新的难题,就是要瞒住这件事。不上学之前还好,上了学就麻烦了,幸好有校服,而且还带魔法效果,游泳课都对付得了。这样奇妙的想象,既是延迟了问题的爆发,也是在积蓄势能,越迟爆发影响越大——果然,郊游时出事了,但是,没想到的是,情节迅速反转:同学们其实都一样。这个反转确实出人意料,想想却又情理之中。很显然,天下的孩子都是一家人,他们不止露出了自己的皮肤,还观察调侃起了那些特别的色块。仿佛一个圆满的结局。

为什么这个童话的情节设计与阅读过程就能给孩子“赋权”?很简单,因为有问题,就会有思考。孩子们阅读时,自己的心会和青豆一起跳动,青豆的犹疑也是小读者的犹疑,青豆的恐惧也是小读者的恐惧。在我看来,“赋权”的前提正是“共情”,此时此刻,童话里的王子与公主不是飘在天上,他们的问题也很有可能成为小读者的问题,如此一来的“共情”,必定让他们纠结,也促使他们思考。小读者一思考,“上帝”不但不会发笑,肯定还会给予他们更多力量。所以,这些“赋权型童话”,先借着有趣的想象、独特的构思,将小读者带入情境,引发共情。方先生所做也就是他曾经指出的,“让孩子自己思考、反复思考,不断成长。每一种思考、每一个选择后面,又都跟着新的思考和新的选择”。

童话结束后,还有方刚先生关于本篇的解读,像“皮肤”这篇,他说是借着人们对皮肤的刻板印象,讲每个人都要努力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这些话,可以看作“赋权”本身,作者直接解读童话主旨,说出希望孩子们接收到的信息。有人可能会说:这不成了教育理念的传声筒,童话都成了寓言?我以为,不是这样的,从内容上,这些话不是给出一个固化的寓意,还是在激发小读者思考,方先生是以一种讨论的姿态来写这几句话。推而言之,这几句话其实很重要,不仅在于对主旨的揭示,还在于它表明,童话仍是童话,童话并不只是用于讲一个道理或传达某样信息。童话终究是童话,要把童话当作童话读,享受故事带出的快乐,也是很好的。

说起来,《五彩缤纷的皮肤》并不是结束在孩子们欢乐的队伍中,而是有个小小的尾巴:大人终于回忆起来,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艳丽的肤色,随着长大,成了现在的样子,他们想在小溪里把颜色泡回来,但再难如愿。

这还是在“赋权”,暗示孩子们一种长远的期待,还有无奈——人都是会长大的,长大就意味着丧失,丧失天真,丧失纯粹,丧失这艳丽的肤色——其实这肤色就隐喻着人的独特性与可能性。这样的真相似乎有些残忍,却是告知孩子们需要有承受,有担当,包括行动:趁年龄还小去拥抱大自然。也许,这里不全是要创造奇迹,更多是领受奇迹,将奇迹留驻心头,从而拥有一个圆满的童年。弗洛伊德说“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自然是因为得到“赋权”而有了“增能”。

作为“赋权型童话”,“问题”自然居于中心位置,但如果仅仅是对问题的讲述,那童话常有的积极品质,如爱与勇气、梦想实现等,相对就弱一点。就像《皇帝的九件新装》里的《女皇帝爱穿玩偶装》,这是一个关于家庭暴力的故事。童话的核心冲突,就是妈妈遭受爸爸家暴,通过变换服装遮盖被打伤的身体部位。说实话,这篇童话让人读得揪心,里面有清晰的暴力升级过程。如果小读者的思考被激活,他一定会问:这个事件,到底是谁的问题,谁的责任?整个情节推进中,爸爸没有停止伤害,妈妈一直被损害又极力掩饰,而“我”,除了看到妈妈换造型,就没有更多觉悟,没能在事情发展中及时应对。从情节发展上看,这固然符合一定的现实,但如何达到“赋权”之效,又避免因这种真实带给孩子更多无力感,想来方先生也可以更多考虑。

写到这里,想到一件事情。大概一个月之前,我与几个小朋友一起读一本童书,其中有个情节,是女主苦练搏击术。交流人物个性时,谈到女主的勇敢,我顺口说了句:“你看她还练搏击,不像是女生的运动。”立刻有个孩子表示不同意见,说现在练搏击的女生也挺多。我心里立马咯噔一下,以书里的时代背景,我的话也没错,但当下的孩子,他们所见所闻,的确在刷新一些人们曾习以为常的观念与理解。因此,孩子的人格成长,既有老问题,也有新挑战,于是,“赋权”是如此重要。

《皇帝的九件新装》里收录的童话,其主题除了前面所说,还有“自我奋斗”“防性骚扰”等。那么,孩子们,你们要是打开了这本书,就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在这些各不相同的皇帝稀奇古怪的“新装”里,体验方刚先生带给你的“赋权”,找寻那一条属于你自己的人格成长的通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