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知识的圈层化:全球空间传播视阈下的互联网百科全书此文系国家重大课题“网络空间社会治理语言问题研究”(20&ZD299)、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互联网百科平台中的术语传播机制及规范化研究”(YB2020009)的阶段性成果。

甘莅豪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胡杰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助理。

【摘要】 人类知识生产除了可以从权力、资本、技术和历史等视角进行考察,还可以在空间视阈中进行描述。从空间视阈来看,知识不仅在空间中进行生产,还在生产中建构空间。通过考察中国政府“独生子女政策”在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中的话语表征,本文发现这两种互联网百科全书在政治文化、资本运作、语言习惯、平台机制和社群成员等因素作用下分别建构了两个内容、结构和生产机制截然不同的“知识圈层”。从宏观视角上看,“知识圈层”不仅是一个个彼此区隔的知识空间,还是彼此互文、相互呼应、共同编织的一张宏大的“星际知网”。

【关键词】 知识圈层;维基百科;百度百科;星际知网;空间视角

“知识并非纯粹客观之物,而是人类建构的产物”,这个说法并不新颖,比如17世纪的“四假象说”[1],18世纪维柯的“真理创造说”[2]。20世纪初期开始,“知识论”才开始被人类当成系统的表达,比如托斯丹·范伯伦(Thorstein Veblen)从社会群体视角探讨了知识制度[3],舍勒和曼海姆从社会观念视角探讨了知识形态[4-5],福柯从权力视角讨论了知识类型[6],拉图尔等从生产视角讨论了知识黑箱[7],伯克从历史视角讨论了知识形成等[8]

直到21世纪,利文斯通才从空间视角系统研究了科学知识的生成[9]。利文斯通指出,人类很容易接受“知识”和“真理”的哲学性、历史性和社会性,却又简单认为其超越了一切狭隘的地域性束缚。也就是说,在时空维度中,人们似乎天然习惯从时间角度考察知识史,而没有意识到知识塑造是一个时空双维度事件,即从空间维度考察知识建构,也能够深化人们对知识形成的认识。作为一个文化地理学家,利文斯通从地理空间视角讨论了“实验实施的场所、知识产生的地点、观测进行的区位对于科学本身的意义”,即知识所涉空间对学说的接受和拒绝有何影响,知识碰巧在某空间产生的权重多大,以及空间距离造成观察视角的变化如何影响知识形成等问题。

然而哈维指出空间不仅仅是物质性概念,还是一种社会的表现[10]211-300。据此,卡斯特认为网络空间是一种流动空间,其将“同一时间里并存的实践聚集起来”,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保证网络空间运行的物质支持聚集(微电子设计、电脑、宽带等);第二层次是由节点(node)和交换中心(hub)构成的电子网络聚集;第三层次是指导或操纵空间如何组织的占据支配地位的人类社团聚集[11]505。依据第二层次的空间概念,温伯格从结构视角考察了互联网知识[12]。他指出“房间里最聪明的那个,不是某个人类个体,而是房间本身”,即互联网知识结构是一张通过节点和交换中心连接在一起的扁平状渔网,其本身塑造了人类的知识形态。

如果说温伯格是在“大连接”[13]时代对知识形态进行思考,那么卡斯特对互联网空间的第三层次思考,则预示了互联网进入社交媒体时代后一些新学术命题术语的大量出现,比如信息茧房、过滤泡、回音室和圈层等。这些空间术语暗含了互联网的知识节点不是“无维”的点,而应被视为一个个由精英人士和社交媒体社群设置的“隔离空间”。由此接踵而来的是空间视角的知识论的以下一系列问题:在社交媒体时代,互联网这些隔离空间之中的知识各自呈现什么样的内容特点,其又是在哪些因素影响下进行生产和建构的?如何参照前人各种空间理论视角重新认识这些“隔离空间”组成的互联网知识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