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本书聚焦智能传播领域的理论与教育问题。人工智能对现有的传播理论体系带来冲击,传播理论向哪里去?传播教育的转型方向在哪里?本书收录的论文,主要回答上述两个问题,包括媒介自我呈现、亲环境媒介行为、健康传播效果、国际信任、虚拟人等话题,覆盖面广,方法多样,对于读者全面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理论创新与教育变革有一定启发作用。本书可供新闻传播学及相关学科研究者参考。

文春英、吴莹莹合作的《“全球合作抗疫”报道中的二元世界体系》一文,通过对我国“全球合作抗疫”报道中呈现的主体、角色与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发现当下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叙事框架中的二元世界体系。

甘莅豪、胡杰合作的《人类知识的圈层化:全球空间传播视阈下的互联网百科全书》,考察中国政府“独生子女政策”在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中的话语表征,这两种互联网百科全书在政治文化、资本运作等因素的作用下生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知识圈层”。

白如金、姚君喜、张国良合作的《关于媒体故意效应量的商榷:强效果、弱效果还是中等效果》一文,聚焦敌意媒体效应这一概念,需要针对不同议题的媒体故意效应量进行有区别的分析。

许志强、谢沁凌合作的《智能传播赋能中国传媒高等教育新变革:重大挑战与再定位》一文,揭示智能传播的技术特质,提出了中国传媒高等教育在智能传播时代面临的重大挑战,从拥抱智能传播变革、融入智能传播时代等五个维度探讨了中国传媒高等教育的进阶路向。

谢金文、杜畅合作的《新闻媒介与国际信任》一文,聚焦新闻媒介与国际信任议题,研究指出国际传播要增进人类意识,弘扬共同价值,增强信实感,提高新闻媒介的国际公信力。

沈述宜的《被“驯化”的粉丝公众——粉丝行为及其与媒介信息素养的关系探究》一文,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某综艺粉丝群体的行为及其与媒介信息素养的关系进行探究。

黄珩的《流动的青春场域及其意义生产:对D县青少年手机使用的媒介人类学考察》一文,运用深度访谈和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青少年的手机使用进行媒介人类学考察。

吕清远的《计算传播时代身体感受力的场景逻辑与范式考察——基于场景地理与感觉结构相联结的媒介演化视角》一文,以场景地理与感觉结构相联结的媒介演化视角,运用网络民族志与批判性话语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计算传播时代身体感受力的场景地理、媒介文化、感觉结构与存在逻辑进行了系统考察。

吴业文的《算法与人类的“权力”博弈:智能媒体对舆论生成发展的影响研究》,聚焦以大数据和算法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媒体,对舆论的生成逻辑、议题构成、表面形态以及内部特征的影响进行研究。

张淼的《智能传播时代虚拟人微博传播效果的分析与思考》一文,通过英伟达数字替身虚拟人案例的媒介表现与传播效果,探讨我国公众对基于智能技术的虚拟人的认知和情绪表现。

我们希望借由本书的出版,讨论新问题,关注新现象,启发新思考,期盼与各位读者一道,解读智能传播技术的发展及其社会意义,共同思考并创造新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及社会科学研究的美好未来。